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附件1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699046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附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附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附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附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附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附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附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1: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标准一、必备条件(一)人员条件有 3 名以上的医技人员,其中中级卫生技术职称人员 1 名以上(采供血机构的 HIV 抗体检测人员须具有技师以上卫生技术职称),从事病毒血清学检测技术工作 2 年以上,接受过国家或省级 HIV 抗体确认中心举办的 HIV 抗体检测学习班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二)设备条件有独立的实验室用房(或至少有专用的检测台),污染区和清洁区要分开。从我国 HIV 抗体检测工作发展要求,要以酶联免疫法测定考虑所需的检测器材,包括酶标读数仪和洗板机、精确的移液器、专用的普通冰箱、低温冰箱、离心机以及各种消毒与污物处理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和恒温设施。二、HI

2、V 抗体检测程序(一)检测试剂初筛用的 HIV 抗体检测试剂,必须是 HIV-1/2 混合型,经卫生部批准或注册,经过批检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等。(二)HIV 抗体检测程序及其流程图1、血液标本验收合格后,用初筛试剂进行检测,如呈阴性反应,则作 HIV 抗体阴性报告;2、初筛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的标本,须进行重复检测。复检时用两种不同的初筛检测试剂复测;3、如两种试剂复检结果均呈阴性反应,则作 HIV 抗体阴性报告;如均呈阳性反应,或有一份阳性,该标本需送上级实验室加以进一

3、步证实。送检时应将重新采集的该受检者血液标本和原有血液标本一并送检。4、初筛检测的流程图三、检测结果的判定和处理对 HIV 抗体阳性者应做好咨询、保密和报告工作。对 HIV 抗体阴性者,如近期有高危行为如性乱史、吸毒史、受血史,或有急性流感样症状等情况,为排除窗口期的可能,建议每 3 个月复查一次,连续 2 次。对 HIV 抗体可疑的对象要做好咨询和随访工作。四、反馈与报告程序(一)初筛检测中发现 HIV 抗体阳性反应的标本,应尽快(城区一般要求在 48 小时内,农村要求在 96 小时内)将血样连同原始实验资料(包括厂家批号、试剂种类、有效期,如 ELISA 实验应附上阴性、阳性对照值,Cut

4、 off 值及样品 OD 值)和送检化验单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初筛中心实验室,再转送确认实验室,或直接送至 HIV 抗体确认实验室。送检化验单必须由初筛实验室一名直接实验操作人员和一名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负责人员签名。初筛实验室不得向受检者宣布初检阳性反应结果;(二)做好标本收集与检测登记工作,每月 5 日按统一表格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 HIV 抗体初筛中心实验室报告检测情况,如无 HIV 抗体中心实验室,则直接向省级 HIV 抗体确认中心报告。附件 2: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安全措施一、 实验室要求(一)有专用实验室(或至少有专用的检测台),应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有条件的可设半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记

5、,有充足的操作空间;(二)实验室墙面、地面、台面材料应耐酸、耐碱、易清洁消毒、不渗漏液体;室内应有防蚊、防蝇、防鼠等设备;(三)检验台上应装置紫外灯;(四)备有消毒药品、消毒器材和设备;(五)装有脚踏或感应流水装置,备有冲眼睛水,足够的一次性手套、口罩、隔离服和防护眼镜;(六)清洁区(间)备有存放个人衣服、用品的设施;有条件的可设专用沐浴设备;(七)实验室应装置恒温设备,室温保持在 20-250C。二、安全操作(一)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二)不得在实验室内喝饮料、吸烟、吃食物和化妆打扮等;不得在实验室内会客;(三)实验室用品(包括工作服)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不可将私人

6、和无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室;(四)工作时,要戴手套、穿工作衣和隔离衣,操作时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戴上新手套;(五)不要用戴着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六)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和器具;宜用不易破碎材料制品;禁止用口吸任何物质;(七)工作结束后,要对工作台面消毒,如用消毒液清洗后要干燥 20 分钟以上;操作时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平时要保持环境整洁;(八)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衣,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九)遇有意外事故,应立即处理并分别以口头和书面报告上级部门。如工作人员皮肤被刺伤,可以用流动水局部清洗或用刺激性较轻的含氯消毒剂浸泡皮肤创口;样

7、品或检测试剂溅入眼内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溅入嘴内,先吐出残留的液体后,用水反复漱口;(十)遇有高危的意外事故发生,除进行局部处理外,同时应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包括对其随访、HIV 检测、休息并暂时离开原岗位 3 个月,按医嘱服用抗 HIV 药物进行预防。三、 物品消毒处理(一)血液标本置于合适容器内,加盖盖紧后运送,切勿污染盛器外部。如果盛器被污染,要用消毒液消毒。也可将血样置于有盖的塑料管内,外面套上塑料袋,封口,连同送检单一并运送,有血液外溢时,立即用消毒液消毒;(二)各种试剂和化学品均应贴有标签,放置于合适的位置,实验台上不放置不必要的物品。任何测试用的样品和试剂不宜置于桌面或架子的边沿,

