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703822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 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 作者:崔之元转贴自:工人之歌年月日, 毛泽东在鞍山钢铁公司 关于工业战线上大搞技术革新 和技术革命的报告上批示,宣称“ 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 。今天,四 十岁以上的人还能记得, “ 鞍钢宪法 ” 的内容是 “ 两参一改三结合 ” :干部参加劳动, 工人参加管理; 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工程技术人员、 管理者和工人在生产实 践和技术革新中相结合。三十六年过去了。与这期间的许多事物一样,“ 鞍钢宪法 ” 也经历了 “ 墙里开花墙 外香” 的过程。先是日本,随后是欧洲和美国,许多工业管理学家认识到,“ 鞍钢 宪法” 的精神实质是 “ 后福特主义

2、 ” (),即对福特式 的僵化的、以垂直命令为核心的企业内分工理论的挑战。“ 两参一改三结合 ” ,用 今日流行的术语来说, 就是“ 团队合作 ” ()。日本的所谓 “ 丰 田生产方式 ” ,就是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 团队合作 ” ,每人不固守僵化的 技术分工,随时随地解决 “ 无库存生产方式 ” 中出现的问题。瑞典的 汽车公司,为了发挥 “ 团队合作 ” 的效率优势, 于年开始, 将“ 装配线 ”( )改造为 “ 装配岛 ” ( ), 使工人不再象从前那样在装配线上重复单一的任务,而是至人一组, 灵活协作,组装整车。美国也不甘落后, 年月日国会开始辩论“ 团 队合作法案 ” 。因根据年

3、通过的劳工法(), “ 团 队合作 ” 是非法的,故美国现在必须对劳工法提出修正,才能充分利用 “ 团队合作 ” 的效率潜力。在这股 “ 后福特主义 ” 的世界潮流中,毛泽东所推崇的“ 鞍钢宪法 ” ,以其最早并鲜 明地向僵化的福特式分工体制挑战,而格外受人瞩目。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 教授罗伯特 托马斯()明确指出,“ 毛主义 ” 是“ 全 面质量 ” 和“ 团队合作 ” 理论的精髓, 即充分发扬 “ 经济民主 ” 两参一改三结合 恰是增进企业效率的关键之一。遗憾的是,在 “ 鞍钢宪法 ” 的发源地,人们今天却很少再提起它了。这其中的原因 是复杂的,但一条明显的原因是“ 大跃进 ” 和“*

4、 ”中出现的混乱使 “ 鞍钢宪法 ” 在 执行中与原意出入极大。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应该把“ 婴儿与洗澡水一起倒 掉” 。在“ 改革、开放 ” 的今日,在世界性的 “ 后福特主义 ” 潮流中, “ 鞍钢宪法 ” 能否 成为我们民族工业振兴的精神与组织资源之一? 当然,不少人对这个问题持否定答案。汪丁丁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在批评我和 甘阳的文章中 (载读书年第期) ,汪丁丁明确指出, “ 必须先搞 ,福 特主义 ” 生产” ,才能谈得上搞 “ 后福特主义 ” 。他的论证之逻辑很简单。用他原话 来说: “ 我这个判断的根据很简单:你要过上富裕的日子吗?那就必须组织社会 分工” ;依他看来,社会分

5、工带来工业生产的“ 规模经济 ” ,也就是福特主义;而 只有到 “ 电讯技术发达 ” 之时,今日中国工人的 “ 第五代子孙 ” 才“ 可以在高尔夫球场 里通过手提电脑指挥无人工厂的生产” ,这也就是他所理解的 “ 后福特主义 ” 。令人一目了然的是,汪丁丁的论证完全系于分工理论。而他所依据的分工理论, 则是亚当 斯密首先在其国富论第一篇第一章中提出的。因此,如果我们能 够论证出斯密的分工理论的致命缺陷,汪丁丁的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我们认为,亚当 斯密的分工理论有两大弊病: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是斯密将“ 社会分工 ” 化简到 “ 技术分工 ” 。换言之,他没有 将“ 社会分工 ” 与“ 技术分工

