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697428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历时近两年的“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是由黄专、约翰海雅特主持、OCT 当代艺术中心(OCAT)和曼彻斯特艺术设计创新研究院(MIRIAD) ,它由巫鸿、汪晖、赵汀阳三位学者的重要论文、一个有王广义、汪建伟、卢昊、曾力、隋建国参加的重要展览以及相关的历史图文资料构成,这些成果将以一个思想史与视觉史研究文献集的形式呈现。该项目与英国曼彻斯特最为前卫的非营利性艺术空间角屋画廊共同主办,将于2009 年 4 月 2 日在英国曼彻斯特举办。“国家遗产”展主题是探讨中国近现代“国家”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思想史和视觉史意义。它围

2、绕中国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思想史和视觉史逻辑,讨论“现代化”与“反现代化”观念对中国作为民族国家形成的意识形态影响;以及国家由文化实体向政治实体、精神实体转换中的视觉形式、图像元素(符号、产品、仪式、空间)等课题展开。在这个项目中“遗产”特指在中国近现代国家观念形成中以物质产品、政治空间、文化仪式、审美活动等方式存在的视觉性元素,当我们将其置于一种反思性位置时,我们与它的关系就进于到一种解放和超越的状态,我们称其为“超意识形态” 。这项研究的艺术史目标是:它将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一种从史学意义和反思立场而非犬儒主义、形式主义角度把握其政治发展方向的独特视野。三位中国著名学者的论文分别从中国由古代帝

3、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变的历史逻辑性、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多维性及这一过程中政治史与视觉史的复杂关系等方面,为这一课题的展开铺垫了学术基础。“国家遗产”展由五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研究性作品组成,它们分别从工业、政治、城市、文化等角度探讨国家视觉遗产中的意识形态、精神价值、权力符号意义,及它们与中国“现代化”这一独特历史个案的关系。王广义的作品东风-金龙 ,从汽车由一种工业产品在中国演绎为一种文化、政治和消费符号的过程,探讨现代化工业产品作为权力幻觉符号和消费符号之间的诡异关系及其本土转換中的思想史和视觉史意义;汪建伟的作品观礼台是他对建筑师张开济“天安门观礼台”设计的历史符号系统、政治仪式空间等复杂的文

4、化功能调查的结果,它通过采访、文献考证及图像比较等视觉历史学手段,展开了在新中国建立时一项具有复杂政治学、文化学内含的建筑工程的遗产价值;隋建国的作品大提速 ,通过“提速”这一现代化课题2在中国近现代国家铁路设计中的历史演进,研究“速度”这一现代化观念对重塑中国人心理、精神、价值及生存环境的复杂意义;曾力的作品水城钢铁厂 ,以对上世纪 70 年代影响中国工业革命格局和方向至巨的“三线工程”的视觉调查,突出冷战意识形态背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设计的影响及精神后果;卢昊的作品复制的记忆 ,通过对北京城九座古城门的虚拟复制,以一种文化乌托邦态度对中国城市建筑进行的视觉文化史“研究” 。2007 年 12

5、 月,由读书编辑部发起,与 OCAT 共同主办的“视觉遗产:政治学还是艺术史”座谈会使该项目的文化意义得以初步显现。与会者包括费大为、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 、刘骁纯、吕澎、王广义、汪建伟、巫鸿等学者,主要围绕中国近现代国家观念形成中的视觉元素进行探讨。该讨论会的内容随后刊发于 2008 年 7 月的读书上。展览将于 2009 年 4 月 2 日-6 月 2 日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随后将移至中国深圳 OCT当代艺术中心展出。曼彻斯特和深圳是两座具有特殊意味的城市,它们分别代表了工业革命起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发祥地和中国现代化试验地,这种意味更使其具有了某种文化象征意义。附中英策

6、划人简历附中英策划人简历黄黄 专专 1982 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1988 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专业,获文学硕士。曾获“吴作人国际艺术基金会硕士论文奖” ;现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5 至 1987 年参与编辑美术思潮 ;1992 年参与策划“首届九十年代广州双年展”(中国广州);1994-1996 年参与改版画廊 ;1995 年主持策划美国 RMI 基金会“重返家园:中国实验水墨展”(美国旧金山);1996 年主持策划“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中国北京香港);1997 年起任何香凝美术馆馆聘研究员、策划人;1998 年主持“首届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论坛”

7、(中国深圳);1999 年主持策划“超越未来:第三届亚太地区当代艺术三年展(中国部分)”(澳大利亚布里斯班);31999 年主持策划“平衡的生存:第二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中国深圳);2000 年主持策划“社会:上河美术馆第二届学术邀请展”(中国成都);2001 年主持策划“城市俚语:珠江三角洲的当代艺术展”(中国深圳/香港), “过渡中的年轻人:中/德/英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中国深圳), “被移植的现场:第四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中国深圳)2002 年参与策划“重新解读:首届广州三年展”(中国广州);主持策划“图像就是力量:王广义/张晓刚/方力均的艺术展” (中国深圳) ;2004 年策

