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年广东东莞中考英语试题解读------ 谈华军一.初中英语考查形式,试卷题型及分值东莞市中考英语用广东省中考英语试题,闭卷考查卷面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前几年90 分钟, 2011 年之后改为100 分钟中考英语词汇量为1600 个重点语法项目介绍-----总结为:“10+6+4+4+4 项目”分别如下:10种词类:1)名词2)形容词3)副词4)动词5)代词6)冠词7)数词8)介词9)连词10)感叹词6种动词时态:(1)一般现在时(2)一般过去时(3)一般将来时(4)现在进行时(5)现在完成时(6)过去进行时4种被动语态:(1)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2)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3) 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4)一般现在时带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4种句子种类:1)陈述句(肯定式和否定式)2)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反意疑问句)3)祈使句(肯定式和否定式)4) 感叹句4种复合句:1)宾语从句 2)状语从句3)定语从句近年英语中考试题题型分析情况如下:一.听力部分(25 分) A.听句子,回答问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1 分,共 5 分) 根据句子的内容和所提的问题,选择符合题意的图画回答问题。
(每小题听一遍)B.听对话共 7 段对话 (本大题有1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10 分)在各题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回答每段对话后面的问题每段对话听两遍)C.听短文(本大题有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5 分)根据短文内容,在各题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短文听两遍)D.听填信息 (本大题有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5 分)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填写正确的信息(短文听两遍)听力测试着重检测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前3大题较简单,考查学生的日常英语交际、情景反应和捕获信息的能力;D听填信息题较难,要求学生重新整合分辨信息,再填出所要的单词,学生往往失分多二.单项选择(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20 分 )这一大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考查的知识点几乎涵盖了整个初中阶段所学的内容:包括日常交际用语、语音、重点词汇、各语法点的用法、特别是动词的用法中动词时态、被动语2 态、 非谓语动词等基础好的学生往往能拿高分,基础较差学生得分不高三.完形填空(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10 分 )完形填空近几年字数在200 字左右,均为叙述类的文章,不会直接考查语法, 而是通过检查理解程度间接地考查语法, 考查 英语 短语、 惯用法的搭配。
要求学生有丰富的语法知识、熟练的短语,丰富词汇,同时,熟练掌握阅读技巧, 提高语篇理解能力方法 : 要在阅读时留意关键的信息 词句,抓语篇的关键词句、主题句和结论句,有正确的逻辑推断能力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对文章深层次意义的理解, 平时,加强泛读,以拓宽知识面这大题基础好的学生得分高,基础差的学生往往得分率不高四. 阅读理解 (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30 分中考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分析和判断力 要求学生能较快地通过阅读理解短文大意,获取其中的主要信息,能做出正确判断,然后根据试题的要求从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或回答出所提问题要求阅读速度为每分钟40-50 个词文章特点: 1. 阅读文章不少于三篇,阅读量在1,000 单词左右; 2. 题材广泛,包括科普,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3. 体裁多样,包阔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方法:1. 平时要多阅读并善于总结,积累解题技巧2. 考试时要研读文本,不放过文本中细节 3. 做完题后要仔细检查,每篇材料都有完整情节五.看图短文填空(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 15 分 )这大题难度大, 综合考查学生词汇、 语法的运用能力。
要求学生根据图画所提供的情境,结合文章的语境,填进词形正确的词此题基础好的学生也难得高分,基础差的学生得分率很低,甚至全军覆没方法 :平时注重阅读的训练,语感的培养, 把握文章作者的态度和语气,文章时态的一致性六、读写综合(本题包括A, B 两部分,共20 分)A)信息归纳(共5 小题,每小题1 分)根据阅读材料, 归纳信息,大部分答案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照抄,只要求学生认真读原文,扣准要求答题就能得到较高分;B)书面表达(共1 题, 15 分)这道题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并能准确表达的能力,全面考查学生的词汇运用、固定词组搭配、习惯表达法、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要求意思表达的连贯、清楚、内容符合题目要求16 个谈论和写作的话题(Topics)1. 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Family, friends and people around) 2. 日常生活(Daily life) 3. 兴 趣 与 爱 好(Interests and hobbies) 4. 文 体 活 动(Sports, games and entertainment) 5. 健康(Health) 6. 天气(Weather) 7. 节假日(Holidays and festivals) 8. 旅 游 与 交 通(Travel and transport) 9. 食 品 与 饮 料(Food and drinks) 10. 服饰(Clothes) 11. 文化习俗(Customs and culture) 12. 世界与环境(The world and the environment) 13. 教 育(Education) 14. 科 普 知 识(Popular science) 15. 著名人物(Famous people) 16. 职业 (Jo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