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少年犯罪高发原因及打防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92090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青少年犯罪高发原因及打防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青少年犯罪高发原因及打防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青少年犯罪高发原因及打防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青少年犯罪高发原因及打防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青少年犯罪高发原因及打防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青少年犯罪高发原因及打防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青少年犯罪高发原因及打防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青少年犯罪高发原因及打防对策近年来, 由于社会转型期间各种矛盾的相互作用,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居高不下, 也给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带来新的挑战。经统计分析,今年以来,仅我区就抓获90 年以后出生人员 216 人,同比增加26% ,增幅较大,并呈现出“四高一低”的趋势,即:青少年暴力犯罪比例偏高;14 至 18 周岁年龄段抢劫犯罪比例偏高; 18 周岁至 25 周岁年龄段盗窃、抢劫犯罪比例偏高;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偏高;青少年违法犯罪年龄偏低。下面,就结合近年来辖区内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规律特点及打防对策进行简要分析。一、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因(一)家庭原因。溺爱型。当前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

2、子女,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照顾非常周到,从小就给孩子养成了贪婪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习惯,孩子长大后,一旦在生活中遇到很小的挫折,就不计后果,采取过激行为;残缺型。夫妻离异或夫妻双方长期分居的家庭,由于单亲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互补性,加之对孩子的关心照顾不够,使孩子感觉到家庭缺少温暖和亲情,过早地走上社会结交不良朋友而走上邪路;粗暴型。 由于父母本身素质不高,加方教育方法简单, 平常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的情况不甚了解,一旦发现孩子的缺点、毛病,不问青红皂白常以棍棒或拳脚相加,使孩子产生敌对情绪和逆反心理走上犯罪的道路;不健康型。有些孩子家长本身品行不当,吃喝嫖赌有染,小偷小摸不断, 给孩子的

3、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不良作用,有些孩子家长甚至纵容孩子犯罪。(二)社会原因。 一是宣传、出版与舆论导向的影响。有些影视作品大肆渲染暴力凶杀情节和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使青少年的必理发育受到扭曲。二是网吧、游戏室等公共场所的影响。当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其大量的有害信息也同时以最快捷、 最直观的形式向青少年袭来,成为滋生青少年犯罪的温床。 三是吸毒问题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恶魔。四是职能部门部门对场所管理不到位为未成年犯罪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三)自身原因。 青少年正处在心理、 生理发育的关键阶段,心理教育不够完善、心理活动不够稳定,易受外界因素的诱导,加之知识面不宽、法律意识淡薄,不能

4、以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而走上犯罪道路。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一)犯罪成员的纽带关系发生转变。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员,他们结伙纽带是相同的兴趣爱好,尤其体现在网吧上网、游戏厅打游戏、台球厅打台球等,还有相似的家庭背景,经济背景等。这与传统的犯罪成员以亲友或老乡为纽带有着明显的区别。(二)有学不上,有业不就,寻求精神刺激。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员多不愿从事单调初级的体力劳动,由于学历低, 劳动技能差等原因,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但他们思想活跃, 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 因此费用低廉的网吧等场所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也成为他们结识“朋友”的重要场所,以致结成违法犯罪团伙。(三)团伙成员结构松散,侦查破案难度较大。许

5、多违法犯罪成员多在网吧等场所结识,并以此作为平时聚集的主要场所,彼此间多以绰号相称,成员组成松散,结伙时的随意性更强,这些都给侦查、打击带来了很大难度。(四)案件暴力性、涉财性较强、手段比较粗糙。作案的类型主要是暴力滋事、盗窃、敲诈勒索及“两抢”案件。他们作案动机为了寻求刺激,为了钱财,且手段较为拙劣,胆大妄为。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一)加强教育管理。1、家庭教育。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我国自古就重视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父母以身作则, 不仅可以增强教育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还能象面镜子促使子女经常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家庭教育方法要讲究, 做到爱而不溺、 严而不格

6、、 持之以恒。 既注意智力培养、能力训练,又注意社会道德、法制教育。另外要引导子女的交友行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辈间的行为模仿容易使青少年染上不良习气。 2 、学校教育。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加大对素质教育的投入,要把法律教育纳入教育规划,常设法制教育课,使中小学生知法、懂法、守法,远离违法犯罪。(二)加强治安防范,减少犯罪机会。 要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各项治安管理措施的落实,逐步构建以派出所社区民警和巡警为骨干, 以居民区、 内部单位和公共场所群防群治力量为辅助,以对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的特殊人群为重点,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全方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真正做到管理到位、防

7、范严密、打击有力,使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成为“过街老鼠”,断绝其滋生土壤。(三)加强娱乐场所管理,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公安机关要联合工商、文化等部门对网吧、歌厅、 舞厅等娱乐场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营造一个文明向上的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大力整治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 特别是对毒害青少年严重的“黄、赌、毒”要建立长效整治机制,逐步清除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要规范文化影像市场的管理,加强对淫秽影像物品、非法低俗出版物的查禁和打击力度。(四)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的管理,严防重新犯罪。 看守所要做好留所服刑罪犯的出监教育工作,并与罪犯原所在地、单位通报其在押期间的表现,为社会帮教做好接

8、茬工作。罪犯原所在地公安机关、 单位要尽可能安排好罪犯出狱后的生活出路,真心关注其生计,防止无路可走,重新犯罪。同时,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行为表现、生活状况、家庭问题、人际交往,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教育,巩固改造成果,防止重新走向犯罪道路。(五)突出打击重点,做到打防并举。 针对本地区的案件特点,深入、持久地展开严打专项整治活动,起到震慑犯罪、遏制犯罪的效果。同时,加强预防,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国家司法机关要担负起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将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改善下岗失业人员、无业人员的生活,减轻他们家庭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生活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从而减少犯罪发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