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考试第11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85342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考试第11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流行病学考试第11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流行病学考试第11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流行病学考试第11套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流行病学考试第11套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考试第11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考试第11套(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州医学院2008-2009 学年第学期 200 年级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 11)(卷面 100 分,占总成绩_ % )考试日期: 200 年月日考试时间:考试方式:闭卷题号一二总分得分登分人核分人单项选择题(共100 题,每题 1 分,共 100 分。 ) 【A 型题】1.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措施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2.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B A. 进行统计学

2、检验B. 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C. 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 研究疾病死亡情况E. 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3.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C 年级_专业_班级_学号_姓名_.装.订.线A. 监测 B. 抽查C. 队列研究 D. 现患调查E. 生态学研究4.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C A. 设立对照组 B. 不设立对照组C.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 理论性研究E.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5.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C 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 人口总数的自然增加或减少 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 存活时间长短6. 发病率指

3、标来自C 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 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 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7. 患病率指标来自A A. 现况调查资料 B. 门诊病例资料C. 住院病例资料 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8. 对急性重型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D A. 死亡率 B. 发病率C. 患病率 D. 病死率E. 罹患率9.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B A. 死亡率 B. 发病率C. 患病率 D. 病死率E. 罹患率10. 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是D A. 监测 B. 个案

4、调查C. 现况研究 D. 生态学研究E. 暴发调查11. 抽样调查的特点不包括D A. 不适于患病率低的疾病 B. 调查进度快,工作量相对较小C. 设计,实施较复杂 D. 样本量小容易发现遗漏E. 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12. 为保证样本能反映总体状况,在设计时需考虑E A. 调查对象变异是否比较大 B. 样本量是否足够大C. 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D. 抽样方法是否可行E. 以上都是13. 样本量的叙述正确的是C A. 样本量宜大不宜小 B. 样本量越大资料越准确C. 样本量足量就好 D. 样本量大小由调查可行性决定E. 样本量估计不能采用经验法14. 抽样误差最小的抽样方法是C A. 简单

5、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E. 双盲法抽样15. 有关队列研究暴露人群的选择,下列哪条是不对的E A. 职业人群 B. 特殊暴露人群C. 一般人群 D.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E. 患有某欲研究疾病的人群16. 反映某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最好的指标是D A. 人群归因危险度 B. 全人群该病的发病率C. 该因素的流行率 D. 相对危险度E. 归因危险度17. 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B A. 发病率 B. 发病密度C. 病死率 D. 现患率E. 死亡率18. 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应选择D A. 在患某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B. 在患该病者中选择有某暴露因素的为

6、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该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C.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该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D.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E. 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19-23 共用题干某地区有 10 万人口, 1960 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 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 名,其中男性200 名,女性100 名。 1960 年死于结核病者60 名,其中男性50 名。19. 该地区粗死亡率为C A. 300/10万B. 60 C. 10 D. 100 E. 10/ 万20. 该地区结核病的死亡率为B A. 300/10万B. 60/10万C. 200 D.

7、 20 E. 10/ 万21. 该地区男性结核病的死亡率为E A. 20% B. 25% C. 30% D. 50% E. 所给资料不能计算22. 该地区结核病的病死率为A A. 20% B. 6% C. 2% D. 男女相等E. 所给资料不能计算23. 该地区女性结核病的死亡率为E A. 20% B. 25% C. 30% D. 50% E. 所给资料不能计算24-25 题共用题干某课题拟研究在砷中毒病区村民中饮水砷含量与皮肤病的关联性。在该病区, 调查员询问了村民关于过去和当前的饮水井使用情况并检查了皮肤损害的症状。24此研究属于b A 病例对照研究B 横断面研究C 前瞻性队列研究D 临床

8、实验E 回顾性队列研究25该村常驻人口数为560 人,调查员检查了所有调查期间在家的村民共527 人,此调查为B A 抽样调查B 普查C 分层抽样D 随机抽样E 生态学调查26-28 共用题干一个课题拟研究在职业棒球运动员中减少吸烟与口腔疾病的关联性。在春季训练营地, 调查员询问了每一个运动员关于过去和当前的吸烟状况以及饮酒、牙病史、口腔粘膜损伤的范围。26. 此研究属于b A 病例对照研究B 横断面研究C 前瞻性队列研究D 临床实验E 回顾性队列研究27. 调查了 146 名运动员后,其结果见下表有口腔粘膜损伤无口腔粘膜损伤合计减少吸烟80 30 110 未减少吸烟2 34 36 共计82

9、64 146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计算哪一个疾病发生的指标?d A 发病率B 累计发病率C 发病密度D 患病率E 相对危险度28.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 A OR= (80/110 )( 2/36 )=13.1 B 可建立吸烟与口腔疾病的时间性关联C 可用 chi-square test方法统计处理D 选择性偏移会过高评价E 可能会出现暴露和非暴露的等值29-30 共用题干某地区进行的吸烟与某种疾病关系的大量研究资料如下该病的发生率(1/10 万人)吸烟48.0 不吸烟25.4 29. 根据该资料,比较吸烟和不吸烟与该病关系的相对危险度为 C A 48.0 B 48.0-25.4=22.6 C 4

10、8.0/25.4=1.89 D (48.0-25.4)/48.0 E 本资料不能计算30. 比较吸烟和不吸烟与该病关系的特异危险性为 B A 48.0/25.4=1.89 B 48.0-25.4=22.6/10万C 48.0 D 48.0/100000=0.00048 E 本资料不能计算31-33 共用题干1945 年找出某厂的1000 名在表上涂镭的女工,比较这些女工与1000 名女电话接线员自1945-1975 年骨瘤发生率。在此期间,涂镭女工有20 例骨瘤患者,而接线员只有4 例31. 这种研究属于A A 队列研究B 实验研究C 病例对照研究D 临床实验研究E 干预性实验研究32. 涂镭

11、女工患骨瘤的相对危险度为 C A 16 B 4 C 5 D 0.8 E 0.2 33. 归因危险度是AA 0.016 B 4 C 5 D 0.8 E 0.2 34. 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中卡介苗接种时间为( A ) A.出生 24 小时内B.3 月龄C.6 月龄D.8 月龄E.1 岁35. 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 D ) A.具有冬春季节性升高的现象B.在未经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升高C.在未经免疫的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即被感染D.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呈典型的周期性现象E.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决定流行时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36. 食物中毒与流行性传染病的根本区别在于( E )

12、A.人与人之间不传染B.较短时间内有大量的病人出现C.有一定潜伏期D.有相似的临床表现E.以上都不是37. 一位伤寒患者住在传染病房治疗,此时应采取:( C ) A.预防性消毒B.疫源地消毒C.随时消毒D.化学消毒E.终末消毒38. 接种卡介苗属于( C )A.自然自动免疫B.自然被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被动自动免疫39. 传染病在人群中最容易实现的传播途径是( E ) A.经水传播B.经接触传播C.经食物传播D.经土壤传播E.经空气传播40. 在下列乙类传染病中,应该以甲类传染病来报告的是( A )A.艾滋病B.病毒性肝炎C.白喉D.细菌性痢疾E.伤寒41. 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住所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称为( E )A.预防性消毒B.疫源地消毒C.随时消毒D.化学消毒E.终末消毒42. 下列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