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江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申报080906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706626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16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池江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申报080906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池江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申报080906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池江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申报080906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池江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申报080906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池江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申报080906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池江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申报08090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江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申报080906(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余县池江镇 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申报材料池江镇人民政府二 00 八年八月十五日目 录一、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申报表二、关于将池江镇列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申请三、关于成立池江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四、大余县池江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总结五、大余县关于同意池江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20072011 年)的批复六、大余县环境监测报告七、大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报告八、大余县池江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指标证明九、大余县池江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专家考核意见十、科达农庄生态农业简介十一、灵潭里生态新村简介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申报表申报乡镇(盖章)大余县池江镇人民政府镇党委书记许

2、 自 才联系人毛 忠 潮电话 13576670315 电子邮箱 申报日期2008 年 8 月 15 日江 西 省 环 境 保 护 局考核内容序号指标名称指标值指标完成情况社会经济发展1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年)高于设区市平均水平的 10% 3654 2 公共设施完善程度完善完善3 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0 96 4 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达到国家卫生镇有关标准城镇建成区环境5 地表水环境达到环境规划要求6 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7 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8 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0 无重点工业企业9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 96 10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3、)70 87 11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7 8.7 12 清洁能源普及率(%)60 77 乡镇辖区生态环境13 森林覆盖率(%)山区地区70 丘陵地区40 58.7 平原地区10 14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 70 71.6 15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达标(%) 70 72.2 16 农作物秸秆利用率(%)95 96.3 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意见:年月日(盖章)设区市环保局专家组意见:专家组组长签字:年月日设区市环保局审查意见:年月日(盖章)省环保局审批意见:年月日(盖章)池府字 200812 号池江镇人民政府 关于将池江镇列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申请市环境保护局:池

4、江镇地处大余县东部,距赣州火车站和赣州新黄金机场约 60 公里,距大余县城24 公里, 323国道、赣韶高速、建设中赣韶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境内地势平坦,气势开阔,物产丰饶,林地茂盛,气候宜人。章江河臵中部,杨梅河、杨柳河、弓里河等主要支流遍布全镇,水源丰富。全镇现有国土面积 128.1 平方公里, 耕地 3.065 万亩,山林 10.2 万亩,辖 15 个行政村、 1 个居委会,一个社区,总人口4.2 万人,是大余县的农业大镇。池江镇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圩镇南广场是东征的出发地。兰溪彭坑陈毅故居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编在兰溪村下街河边举行,杨梅古城已有700 多年历史,新江灵潭里

5、新农村建设点被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评为“整治建设先进自然村”。近年来,我镇一直把争创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作为工作目标,结合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活动,注重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确保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展了“创造优美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全镇通讯网络健全,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完善,100% 的村、 85% 的村小组通上了水泥路,率先在赣州市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培育了甜玉米、脐橙两大种植产业,白鸭、生猪、水产品三大养殖产业,逐步形成了甜玉米种植基地、脐橙种植基地、良种母猪繁育基地和生猪生产基地、鱼苗繁育基地等大型产业生产基地;积极引导农民进行改水改厕,美化村

6、庄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在集镇实施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畅通工程,使池江圩镇成为了323 国道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一个“蓝天、碧水、生态、和谐”的池江已呈现在人们面前。现恳请贵局到我镇进行审核验收,为批准我镇列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为盼。妥否,请批复。池江镇人民政府二 00 八年五月二十日池字 20084号中共池江镇委员会池江镇人民政府 关于成立池江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各党支部,村(居)委会,镇直有关单位:为加强对我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的领导,提高我镇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池江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如下:组长:许自才党委书

7、记、人主副组长:叶光辉党委委员、副镇长毛忠潮副镇长成员:夏才潜党政办主任朱海辉财政所所长林超锦城建所所长赖连平土管所所长卢军企业办主任王伟农业服务中心主副任赖荣祥司法所所长赖华北镇卫生防保站长各村(居)委会、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镇副镇长毛忠潮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林超锦、赖连平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池江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的具体实施。中共池江镇委员会池江镇人民政府2008 年 3 月 19 日池江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总结池江镇地处大余县东部,国土面积120.8平方公里,耕地 3.065 万亩,山林10.2 万亩 . 全镇辖 15 个行政村、 1 个居委会、 1

8、 个社区,总人口4.2 万人,是大余县的农业大镇。近年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力开展了以“创造优美环境,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2007 年,全镇实现财税收入 21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98 元;新增了 11 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新建改建无害化三格式户厕、( 沼气池 )692 个,改水 2672 户,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96% ,极大的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农民的生产生活设施日渐完善。具体做法是: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切实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我镇

9、专门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常务副镇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村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强化工作责任。如招商引资过程中,我镇注重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第一审批权制度,凡排污不达标的企业,企业和负责人一律不准参加评先创优。新上项目影响环境,造成污染的谁引进谁负责治理,造成后果的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从而确保环保工作有人抓,责任有人担,后果有人负。近年来,我镇先后有3 个 500 万元以上的招商项目,因污染治理问题无法解决被拒之镇外。通过县环保局的悉心指导,我镇企业进一步

