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16篇 醉翁亭记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7155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16篇 醉翁亭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16篇 醉翁亭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16篇 醉翁亭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16篇 醉翁亭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16篇 醉翁亭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16篇 醉翁亭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16篇 醉翁亭记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 16篇 醉翁亭记 一 、 重点字词 1. 古今异义 (1)醉翁之 意 不在酒 古义: _ 今义:意思、心意、主意 (2)野芳 发 而幽香 古义: _ 今义:散发 (3)佳木 秀 而繁阴 古义: _ 今义:秀气,好看 情趣 开放 茂盛、繁茂 知识盘点 (4)山间之四 时 也 古义: _ 今义:时间 (5)非 丝 非 竹 丝:古义: _ 今义:丝线 竹:古义: _ 今义:竹子 (6)射 者中,弈者胜 古义: _ 今义:射击 季节 弦乐器 管乐器 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2. 一词多义 (1)秀 望之蔚然而深 秀 者 _ 秀丽 佳木 秀 而繁阴 _ 茂盛

2、、繁茂 (2)临 有亭翼然 临 于泉上者 _ 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临 溪而渔 _ 靠近,这是“在 旁” (3)乐 山水之 乐 _ 名词,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 乐 _ 动词,快乐 ( 不知太守之乐其 乐 也 _ 以 为乐 (4)归 太守 归 而宾客从也 _ 返回 云 归 而岩穴暝 _ 聚拢 ( 3.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山 行六七里 原意:陆地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高耸部分,在句中意思:_ 有亭 翼 然临于泉上者 原意:翅膀,在句中意思: _ 杂然而 前 陈者 原意:表示方位,与“后”相对,在句中意思:_ 顺着山路 像鸟张开翅膀 在前面 (2)名词用作动词 名 之者谁 2009河南 16(

3、1)题 原意:名称,名字,在句中意思: _ 故自 号 曰醉翁也 原意:名称,称号,在句中意思: _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不知太守之 乐 其乐也 原意:乐趣,在句中意思: _ 命名,取名取名 以 为乐 4. 重点实词 (1)环 滁皆山也 环: _ (2)林壑 尤美 林壑: _ (3)蔚然 而深秀者 蔚然: _ (4)饮少 辄 醉 辄: _ (5)得之心而 寓 之酒也 寓: _ (6)云归而岩穴 暝 暝: _ 环绕 树木和山谷 茂盛的样子 就 寄托 昏暗 (7)晦暗 变化者 晦暗: _ (8)野 芳 发而幽香 芳: _ (9)佳木 秀 而繁阴 秀: _ (10)至于 负者 歌于途 负者: _

4、( 11)行者休 于树 休 于树: _ (12)酿泉为酒,泉香而酒 洌 洌: _ (13)伛偻提携 伛偻: _ _ 提携: _ 有时昏暗,有时明亮香花 茂盛 背着东西的人 在树下休息 水(酒)清 腰背弯曲( 梁弯曲,这里借指老人) 牵扶,这里借指小孩(14)山 肴 野 蔌 肴: _ 蔌: _ (15)杂然而前 陈 者 陈: _ (16)宴 酣 之乐 酣: _ (17)弈 者胜 弈: _ (18)觥筹 交错 觥: _ 筹: _ (19)苍颜 白发 苍颜: _ 荤菜 菜蔬 摆开 尽兴地喝酒 下棋 酒杯 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 脸色苍老( 老的容颜) (20)颓然 乎其间者( 颓然

5、: _ (21)树林阴 翳 翳: _ (22)鸣声 上下 上下: _ (23)太守 谓 谁 谓: _ 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遮盖 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为,是 二、 重点句子翻译 1.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译文: 它 (滁州城 )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2.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译文: 为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 3.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 4.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译

6、文: 像那 (要说那 )太阳出来后林间的雾气就散了,烟云聚拢后山谷、洞穴就昏暗了, (这 )明暗交替变化的,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的景象 )。 5.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 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便是无穷无尽的啊! 6.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文: 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7.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译文: 到溪边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甜而酒水清。 8.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译文: 宴会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三、 问题探究 1. 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

7、”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答: 围绕 “ 滁州百姓爱戴太守,愿意跟随太守出游;太守治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 ” 回答即可。 2. 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答: 示例: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先是朝暮的明暗变化,又从 “ 野芳 ”“ 佳木 ”“ 风霜 ”“ 水落石出 ” 的角度写了四时的景致。(围绕 “ 时间顺序 ” 或 “ 早晚、四季的变化 ” 回答即可 ) 3. 文章第三段结尾说“太守醉也”,这既是酒醉,也是心醉。联系选段文意,请你说说太守“心醉”的原因是什么。 答: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4. “醉能同其乐”

8、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把 “ 醉 ” 和 “ 乐 ” 统一起来,总领全文主旨。 5. 太守在为官为政方面,除了“与民同乐”之外,还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 ?(答题时用自己的语言与摘录原句相结合 ) 答: 为官不奢靡。表现在:临溪而渔、酿泉为酒、山肴野蔌、非丝非竹。为政民和乐。表现在:负者歌于途;前呼后应,扶老携幼,游玩的人络绎不绝。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才有如此游兴。可见治理有方。 6. 文中“人之乐”和“太守之乐”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 答: “ 人之乐 ” 的 “ 乐 ” 指游人 “ 从太守游 ” 之乐。“ 太守之乐 ” 的 “ 乐 ” 指太守与民同乐 (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 7

9、. “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 示例 1: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示例 2: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 8. 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仔细找一找,画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答: 从文中描写的 “ 山水之乐 ”“ 禽鸟之乐 ” 反映出醉翁亭的环境优美,生态保护好;从 “ 宴酣之乐 ” 反映出太守与下属关系亲切自然、随和、善于与人相处;从 “ 游人之乐 ” 反映出滁州人生活和平安宁;从 “ 太守之乐 ”

10、 反映出作者治理滁州的功绩、与民同乐 的思想和热爱祖国山水之情。作者的 “ 乐 ” 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 “ 山水之乐 ” ,因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二是 “ 宴酣之乐 ” ,近取“ 山肴野蔌 ” ,佐酒 “ 非丝非竹 ” ,众人 “ 起坐喧哗 ” ,太守颓然其间;三是 “ 乐人之乐 ” ,故作文以叙其事。三乐归一,都是 “ 与民同乐 ” 。 一、( 2009河南 1619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 10分)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

11、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 金题演练 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节选自 醉翁亭记 ) (二)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 以来金石 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 乎?”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 逃,然亦知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 吾之乐尔。” ( 节选自 诗人玉屑 ) 注 : 三代:指夏、商、周三代。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志:记述。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 1) 名 之者谁名: _ ( 2)欧阳修谪滁州 谪 : _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命名( 1分) 降职(远调、贬官)( 1分)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