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掌握几张重要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97254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掌握几张重要图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掌握几张重要图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掌握几张重要图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掌握几张重要图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掌握几张重要图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掌握几张重要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掌握几张重要图(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第 1 页(共 10 页)2015年江苏省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一、自然地理 掌握几张重要图 1、太阳光照图(侧视图、俯视图)【考点】画出地球自转方向;节气(日期)及中国季风风向;近日点、远日点;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 的数值、大小排序及分布规律;昼夜长短;极昼极夜;晨昏线判断;简单时间计算;公(自)转角速度和 线速度 ;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计算北京时间;日界线 2、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考点】认识黄赤交角;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夹角;判断节气;画出公(自)转方向;判断近日点、远日 点;太阳直射点及其移动方向;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 3、大气受热过程图【考

2、点】认识各种辐射名称;大气削弱作用;大气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根本来 源;判断多云和晴朗天气的温差情况 4、热力环流图受热受热 【考点】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判断高低压;比较压强大小;画出气流运动方向;判断同一水平面上高压 处与低压处的温差;举出热力环流的实例(1) 海陆风( 2)山谷风冷却低高低等压面(线)地理第 2 页(共 10 页)(3)城郊风( 4)不同性质下垫面之间的环流5、三圈环流图【考点】熟练画出气压带风带;写出气压带风带名称;气压带风带与降水的关系;结合气压带风带解释常见气候的成因,特征。 6、季风【考点】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风向,成因;季风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影

3、响;根据季风风向,判断季节 7、天气系统图(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地理第 3 页(共 10 页)【考点】判断天气系统类型;解释冷暖锋形成的理由;解释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解释气旋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知道常见天气系统的实例 8、水循环图【考点】水循环的三种类型的名称;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名称;人类干扰最大的环节;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 不均的措施;水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水循环的意义 9、岩石圈物质循环图【考点】熟练画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三大岩石的名称;相互转化的作用;沉积岩中可寻到化石 10、洋流模式图【考点】熟练画出洋流模式图;判断寒暖流,并解释理由;辨别大陆两岸或大洋两岸洋流类型;

4、解释洋流 对气候,环境,渔场,航行的影响11、地质构造图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地理第 4 页(共 10 页)【考点】地质构造名称;地貌名称;判断背斜向斜的根本依据;解释背斜成山、向斜成山、背斜成谷、向 斜成谷的原因;如何寻找水、石油、天然气;隧道、大坝的建设选址 12、自然带分布图【考点】三大地域分异规律的名称,主导因素,表现明显的地区(纬度);记住常见气候类型下的自然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立体农业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山地自然带复杂程度取决于基带纬度和山体的相对海拔高度;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向两极的地 域分异规律相似

5、。 13、常见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图【考点】解释不同地貌的成因14、工农业地域类型世界分布图A:背斜B:向斜C: 断层(地堑)D: 断层 (地垒)地理第 5 页(共 10 页)考点:掌握各种工业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区位条件。德国鲁尔工业区、大牧场放牧业和意大利的新工业 对中国的启示 二、人文地理 掌握解题要点1、怎样分析人口增长情况及解决措施? 【基本思路】 看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迁移率等之间的关系,少年、青壮年、老年人所占的比例。 【答题要点】 (一)人口增长过快(自然增长)1后果(1)人口压力过大,粮食、 资源 供应紧张, 生态环境 破坏; (2)社会问题 :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

6、教育难度大;社会治安问题严重;(3)影响 经济 发展2措施(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发展教育,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 (二)人口老龄化(增长过慢)1后果:( 1)劳动力、国防兵力不足;(2)社会养老负担加重;(3)老年人问题突出;(4)影响区 域经济发展2措施:( 1)鼓励生育;(2)适当移民;(3)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典型案例】发展中同家、我国农村中人口增长过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问题。我国某些城市中子女 与保姆争夺财产问题。2. 怎样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基本思路】原因应从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分析

7、,后果应从有利和不利 方面考虑。 【答题要点】(一)、原因:1基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环境有很大差别2自然环境因素:气候 、土壤 、水源 、矿产资源 、地形 。 3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 、交通和通信 、文化教育 、婚姻家庭4政治因素:政策 、政策变革(政治中的改变)、战争 5环境移民:自然环境的变迁、生态环境 的恶化。 (二)、影响:1对迁出地区:缓解人地矛盾 紧张的压力,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促进对外交流,利于发展当地 经济 。不利的是易造成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失。2对迁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 ,增添了地区发展的活力,促进了经济 发展。不利的是易带来环

8、境卫生 问题 、治安问题、计划生育问题。 【典型案例】八十年代中期后,我国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西部流向东部带来的后果3. 怎样分析某个城市兴起的主要条件? 【基本思路】影响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社会经济条件(资源、交通、政治)等方面分析。 【答题要点】地理第 6 页(共 10 页)1自然条件:(1)地形平坦;(2)气候:气温适宜、降水适中的中纬度沿海地区。(3)河流:供水、 运输、防卫、旅游;(4)自然资源。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 对某一个具体的城市,一定要抓住其兴起的最主要条件。(如株洲为交通) 【典型案例】武汉、重庆、上海等沿河、沿海城