8、以防滑落打破,污染环境。一旦污染,先在污染区外周围倒入消毒液,逐渐向中心消毒处理。(三)实验室所有垃圾,包括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和工作衣,置于专门污物袋内,经焚烧或有效消毒剂处理后丢弃,污染的非一次性工作衣应先消毒后再洗涤;(四)所有用过的实验用品,尤其是血样管和血液标本先在实验室内消毒,再移出清洗,待消毒后再用;(五)所有尖锐物品应置于不宜刺破的容器内,消毒后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六)常用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与病毒性肝炎消毒方法相同。四、 健康监护(一)实验室工作人员从事工作前必须进行 HIV 抗体和乙肝、丙肝等肝炎病毒标记物的检测;(二)每半年进行一次 HIV 抗体的复检,并保留血样一年以上;(三

9、)遇有意外事故,接触者应在接触当时、接触后 6 周、3 个月、6 个月及 12 个月各采血检查一次;(四)患有皮肤疾患,尤其有皮肤溃烂、破损情况要及时诊治。附件 3:HIV 实验室操作技术要求一、样本的采集(一)血液是最常见的样品,包括血清、血浆和全血,有时用唾液或尿液作测试样本。样品采集应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采集。(二)采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采血用一次性注射器,谨慎操作,防止发生刺伤皮肤和造成外界污染。血样如即时用,可存于普通冰箱,如要长期保存,则置于一 200C 及以下。如用滤纸采样,则手指或耳垂局部消毒严格按常规进行,在刺破皮肤后,迅速把滤纸沾上,切勿让血液滴落在其他物体表面造成污染。采血

10、后要待血样干燥后再包装送检。如要置于低温,将滤纸放进塑料袋,可以长时间保存。滤纸上的血量,一般直径为 63 毫米的圆点滤纸血样相当于 10 微升全血或 5 微升的血清。二、样本的运送样品从一个实验室转送到另外一个实验室,必须是血清或血浆,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能用全血,且须置于带有盖帽的试管内,防止样品流出,试管上应有明显的标记,标明种类、姓名、地区、时间或原有的编号。将试管放入专门带盖的容器内,容器的材料要易于消毒处理,在所放试管周围上下均垫有软性物质,以免碰碎,容器外标有 HIV 检测专用字样。如果路程较远或者气候炎热时,盛有样本的容器应置于 40C以下运送。送样同时需附送验单。如有特殊情况

11、,对个别样品进行复测,可以用特快专递形式投寄,但盛样品的试管,必须包扎好,保证不会破碎、溢漏。如果为滤纸标本,置于塑料袋后再放入特快专递投寄。三、样本的处理(一)对从其他实验室送来的样品,注意检查并注明其送检单与标本记录的符合、样品管破损、溢漏情况。如有溢漏应立即将尚留存的血样移出,并对管壁和盛器消毒。要检查并记录样品的质量有无严重溶血、细菌污染、血脂过多以及黄疸等情况。如经过某些临床治疗可导致样品自发荧光的,不能供荧光方法测试用。(二)对实验室自己采集的样品,最好将血液先自然存放 1-2 时后,再用 3000rpm 离心 15 分钟,吸出上清液备用,如在几天内检测可放在 28冰箱中,如要贮存

12、,则置于-20的低温冰箱内。四、样本的加量和稀释严格按照每种试剂说明书规定加样量和稀释度操作,不能擅自更改,要做到准确地取样、加样和稀释。加样器刻度必须标化,包括移液器、刻度吸管和机械吸液管,尤其移液器一定要高质量的,要随时测定其容量精确度。加样要小心,不要使吸头碰着了酶标板(或细胞板)孔上的包被抗原或抗体层。一般均应先加入样品稀释液后再加入样品。为保证加样的准确,加入稀释液、酶抗体、底物等均应以多孔道加样器为主,使用时要注意防止吸头间的交叉污染。五、血清制品的检验目前市售的各类诊断试剂主要适合于人血清或血浆样品,而血制品如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 VIII 和 IX 等均为浓缩制品,检测方法与直

13、接采集人血测定有别,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进行检验。六、样本测试时的其他条件要严格按照各厂家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包括试剂加量、洗涤次数、保温(温育)反应时间、显色时间、读数时间、阴、阳性对照状态、仪器设备稳定性等。如 ELISA 法(俗称酶标法),必须用仪器测定,不能目测。测试时,必须按规定波长测试。要随时掌握仪器的正确性。七、检测工作规范化要建立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实验操作、消毒隔离以及实验结果解释与最终报告等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并实行岗位责任制,避免差错附:初筛实验室合格标准附件附件2009 年甘肃省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资格审评年甘肃省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资格审评 评分情况评分情况实验室建设(20 分)

14、仪器设备(25 分)专业人员(20 分)HIV 抗体检测(10 分)考评血清检测(25 分)得分独立实验室三区分开紫外线 灯流动水洗手设施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消毒与污物处理设施安全防护用品人员数人员构成从事血清学检测年限培训情况预试验原始记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记录的完整性报告的规范化(10 分)分)(2 分)分)(4 分)分)(4 分)分) (14 分)分)(6 分)分)(5 分)分)(6 分)分)(3 分)分) (3 分)分)(8 分)分)(4 分)分)(6 分)分) (20 分)分)(3 分)分)(2 分)分)(100 分)分)102241265633845203295524212636336432032841024212636338432032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