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论复习资料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706693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概论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学概论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学概论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学概论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学概论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概论复习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医学概论复习中医学概论复习一、概念1, 肾主纳气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2, 虚证: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不足为主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3,津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4,六淫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的统称。5,七情七情: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的情志变化。6,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联着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相对属性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7,五行: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8,整体:整体:就是统一性、

2、完整性和联系性9,辩证:辩证: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最终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10,相生:相生:有序的依次递减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11,相侮:相侮:是指五种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12,心主神志:心主神志:是指心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13,通调水道:通调水道:是指肺具有疏通和调和水液运行的作用,从而推动水2液运行的作用,从而推动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14,脾主升清:脾主升清:脾将水谷精微通过上升的作用输布全身。15,肝主筋:肝主筋:全身的筋膜有赖于肝血的滋补,

3、肝血充盛、筋膜才能强韧健壮16,先天之精:先天之精:来源于先天,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有,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为生身之本。17,后天之精:后天之精:指人出生以后从饮食物中获取,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并灌溉五脏六腑。18, 中药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及康复保健等方面的物质。19,八纲八纲:即表里、虚实、寒热、阴阳20,实证: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而以阴、热、滞、闭等为主,或体内病理产生蓄积,所形成的各种临床证候的概括。21, 归经归经:指药物对脏腑、经络或部位的选择性作用,是药物作用定位的概念22,风性主动:风性主动: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

4、特点,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23,湿性重浊:湿性重浊:湿邪致病,常表现出易导致肢体沉重及分泌物浑浊的特点。24,相使:相使:药物的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一种药物为主,一药物为辅,以提高主药疗效的配伍。325,君药:君药:又称主药,是在方剂中针对主药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二、药物的功效1,黄连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2,石膏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3,黄芪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于消肿,托毒生肌。4,肉桂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5,川贝母川贝母: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三、理解1,中医的治疗原则中医的治疗原则(

5、1)治病求本;(2)扶正祛邪;(3)调整阴阳;(4)因人因地因时制宜2,气的主要功能气的主要功能(1)推动;(2)防御;(3)固摄;(4)温煦;(5)气化3,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辩证论治4,方剂的结构方剂的结构君;臣;佐;使5,补益剂的作用补益剂的作用补气;补血;补阳 ;气血双补;阴阳双补6,六淫中各邪气的致病特点六淫中各邪气的致病特点季节性;相兼性;外感性;地域性;转化性(共性)4风风:(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2)风邪善行数变;(3)风性主动;(4)风为百病之长 寒寒:(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主痛;(3)寒性收引 暑暑:(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3)暑多夹湿 湿湿:(1)湿为阴邪,伤阳阻气;(2)湿性重浊;(3)湿性粘滞(4)湿性趋下燥燥:(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 火火: (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2)火易伤津液耗气;(3)火易生风动血;(4)火易致疮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