9、市,石家庄、怀化、株州等铁路城市,大庆等矿业城市,拉萨等宗教城市。4. 怎样分析一个城市内功能区的布局? 【基本思路】从三个主要功能区的经济、环境要求考虑,商业区主要考虑经济(地租水平 ),工业区要考 虑环境和经济 ,住宅区要考虑环境和社会效益。 【答题要点】 商业区: 市场最优原则:布局在城市几何中心。交通最优原则:布局在郊区高速公路或主干道附近。一般 占地最少。 工业区:( 1)向郊区迁移。原因:保护城市环境,降低生产成本。(2)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的两侧。原 因:工业生产有大量的运输需求。 住宅区: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分高级(主导因素环境 )和低级。与工业区、铁路线等主要交通干线往 往有

10、绿化带隔开。是城市最基本的土地利用方式,一般占地最多。 【典型案例】分析某个城市内工业向外搬迁的原因,分析某个城市内功能区布局合理与否的原因。“ 风” :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如季风);最小风频的风的上风向 “ 水” :水质要求高的企业放在上游;对水产生污染的企业放在下游 卫生防护带:住宅区和工业区之间通常布有卫生防护带。(要考虑到局部地区的城市热岛效应)5. 怎样分析与城市化相关的问题? 【基本思路】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城市化的过程;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是城市中期加速阶段和后期阶段带来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题要点】1. 衡量城市化的三个标志

11、:城市人口规模;城市用地规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 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判断:市中心人口密度发生变化) 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比较:起步早(晚);目前发展速度慢(快);城市化水平高(低)4.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中期: A问题 :加速阶段由于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带来的问题 环境质量下降。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增加 就业 困难,失业人数增多;影响社会治安 ,带来贫困、内城衰落等问题B解决措施 :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12、 (2)后期 A问题 :逆城市化现象,出现城市中心区衰落。B解决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 业和第三产业,开发中心衰落区。 【典型案例】1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2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6. 怎样分析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条件?【基本思路】从自然因素 和 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考虑,并且都要分析有利 条件和 不利 条件。 【答题要点】1自然条件:气候(热量、气温日较差、光照、降水量、水热配合);地形(平原,利于发展耕作业, 山区利于多种经营);土壤(是否肥沃);水源(是否充足)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技术水平、资金。 3典

13、型例子: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灌溉水源);新疆瓜果之乡(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乳畜业(市场);立体农业(地形);花基鱼塘(市场) 【典型案例】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发展条件分析。7. 怎样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 【基本思路】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三个内涵,不同时期的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和途径,环境问题的表现 【答题要点】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点 ( 1)不同时期的人地关系:原始社会(依赖和崇拜自然);农业社会(改造自然,出现科学的萌芽);地理第 7 页(共 10 页)工业社会(征服自然,对环境破坏力大);信息社会(追求人地协调) (2)三个

14、原则和三个内涵:公平性原则(代内,代际,物种之间、国家之间);持续性原则(“ 度” );共同 性原则(共同参与,国际合作)。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庞大人口基数(人口压力大);人均资源不足;环境问题严重 (4)途径:循环经济(工业:清洁生产;农业:生态农业)(5)环境问题表现:生态破坏(农村、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城市、发达国家) ( 6)产生的原因:索取物质和能量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再生速度(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环境污染)2. 中国某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产生的原因及其措施 ( 1)原因:

15、既要发展农业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而现在农村中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产生的原因是 由于 人口压力 、农民素质低 、 产业结构单一、农村中 能源缺乏 造成的。 ( 2)措施:控制人口 增长,提高农民素质;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技术资 金投入,培育优良品种,发展技术或资金密集型农业;加强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 值,增加就业机会;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3. 我国环境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 思路:原因应从污染源方面考虑,措施应针对原因进行,要从行政措施、公民行为、技术措施三方面考虑。 2. 主要原因: (1)工农业发达, 生产

16、排放量大。 (2)工农业生产 技术 落后, 大多数废弃物没有达标排放。 (3)人口稠密,生活 排放量大。( 4)所在地自然条件较差,环境自净能力差。3. 解决:( 1)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素质,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3)大力发展技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废弃物量。(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5)针对不同污染具体采用不同措施。4.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 1)思路: 问题主要是 “ 三高 ”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解决措施主要从改变观念、政策导向、降耗 减污等方面考虑。从解决措施可反推其原因。 ( 2)措施:A 加大宣传力度,改变 人们的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 B 建立相关法律 ,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限制投入大、资源消耗大、污染 严重的工业的投资。C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科技),加快技术革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D 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