8、划深圳地铁华侨城段壁画工程;2005 年主持“第二届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论坛” (中国深圳) ;2005 年起任何香凝美术馆 OCT 当代艺术中心主任;何香凝美术馆艺术指导委员会成员之一;策划“柏拉图和它的七种精灵”展(2005 年北京、2006 年深圳) ;策划“文化翻译:谷文达碑林-唐诗后著 ”大型个展(中国深圳) ;2006 年策划“亚洲交通:视觉隧道国际当代艺术展” ;主持“亚洲交通:视觉隧道国际当代艺术展”研讨会,主题为“通过艺术发现亚洲;策划“2006 江湖中国当代艺术欧美巡回展” ,于美国纽约 Jack Tilton 画廊展出;策划“创造历史: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现代艺术纪念

9、展” 。2007 年与费大为、冯博一合作策划“第三届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论坛中国当代艺术生态考察” (中国深圳)策划“气韵中国抽象艺术国际巡回展” (中国深圳/北京/香港/美国纽约) ;策划“预感”展(中国深圳)2008 年策划“征兆汪建伟大型剧场作品展”策划“视觉政治学:另一个王广义”策划“静音:张培力个展”约翰约翰海雅特海雅特/ /John Hyatt约翰海雅特是一位曼彻斯特的艺术家、音乐家、作家和策划人。在 1980s 后期,他被英国艺术委员会“英国艺术展”选为最有特点的英国艺术家。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4他一直参加着国内和国际重要的展览。作为一位艺术家、作家、音乐家和学者的约翰享有很好的声

10、誉。他在 19912002 年担任曼彻斯特都会大学美术系主任。1993 年他荣获个人教授职称之时,他成为了英国最年轻的教授。前不久他成为曼彻斯特都会大学的研究机构曼彻斯特艺术与设计研究与创新学院(MIRIAD)的第一位主任,这个机构是 2003 年9 月在曼彻斯特都会大学成立的,他同时也是该机构艺术与设计系研究生院的主任。1998 年,约翰曾担任 ISE98利物浦/曼彻斯特国际电子艺术论坛的负责人,该论坛至今仍是英国最大型的全球化新科技艺术事件,也是与利物浦 John Moore 大学和 FACT 的一项开拓性合作。他的工作使得曼彻斯特的艺术生态变得像今天这样充满活力。最近他又成为“文化产业发

11、展服务”的负责人和曼彻斯特牛津路公共艺术委员会主席。他曾指导过纽约市研究以及欧洲城市基础设施和形象的发展问题。他最著名的一件与曼彻斯特有关的艺术作品是位于交流广场的公共雕塑曼彻斯特倾斜的风车 (在曼彻斯特艺术与设计研究与创新学院的网页上可浏览) 。2005 年 1 月,交流广场(由 Martha Schwartz 设计)曾在纽约现代美术馆被介绍为全世界 23 个最好的新型城市设计之一(见 24/02/05纽约时报建筑评论“Groundswell” ) 。约翰一直对声音很感兴趣。20 世纪 80 年代他曾是近来重组的“三个约翰”乐队的主唱。他目前正在和来自中国厦门的音乐家合作。约翰海雅特仍然保持

12、着折衷的跨领域的职业身份:他有着多年的国际参展经历,他是画家、设计师、音乐家、版画家、作家、录像艺术家和雕塑家。 策划:策划:黄专(中国) 、约翰海雅特(John Hyatt) (英国)主办主办:何香凝美术馆 OCT 当代艺术中心(OCAT)英国曼彻斯特艺术设计创新研究院(MIRIAD)角屋画廊(Corner House)艺术家:艺术家:王广义、汪建伟、隋建国、曾力、卢昊学术顾问:学术顾问:巫鸿、汪晖、赵汀阳英国站英国站5时间:时间:2009 年 4 月 2 日5 月 24 日地点:地点:英国曼彻斯特角屋画廊、后盾画廊深圳站深圳站时间时间:2009 年 10 月 17 日11 月 30 日地点

13、地点:OCAT 主展厅、副展厅研讨会:研讨会:国家遗产的构成、显现与文化传统国家遗产的构成、显现与文化传统主办:主办:何香凝美术馆 OCT 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持人:朱青生主持人:朱青生时间:时间:2009 年 1O 月 18 日 10:0012:00,15:0017:00地点:地点:OCAT 主展厅State Legacy: Research in the Visualisation of Political History Curator: Huang Zhuan(China), John Hyatt(British)Professional Consultant:

14、Wu Hung, Wang Hui, Zhao Tingyang Participated Artists: Wang Guangyi, Wang Jianwei, Sui Jianguo, Zeng Li, Lu Hao.Organizers: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 of He Xiangning Art Museum. (OCAT )Manchester Institut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f Art and Design (MIRIAD)State Legacy: AResearch in the Visualisat

15、ion of Political History is a project researching on cultural visual history, curated by Huang Zhuan and John Hyatt, organized by OCAT and MIRIAD. This projects theme, is the meaning of thoughtful and visual history in the concept of state which have shaped in modern China. It focus on the logic of

16、thoughtful and visual history that shaped while China as a nation-state in modern times, it concerns about the ideological influence comes from 6modernization and anti-modernization acting on China became a nation-state, it also discuss when the state change from a cultural entity into a political and spiritual entity, what the relations are among the visual form, the image element and thoughtful history inside this state.Legacy point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