10、加强了污染治理力度,目前,辖区内全部企业实现了达标排放。二、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我镇始终把强化宣传,增强全民参与意识,作为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利用会议、电视、广播、墙体标语、发放资料,举办“65”环境宣传周等载体,广泛宣传争创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重要意义,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同时,还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教育,使广大干群充分认识到抓优美环境创建,就是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近年来,全镇先后召开环保会议26 次,书写、悬挂宣传标语180 多条,举办“ 65”环境宣传周 2 次。通过宣传,参与创建,保护环境已成为我镇绝大多数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三、科学领导,规划

11、为先高标准的创建科学规划是前提。为此,我镇聘请江西理工大学勘察规划设计院专家到我镇进行实地考察,根据镇情实际,人文地理,遵循“环境优美,特色明显,持续发展”的理念,共制定了三个长远发展规划,即:池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池江镇村镇建设规划,池江镇绿化及环保工作规划。为保证三个规划协调和谐,我镇依据“高标准、高品位、高速度、有特色”的“三高一有”原则,又分别制定了年度和阶段规划,确保规划实施按标准建设,如期完成各项任务。四、措施得力出成效圩镇整治上努力做美集镇这个窗口。按照“做精、做美、做强”小城镇的要求,镇党委政府多方融资,先后完成了中心街、水禽市场、南北广场、南北广场、兴农北路等建设项目,新增

12、市场面积3600 平方米;按“镶底、饰面、拔高、补位”的要求,对实施了美化、亮化、绿化,共铺设彩色人行道板面积 6860 平方米,修筑水沟4700 多米,浇砼水沟盖板3860 米,硬化路肩7840 平方米,安装路灯32 盏,扩大了自来水管网,新建了圩镇公厕,共计投入资金520 万元。产业发展上努力创造池江特色。近年来,我镇坚持以生态建设为前提,以适应市场为导向,教育引导农民大力调整种养结构,采取了基地示范,典型引导,奖励或激励等一系列举措,全镇培育了脐橙、甜玉米两大种植产业,生猪、白鸭、水产三大养殖产业,逐步形成脐橙、白鸭、甜玉米等大型产业生产基地。 在基地的辐射带动下,全镇 70% 的农户有

13、了新产业。我镇还致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农户与加工型企业签订订单的形式,做大做强脐橙、白鸭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以鑫业种猪场为龙头,带动全镇发展生猪生产,以科达农庄为龙头,带动脐橙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受惠农户达 3600户。2007 年,全镇农民因农业产业化一项就人均增收 180 元。致力新村镇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结合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活动,我们共投入1600 余万元,硬化村组道路 183 公里,使全镇90% 行政村、 80% 的村小组通上了水泥路。广泛发动群众,投资400 余万元,共清淤泥2.2 万立方米、清垃圾700 余吨、清路障230 余处,浆砌屋檐水沟1.3万米,美化

14、墙体8.6 余万平方米,推广三格式户厕、农村无塔式集中供水装臵,引导农民改水、改厕,39 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绿化面积8600 平方米。全镇规划建设小康新村3 个,涉及农户 120 余户,拆除低、矮、破、旧、险房9700 余间,面积达 10.2 万平方米。五、注重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我镇在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中,注重建设更注重管理,确保不遭破坏,不受污染,越来越好。一是加强镇村环境管理。结合新农村建设,每年进行两次全民环境大整治,镇内主要干道两侧房屋进行了亮化,杂草进行了统一清除。二是加强集镇环境管理。镇里成立了城镇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城管队和环卫队,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专门负责,今年又根据集镇规模

15、不断扩大,人流量不断加大的实际,扩编了环卫队伍,添臵了环卫设施,实现了全天候保洁的目标。我们还着力加大对居民的教育力度,制定出台了居民守则,落实了居民门前三包责任,确保了集镇环境的优美整洁。我镇在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提升我镇三个文明建设水平,实现“蓝天、碧水、生态、和谐”的新目标而不懈努力。池江镇人民政府二 00 八年七月二十一日余府字 200826 号关于同意池江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 20072011的批复池江镇人民政府: 报来关于要求批准池江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 划(

16、20072011)的请示收悉。经县政府研究,原则同意 你镇制定的池江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2007 2011) 请按照规划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此复 附: 池江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20072011) 。二 00 八年五月二十日主题词: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池江镇批复 抄送:县委办,县委农工部、县新村办 大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 5 月 20 日印发 共印 10 份池江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 (20072011)为切实抓好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和 省、市、县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按照县委、 县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 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池江镇地处大余县东部,距赣州火车站和赣州新黄金机场 约 60 公里,距大余县城24 公里, 323国道、赣韶高速、建设 中赣韶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境内地势平坦,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