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__)知识点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703925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__)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__)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__)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__)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__)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__)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__)知识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八章第八章 人的生殖与发育人的生殖与发育 第一节人的生殖与发育第一节人的生殖与发育1.男性生殖系统包括 、 、 、和 等器官。 是男性主要的性器官,能产生 和分泌 。2.女性生殖系统包括 、 、 和 。 是主要的性器官,能够产生 和分泌 。 3. .子宫是 发育的场所。 与卵巢和子宫相连,输送卵细胞,也是 的场所。4.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是 ,人的睾丸产生精子的活动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女性产生的生殖细胞是 ,人的卵巢产生卵子的活动有明显的周期性。 5. .受精作用:指 与精子结合的过程,在 内完成并开始细胞分裂。6.受精卵沿 向 移动,进行 形成胚胎植入子宫,这时的营养来自卵黄。 胚胎发育到第

2、 周末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候起到出生前叫做 。7.在子宫里,胚胎发育所需的养料和氧都是通过 从母体获得的,并排出 等代谢废物,胎儿与胎盘相连的结构叫做 。 8.妊娠到 周左右时(280 天) ,有独立存活能力的 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 。 第二节第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1.人的发育从 开始,经过 期、 期、 期、 _期,直到个体发育成熟。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春期是指从 12 岁至 岁的发育过渡阶段,这个时候 和 突然且迅速的增加。3.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 和 。4.青春期男女生殖器官均由 型变成 型。且男生出现 现象,女生出现 现象。5.男女第二性征是在 和

3、的刺激下产生的。男性第二性征: 突出、长出胡须、声调 、声音变粗。女性第二性征:乳房增大、声调 、声音变细。6.青春期男生睾丸产生的 和前列腺等分泌的 一起形成了 。女生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叫做 。 第三节人体概述第三节人体概述 1.人体的主要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男女 系统. 2.细胞和 组成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组织、 肌肉组织、 组织和神经组织,各组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各种 ,具有相关功能的器官又组成人体的各 。3.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每个系统都有一定的功能. 与结构相互统一,而结构的特性又和结构的 有关.4.骨的煅烧说明骨内含有 ,骨的脱钙实

4、验说明骨内含有 。5.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 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 ,使骨柔韧.这两种成分使得骨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骨骼与肌肉共同组成 系统。第九章第九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第一节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1.食物中一般都含有 、 、 、 、 、 无机盐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其中既组成又供能的是 、 、 。2. 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只有足够的摄取,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保证健康,瘦肉、蛋、豆、鱼、奶中该物质丰富。3. 也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等谷物中含有较

5、多的 ,而它属于糖类。4. 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多余的储存在皮下可保温并防止机械损伤。猪肉、羊肉、蛋、大豆和花生中含量较多。5.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但他们对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缺乏 A 会得 ,缺乏 B 会得 ,缺乏 C 会得 ,缺乏 D 会得 。6. 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成人体内的 占体重的 60%70%,水在调节 、排泄 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7. 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 和 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成分。8. 虽是不被人体吸收的糖类,但长期缺乏会使肠癌、胆结石、高血脂的发病率提高。第二节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21消化系统是由消化

6、道: 、 、 、 、 、 、 和消化腺: 、 、 、 、肠腺,组成的。消化 吸收营养物质。2.消化道长约 米,起始端 中 的搅拌和 的咀嚼,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3.食物中的 、 、 等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消化道吸收,他们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吸收。4 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 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称为 。5.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咀嚼和搅拌的过程是 ,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初步分解的过程是 。6.进入口腔中无甜味的淀粉,在 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有甜味的 ,所以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觉得有甜味,最终在胃肠中被分解为 。7.胃中有胃蛋白酶 ,蛋白质在这里开始被消化

7、,最终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 。8.肝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却能使 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 和 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最后逐步被分解成 和 。9. 、 、 和 都是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10.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 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这一过程为 12.小肠的皱襞和绒毛等结构是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约扩大了 倍,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以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此外,胃能够吸收部分 、 和 ;大肠能吸收少量的 、 和部分维生素。13.填出下图中器官名称。 第三节第三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食物多样, 为主;多吃 、

8、水果和 ;常 、豆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的 、 、 、瘦肉,少吃 和荤油; 和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 的膳食;如果 ,应限量;吃清洁卫生、 的食物。2.青少年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应食用足够的 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食用适量的 以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还应食用一定量的 、和 ,以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3.一天一般为 餐,热能分配为 : : ,不吃霉变和已过保质期的食品,不滥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强化食品等。第十章第十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第一节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血液和血型1血液是一种 组织,在人体内不停的循环流动,把 和 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

9、 等废物运走。2人的新鲜血液加入 后,静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是 ,中间一薄层是 和 ,下层红色的是 。3血浆约占血液 55%,其中 90%以上是 ,其余为 、 、 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等。4血液中 的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 ,细胞中含有红色的 因而血液呈现红色,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就像搬运工)当血液里 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 的含量过少时,人就会出现 。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时,会患 。5. 比红细胞大,有 ,有些能吞噬病菌,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卫士) 。血细胞

10、中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有凝血和止血作的是 (像修补匠) ,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出现的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 。6 输血是一种将 的血液输入 体内的治疗方式。人的血型是遗传的,一般终生不变,最常见的 血型,分为 、 、 和 。O 型是万能 者,AB 型是万能 者。7 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 ,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输血前首先要 ,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入异型血。国家提倡 18 周岁至 55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第二节第二节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1血管包括 、 和 三种。 是把血液从 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

11、血管,分布在身体3较深部位, 厚, 大,血流速度 。2.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 的血管,有的静脉位置较深,有位置浅, 薄、弹性 、管腔 、血流速度 。3. 是连通最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的血管。数量大、分布广,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 ,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 的场所。4.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 、 、 和 组成,血液将消化系统吸收的 和肺吸收的 输送到全身各部分的 、 和 ,供其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又运走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某些物质,如 、 等。5.当血液中含氧较多时,血液呈 叫做 血,当血液中含氧较少时,血液呈 ,叫做 血。6.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 的侧压力,叫做 ,心室收缩时,血

12、压上深升到的最高值叫做 ;心室舒张时,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做 。如果一个人的血压超过 18.7/12 千帕,则认为是 。两个血液循环的共同途径:室室动动毛毛静静房房7.心脏位于 的中部偏左下方,形状像 。作用就像 ,使血液在体内不断的循环流动。8.心脏的内部有四个腔,分别是 、 、 、 。同侧上下的心房和心室 ,但左心房与右心房,左心室与右心室之间是 。9.左心室连 ,右心室连 。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 ,心室与 相连,心房与 相连。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 ,它控制 向一个方向流动,由心房流向室,再由心室流向动脉。10.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 。成年人安静状态下正常的心率,平均每分钟约 次。儿童略高。第三节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