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常识与基本防护措施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70927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辐射常识与基本防护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核辐射常识与基本防护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核辐射常识与基本防护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核辐射常识与基本防护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核辐射常识与基本防护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辐射常识与基本防护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辐射常识与基本防护措施(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辐射常识与基本防护措施核辐射防护知识何为核辐射?-概念分析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各种剂量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 1000-2000 微西弗。一次小于 100 微西弗的辐射,对人

2、体无影响。一次 10002000 微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福岛核电站 1015 微西弗/小时辐射,相当于一个人接受 10 次 X光检查。日常生活中,我们坐 10 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 30 微西弗辐射。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 50000 微西弗。一次性遭受 4000 微西弗会致死。各种人群受核辐射影响排序胎儿:细胞分裂是最快的,辐射的影响就会越明显;儿童:受辐射较大的儿童若干年后得甲状腺癌的概率要比普通儿童高出 3-5 倍;青少年:甲状腺功能正常,代谢活跃;老人:甲状腺功能相对青壮年不活跃,代谢较迟缓;核辐射症状、危害、后遗症A.核辐射防护原则内外兼防发生核事故

3、或放射事故,特别是有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时,总的防护原则是“内外兼防”,具体包括两方面:一、体外照射的防护原则1.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2.尽可能远离放射源;3.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具体措施: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二、体内照射的防护原则避免食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避免在污染地区逗留。清除污染,减少人员体内污染机会。具体措施: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服用量成年人推荐为 100 毫克碘, 儿童和婴儿应酌量减少,但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慎用。B

4、.远离核辐射详细操作指南:1.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地区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2.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有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3.要特别注意,不要食用受到污染的水、食品等。4.如果事故严重,需要居民撤离污染区,应听从有关部门的命令,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地点。撤离出污染区的人员,应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进行监测和处理。5.受到或可疑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员应清除污染,最好的方法是洗淋浴。C.核辐射的危害:C1:核能外泄内外照射可伤人核能外泄又称为核熔毁,主要发生在核电站,核能外泄所发出的核辐射

5、虽远比核子武器威力与范围小,但是剂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也能造成生物伤亡。核泄漏发生后,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内,引起内辐射,而 (伽马) 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福岛核电站泄漏后,周边测得的辐射量昨天已降至 100 微西弗/ 小时以下,不到致死或者严重致病的当量剂量。“人不可能乖乖地一直待在原地接受辐射。” 杨宇华指出,由于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已迅速组织撤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损害程度。C2核辐射后急性初期症状: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短时间内大剂量电离辐射引起的放射性损伤,称急性放射病。较长时间超过允许剂量的辐射损伤,称慢性放射病。此病常

6、见于接受过量射线的工作人员、公众及核武器爆炸的罹难者,主要引发造血功能障碍、内脏出血、组织坏死、感染及恶性变等。其中,核辐射导致的全身外照射损伤主要出现在急性放射病典型病程的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疲劳、发热和腹泻。“假愈期”患者持续时间长短不同,症状有所缓解。严重的发展到了极期则有感染、出血和胃肠症状。经恰当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而局部照射损伤是随受照剂量的不同,在受照部位可能出现红斑、水肿、干性脱皮和湿性脱皮、起水泡、疼痛、坏死、坏疽或脱发等症状。局部皮肤损伤通常持续几周到几个月,严重者常规方法难以治愈。不过,外照射多见于核电站工作人员。体内污染引起的内照射一般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除非摄

7、入量很高,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国外发生的核辐射致病事件中,患者多表现为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也越大。C3:4000 毫西弗/次辐射可致死“当量剂量” 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定义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 1 焦耳为 1 西弗。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 毫西弗1000 微西弗。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

8、为10002000 微西弗。一次小于 100 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 50000 微西弗。一次性遭受4000 毫西弗会致死。核燃料中的有效成分是铀-235,铀-235 同样也是原子弹中的核炸药,那么核电站会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呢?专家指出,绝没有这种可能性!这是因为,核燃料中铀-235 的含量约为 3%,而核炸药中的铀-235 含量高达 90%以上。核燃料引不起核爆炸,正像啤酒和白酒都含有酒精,白酒因酒精含量高可以点燃,而啤酒则因酒精含量低不能点燃一样。放射医学专家表示:遭遇核辐射时要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远离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进出核污染地区时,要穿

9、防护服。减少放射性污染,可穿雨衣、戴墨镜、洗淋浴。核辐射防护办法清单如果被暴露在辐射范围内,立即换一套衣服和鞋子,把他们放在一个密封的塑料袋中,封闭袋口,然后采取彻底的全面的淋浴;如果你被通知撤离,在车上保持车窗和通风口封闭,并采用车内循环空气;如果被告知呆在室内,关闭空调和其他进气口,去一个地下室,并且除非绝对必要,避免使用电话;在受到辐射前或者刚受到辐射没多久,碘化钾可以帮助降低患癌症的风险。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日常生活希望提高防辐射能力,可以食用海带、紫菜等含碘量高的食品,也可饮用红酒,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防治核辐射:8 种抗核辐射的神奇食物导语:日本政府已计划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

