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三县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地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93747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9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州市三县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地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州市三县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地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州市三县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地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州市三县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地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州市三县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地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州市三县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地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州市三县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地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地理期中试题卷第 1 页 共 6 页2015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卷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中,做在试题卷上无效。第卷2015 年 9 月 28 日,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的消息称,在火星上首次发现了存在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完成1、2 题1. 下列与火星同一级别的天体是A.月球 B.冥王星 C.金星 D.彗星2. 火星存在液态水的条件是A.火日距离较为适中 B.火星公转轨道的近圆性C.太阳基本保持稳定 D.火星存在大量CO2气体3. 在冬季晴朗的夜晚,山区低地往往会出现较严重的霜冻现

2、象。山区易出现“霜打平地”现象的原因是夜晚A.谷底地面辐射强,散热快,气温低B.山坡冷空气下沉到谷底,气温低C.谷底 CO2多,吸收地面辐射多,气温高D.上空云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高太阳常数是指在日地平均距离上,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每秒钟接受的太阳辐射,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数。回答4、5 题。4. 据观测,太阳常数有幅度1% 2% 的周期性变化,造成这种变化最可能的太阳活动是A.黑子 B.耀斑C.日珥 D.太阳风5. 南方夏季,农民常会给温室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以调节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其作用为A.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B.增强大气反射,提高提高土地温度C.增加大气逆辐射

3、,提高夜间的温度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发6. 右图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全球变暖B.臭氧空洞C.洪涝灾害D.水资源短缺冰箱高二地理期中试题卷第 2 页 共 6 页2016年 3 月 14 日,因连续强降雨, 福建省宁德市104 国道某地发生了如图所示的灾害。完成 7、8 题。7. 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分,该灾害属于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C.生物灾害 D.海洋灾害8. 此次灾害发生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A.流水溶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冰川侵蚀、搬运作用D.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决心号”大洋钻探船于2015 年 12 月 16 日晚抵达西南印度洋中脊目标海域“亚特兰蒂斯浅滩”

4、 ,开展旨在打穿地壳与地幔边界的第一次大洋钻探。下图为局部板块边界图,完成 9、10 题。9. 选择在大洋中脊进行大洋钻探的原因最可能是A.地壳厚度较薄B.海域风浪较小C.海水深度较浅D.板块比较活跃10. 能正确表示“亚特兰蒂斯浅滩”所在区域板块边界类型的是读某地质构造图,回答11、12 题。11. 在 M岩层中发现了恐龙化石,推断M岩层的地质年代为A.太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亚特兰蒂斯浅滩大陆板块大陆板块高大山脉板块板块软流层海平面岩浆大陆板块大洋板块海平面海 岸 山A B C D 甲乙丙丁M 高二地理期中试题卷第 3 页 共 6 页12. 关于图中各种地貌成因的分析,正

5、确的是A.甲地堑成谷 B.乙向斜成山C.丙背斜成谷 D.丁流水沉积成山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回答13、14 题。13. 影响图中铁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河流 B.气候C.地形 D.城镇14. 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A.铁路修建的总成本低B.运输快捷,灵活方便C.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D.人口稀疏,对生活影响小读地球水圈中水循环和水体之间补给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水体循环的环节和水体间的补给关系,回答15、16 题。15. 图中表示水体运动内容基本相同的是A.和 B.和C.和 D.和16. 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采取的植树造林、封山育草等措施主要是为了改善图中的

6、A. B.C. D.下图是 2000 年和 2010 年贵州山区某流域(起始海拔1210 米)乡村聚落在各海拔和坡度的分布变化图。完成17、18 题。17.2000 年 2010 年新增聚落主要分布于A.较低海拔的山地陡坡 B.较低海拔的河谷阶地C.较高海拔的山地缓坡 D.较高海拔的冲积平原18. 该乡村聚落分布特点最可能是A.规模较大,呈团聚型 B.聚居人口较多,呈棋盘式C.规模较小,沿河呈带状 D.聚居人口较少,呈多边形状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海洋水10 20 30 40 50 60 70 0 1210 1250 1290 1330 1370 1410海拔 /m 面积 / 公顷2000年201

7、0年061525364510 20 30 40 50 0 60 面积 / 公顷坡度2000 年2010 年60高二地理期中试题卷第 4 页 共 6 页右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 题。1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20.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体现在A. B.C. D.读下图,完成21、22、23 题。21. 沿甲乙丙方向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22. 图示自然景观最可能出现在A.甲

8、自然带 B.乙自然带 C.丙自然带 D.丁自然带23. 丙自然带直达西海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 B.海陆位置 C.降水 D.洋流读图,回答24、 25 题。24. 图示时间内,影响武汉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 B.暖锋C.反气旋 D.锋面气旋25. 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武汉天气状况为A.狂风暴雪,升温明显B.狂风大作,沙尘肆虐C.长时阴雨,轻柔和风D.小雨光临,大风降温23.5 o30o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澳大利亚某地自然景观乙 甲丙丁1 2 3 4 5 6 7 8 9(日期 ) T()20 15 10 5 0 -5 武汉 2015 年 1 月 1 日-9 日气温变化图高二地理期中试题卷第

9、5 页 共 6 页第 卷二、综合题。 (本题有 3 小题,共50 分)26. 读北半球某季节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1)此时,北半球为季节。 ( 1 分)(2)此季节,甲地盛行风向为风,其成因是。 (2 分)(3)欧洲西部地区,由于终年受控制(气压带风带名称) ,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气候。 (2 分)(4)乙洋流按性质分属流(寒 / 暖) ,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2 分)(5)从板块构造学说角度,简析丙海域面积变化特点。 (3 分)27.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材料一2015 年 5 月 18-5 月 27 日,李克强总理访问巴西、秘鲁等国家,期间签

10、署了横跨巴西、秘鲁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两洋铁路的可行性研究合作文件。下图为两洋铁路简图和巴西利亚气候统计图。材料二两洋铁路的终点利马(秘鲁首都)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北半球某季节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5 10 15 20 25 1 4 7 10 月份气温 / 0 降水 /mm 75 150 225 300 巴西利亚气候统计资料利马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大西洋太平洋莫延多巴拿马运河高二地理期中试题卷第 6 页 共 6 页(1)分析利马少雨多雾的原

11、因。(8 分)(2)有人认为:由于两洋铁路大大缩短了南美东西岸的路程,巴拿马运河的地位从此将大幅度下降。你是否赞成此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 分)(3)巴西高原是世界上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极低的地区,试分析原因。(6 分)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材料一下图为黑龙江部分流域图及大兴安岭东西坡自然带分布图。图中呼玛县是我国最北水稻田分布区。2012 年,该地开发寒地极早熟水稻的实验示范项目,从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旱地改水田与节水灌溉等方面进行实验。该项目成功后, 当地水稻亩产达到400 千克,亩效益1120 元。近年来,随着呼玛县旱改水种植水稻面积的扩大,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材料二呼玛县气候统计资料极端气温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无霜期年日照时数夏季38 -2 300-500mm 80-110 日2529 小时 冬季-50.2 (1)呼玛县在某节气前后一段日期内,日落之后和黎明之前的时间段天空依然明亮,这种现象称作白夜。请判断该节气并解释白夜原因。(4 分)(2)简述大兴安岭自然带在东、西坡出现的高度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6 分)(3)简析呼玛县寒地极早熟水稻项目成功的原因。(4 分)(4)如何减少旱改水种植水稻引发的负面影响?(6 分)大兴安岭东西坡自然带分布图12012513013550图 例国境线省界线河流等高线呼玛县湿地大兴安 45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