6、 ” 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分开来,国富论开篇头一句 话便是: “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 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这自然是极富洞见的观察。但是,他没 有说明这里的 “ 分工” 指的是 “ 技术分工 ” 还是“ 社会分工 ” 。所谓 “ 技术分工 ” ,指的 是将一项生产任务分解为不同的步骤去完成;所谓“ 社会分工 ” ,指的则是工人被 安排到不同的步骤上去的方式, 例如,可以安排不同的工人去完成不同的生产步 骤,也可以安排同一个工人去完成不同的步骤。无疑,“ 技术分工 ” 通过对生产过 程的分解,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但是, “ 技术分工 ”

7、 与“ 社会分工 ” 之间并无 “ 一 一对应 ” 的关系;也就是说,生产过程的不同步骤不一定要求不同的工人去完成。 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装配汽车,既可以有“ 装配线 ” ,也可以有 “ 装配岛 ” ,而这 两种形式下的 “ 社会分工 ” 是不同的。又如,即便是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同一个工 人可以永远干同一件事, 也可以经常调换工种。 简言之,对生产过程的步骤分解, 与对工人工作安排的分解,不是逻辑上同一的概念。斯密的错误即在于不区分“ 技术分工 ” 和“ 社会分工 ” 。实际上,他将 “ 社会分工 ” 化 约为“ 技术分工 ” 。在他著名的 “ 扣针工厂 ” 的例子中, 斯密谈到 “ 十八种操

8、作, 分由 十八个专门工人担任 ” ,“ 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 的一端,一个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 显然,他将对生产过程的技术分解 直接化约为对工人工作安排的分解。这样一来, 产量固然可以增加, 但由于工人 对生产全过程的了解下降, 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管理者的命令,而不可能积极地 参加“ 全面质量管理 ” 。发人深省的是,据斯密本人记载,当时就有人提出他的分 工理论只是关于生产数量(而非质量)的理论,但斯密对此未加重视,仅以“ 质 量难以定义 ” 为由而一笔带过: “ 质量的好坏,人言言殊。因此,一切关于质量的 说法,我认为均不可靠。”出乎斯密预料的是,现代市场

9、经济中“ 质量” 远比数量重要。发源于日本“ 丰田” 汽 车公司的质量型竞争, 打破了斯密式的 “ 技术分工 ” 与“ 社会分工 ” 的一一对应关系。 “ 丰田生产方式 ” 的重大创新在于 “ 即时或无库存生产 ” ( ,)。 “ 无库存 ” 的妙处,不仅在于节约库存成本; 更在于及时暴露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在有库存 的情况下, 工人可以被动地遵照管理者的命令埋头生产,不问上、下道工序的半 成品的质量;但是,一旦库存没有或很少,工人们就不得不关心上、下道工序的 质量,积极互相 “ 团队协作 ” ,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我国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已经成功地实行了“ 无库存生产 ”

10、 和 “ 全面质量管理 ” , 斯密的分工理论 “ 技术分工 ” 与“ 社会分工 ” 的一一对应性 已被中国实践所突破。 据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周小庄的实地调查,宝山钢铁公司各二级厂不允许设置仓库, 物资部门在接到紧急用料电话分钟内,生产物资 必须送到现场。宝钢还建立了“ 大工种 ” 和“ 区域工 ” 。所谓 “ 大工种 ” ,就是除掌握 本工种外, 还要了解和相当程度上掌握相关工种,如电工要会做钳工的活, 钳工 要会做简单的电工活, 同时电工、 钳工都要会做指挥吊车和一般的焊接活。所谓 “ 区域工 ” ,指的是在一定的生产作业区域内,打破岗位界限,进行“ 团队合作 ” 。 更有意思的是,宝钢的

11、基层作业班组长有一项任务培养自己的潜在竞争对 手,即作业长的职责之一是培养本班组成员获得“ 作业长资格 ” ,任何工人均可通 过考试而成为 “ 潜在作业长 ” 。宝钢的这些 “ 社会分工 ” 实践,与斯密的工人 “ 终生局 限于一种单纯操作,必然能大大增进自己的熟练程度” 的理想,显然是大相径 庭的。从宝钢的实践来看, 可以说,中国已经出现了以 “ 无库存生产 ” 、“ 全面质量管理 ” 、 “ 工人自主参与 ” 和“ 团队合作 ” 为特征的 “ 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 ” 。这里的 “ 福特主 义” ,指的就是斯密的分工理论的系统运用。虽然斯密在世纪末就写了国 富论(年),但他的分工理论直到世纪