10、防止碘 131 辐射的药物,碘片。但盲目服用碘片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在这个地震海啸核辐射一起爆发之时,我们也要提高警惕,学好应急措施,防患于未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碘 131 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福岛第一核电站 1 号机组 12 日下午发生爆炸。枝野幸男 13 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当地时间 1 时 52 分,3 号机组附近核辐射量达到每小时 1557 微西弗,超出污染标准值每小时 500 微西弗两倍多,不过 50 分钟后就降至 184 微西弗。枝野幸男说目前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 131 和铯 137。碘 131 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日本政府已计划向核电站附近

11、居民发放防止碘 131 辐射的药物,碘片。铯137 会造成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服用碘片切注意:虽然碘对辐射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是大家且不可盲目服用碘片,碘摄入过多会导致碘性甲状腺肿大,导致不良后果,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合理地服用。核电运行中,产生放射性物质碘 131它是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甲状腺吸收后造成损伤。预先服用含有稳定碘同位素的药片,可以阻断人体甲状腺对放射性碘-131 的吸收。由于碘不易在甲状腺中积聚,短时间内就能排出体外,从而减少碘-131 对人体的放射性危害。服用量是按成人在最初 24 小时服用一片(相当于 100 毫克碘当量),一天后服用半片,具体服用时间及方法必须发放人员指

12、导,不可自己盲目服用。什么是核辐射二、什么是核辐射?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即包括你喝的水和我呼吸的空气,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所以我们不是讨论有没有放射性,而是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偏高或高的放射性,并足以对人造成伤害。对于核辐射污染,即放射性污染,常人往往只注意到现代科学研究中的核辐射核工厂里某些特殊车间产生的放射性物质造成的危害,或者医院的 X 射线治疗所产生的放射性造成的影响及损害,而未考虑生活中还会有放射性污染源。实际上,生活中的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要防止生活中的放射性污染源对人体健

13、康的危害,有关执法部门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另一方面,政府及执法部门要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管理,对容易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商品要进行定期监测。三、核辐射对人体的损伤1、急性核辐射性损伤照射剂量超过 1Gy(单位:戈)时可引起急性放射病或局部急性损伤;在剂量低于 1Gy 时,少数人可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下降等轻微症状;剂量在 1-10Gy 时,出现以造血系统损伤为主;剂量在10-50Gy 时,出现以消化道为主症状,若不经治疗,在两周内 100%死亡;50Gy 以上出现脑损伤为主症状,可在 2 天死亡。急性损伤多见于核辐射事故。2、慢性核辐射损伤全身长期超剂量慢性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性病。局部大剂

14、量照射,可产生局部慢性损伤,如慢性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内障等。慢性损伤常见于核辐射工作的职业人群。慢性核辐射损伤3、胚胎与胎儿的损伤胚胎和胎儿对辐射比较敏感,在胚胎植入前接触辐射可使死胎率升高;在器官形成期接触,可使胎儿畸形率升高,新生儿死亡率也相应升高。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胎儿期受照射的儿童中,白血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为高。4、远期效应在中等或大剂量范围内,核辐射致癌已为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所证实。在受到急慢性照射的人群中,白细胞严重下降,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骨癌等各种癌症的发生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5、受核辐射污染后的后遗症问题受辐射污染后 6 个月,会发生的机体变化,

15、包括晶体浑浊、白内障、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受影响导致永久不育、骨髓受损出现造血功能障碍,以及出现各种癌症。另亦会有遗传效应,令生殖细胞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异,导致畸胎等问题四、八种有特殊防治效果的果蔬研究表明,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其导致机体过氧化有关。所以防范核辐射,除了避免与核辐射的“亲密接触 ”外,一定的营养对抗辐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核基地、核武库、核潜艇、核爆炸等地,人们通过饮食的方法可以抵御或减少核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已被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黑芝麻:黑芝麻益肾,多吃补肾食品可增强身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有效保护人体健康。紫苋菜:紫苋菜抗辐射、抗突变、抗氧化的作用,与其含硒有关。硒

16、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能提高人体对抗辐射的能力。绿茶:绿茶中的茶多酚,不仅有抗癌和清除体内的自由基的效果,还可以抗辐射。每天喝绿茶对身体非常有益。茶叶中还含有脂多糖,能改善造血功能,升高血小板和白细胞等。 核辐射的防护番茄红素:番茄红素不仅具备卓越的抗辐射能力,且抗氧化能力极强。番茄红素广泛存在于番茄、杏、番石榴、西瓜、番木瓜、红葡萄等水果及蔬菜中。其中,番茄中的含量相对较高,多存在于番茄的皮和籽中。此外,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维生素,必须用油炒过才能被人体吸收。螺旋藻食品:螺旋藻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促进骨髓细胞的造血功能,增强骨髓细胞的增殖活力,促进血清蛋白的生物合成,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此,多吃海带、螺旋藻之类等,具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花粉食品:花粉食品作为一种新型的营养保健品风靡全球,被称为“ 完全营养食品 ”,在营养食品中名列前茅。据现代科学测定表明,每百克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