12、后期(年左右) 才真正在实践中取得支配地位。 之所以如此, 恰恰是因为熟练工匠力图保证自主 性不被管理者的命令所取代, 而对斯密式的僵化分工进行了顽强抵制。英国史学 家汤普森曾记述轮胎制造商的儿子, 不得不向他父亲工厂的工人学习技术的故事 (),可见熟练工匠对工艺全过程的了解是他们与雇主谈判时的力量所在。 但是,年以后, 大批非熟练移民工人来到美国,给斯密式分工的系统实 现提供了两大条件:非熟练工人缺乏与雇主的谈判力量,无力拒绝雇主将“ 社 会分工 ” 化约为 “ 技术分工 ” 的努力;移民生活的艰辛, 使社会平均消费偏好 ( )较少注重产品质量,而倾向于接受标准化的大众产品。这两个条件, 与

13、源于美国军事工业的 “ 可互换零件 ” ( )系统相结合, 终于使美国成为率先实现斯密式分工体制和大批量生产( )的国家(),其最具象征性的体现即是亨 利福特年建立的“ 模型 ”“福特生产方式 ” 。据统计,在福特的汽车 制造厂内, 移民工人们来自世界各地, 共有多种语言, 根本谈不上沟通与协 作,每人只能默默地在装配线上当“ 一颗螺丝钉 ” ,一切听从管理者和工程师的安 排,正象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所描绘的那样。“ 大批量生产 ” 本身并无不好, 在人们需求稳定且单一的情况下, 它的确能实现 “ 规 模经济 ” , 降低单位成本。但问题在于,福特主义的 “ 大批量生产 ” 是一种僵化的 “

14、大 批量生产 ” ,一旦需求出现多样化、特殊化和不稳定,福特生产方式便陷入“ 尾大 不掉” 的危机。有趣的是,后起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就是通过生产四 种型号的车而战胜只产一种型号(“ 模型 ” )的福特公司的。更耐人寻味的,福 特年接受为美国政府制造潜水艇的项目,但由于产品的要求很特殊, 福 特工厂的不熟练工人只适合生产大批量的大路货,结果整个项目从失败而告终 ()。这是 “ 福特生产方式 ” 的第一次严重挫折。 “ 福特生产方式 ” 这种对需求 多样化和需求不稳定的不灵敏反应,恰恰反映了斯密的分工理论的第二大弊病。我们已说,斯密的分工理论的第一大弊病是不区分“ 社会分工 ” 和“ 技术分

15、工 ” 。现 在,我们又触及它的第二大弊病: 缺乏对市场需求稳定性与否的考虑。斯密指出, 如果要求制铁锤的工人又会制造铁钉,必然造成浪费,影响效率()。但他这一论证假定了市场对铁锤的需求是稳定的。一旦需求出现波动, 制造铁锤的 “ 规 模经济 ” 本身便成了浪费;如果工人能转产铁钉,则尚有“ 范围经济 ” ( )的希望。换言之,斯密式的分工(福特主义)只有 在市场需求稳定的条件下才可发挥“ 规模经济 ” 的效率;而当需求不稳定时,以技 术和工人技能的 “ 灵活性 ” ()为核心的“ 后福特主义 ” 生 产方式便大显身手了。市场竞争的内在逻辑是导向需求的不稳定性。阿罗()等人已证 明, “ 规模经济 ” 是和充分竞争的市场不相容的 ()。 “ 福特生产方式 ” 既然以 “ 规 模经济 ” 为核心,则必然要用一系列政治手段去“ 稳定需求 ” 。年代开始 的大规模的企业兼并运动(),就是企业通过“ 前后向关联 ” ( ) ,来稳 定供货和销售渠道的努力。 后来的凯恩斯主义的 “ 需求管理 ” 和旨在控制汇率波动 的“ 布雷顿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