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将晓出篱门凉有感课堂实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82488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夜将晓出篱门凉有感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秋夜将晓出篱门凉有感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秋夜将晓出篱门凉有感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秋夜将晓出篱门凉有感课堂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秋夜将晓出篱门凉有感课堂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夜将晓出篱门凉有感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夜将晓出篱门凉有感课堂实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新洲区邾城街第四小学新洲区邾城街第四小学 汪红霞汪红霞教材分析:这首诗是作者于 1192 年退居家中而作的,此时陆游虽然已是 68 岁高龄的 老人,但他仍念念不忘沦陷区的大好河山以及金兵奴役下的北方人民他们 望眼欲穿,期盼南宋军队早日收复北方失地,对此,作者给予了深切的同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有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 表达方式。 3、在反复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在拓展阅读中体会陆游的高尚情操。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仔细品读,边读边想象

2、诗歌描写的情景,理解 诗意,体会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爱国心。设计理念:在所有的言语中,诗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表达中,诗是情感的轴。 在本节古诗的教学中,我着眼诗的语言,注意了课内外相结合,从课内延伸到 课外,使诗的语言艺术的珍贵雨露浸润到学生心灵的至深处,指导学生沿着诗 文言语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其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言语积淀成为 学生语感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初读全诗,感悟诗句音韵美。一、初读全诗,感悟诗句音韵美。师:秋在许多人的眼中是凄凉的,令人伤感的,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面对 秋夜,迎着习习凉风,他伤感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 (板书课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 师:凭感觉,你认为这个题目该怎么读? 生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生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生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师:出现了好几种停顿的读法,到底哪一种恰当呢?我们理解了这个题目 的意思就知道了,大家看,这个“晓”指什么? 生:“晓”是指天亮的意思。 师:整个诗题呢? 生:秋天的夜晚,将要天亮时,诗人走出篱笆做成的门迎着习习的凉风深 有感触。师:能一口气说这么长的句子,真不简单!那根据题目的意思,我们可以 再来读读课题。 生:(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师:谁来介绍诗人陆游。 生: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号放翁,生前有“小李白”之称。 师:了解

4、得很正确!(大屏幕出示)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今尚存其诗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 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诗歌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 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就是其中的一首,到底 是什么让诗人大发感慨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一读诗,注意把字音读 准,读通诗句,还要读出诗的节奏,然后再互相读给同桌听一下,并相互正音。生自由朗读古诗。 师:谁愿意读一读这首诗? 生 1 正确地读下来了。 师:这位同学字正腔圆,读得非常准确,谁还想读一读。 生 2 读出了停顿。 师:这位同学不但声音洪亮,还读

5、出了诗句的节奏,让我们像他这样一起 来读一读。 生齐读。二、理解诗意,领悟诗中表达情。二、理解诗意,领悟诗中表达情。师:秋夜将晓之时,诗人信步走出篱门,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人又有 怎样一番感慨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古诗,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 默读古诗,并结合文中注释理解诗的内容,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诗人很关心百姓的生活。 生:诗人盼望能收复失地。 师:那在这首诗里,诗人先写了什么? 生:河。 师:这是一条什么样的河?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从注释中知道,这是黄河。 生:我从“三万里”知道,这条河很长很长,气势磅礴。 师:你说得真对,黄河并不是真有三万里长,这里三万里只是一个虚

6、数, 他表示很长很长,在古诗中诗人经常会用这样一些虚数,你在哪些古诗中见过 类似的写法?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这些诗句中夸张手法的运用使之表达的情感格外强烈。 师:(出示黄河滚滚东流的图片)看,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她滋润了一 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谁想读读这句? 生:三万里河东入海。 师:三万里长的黄河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入大海,谁还想读读? 生:三万里河东入海。师:黄河之水奔腾咆哮,波涛汹涌,势不可挡,谁能读出这种气势? 生:三万里河东入海。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 生:(齐读)三万里河东入海。 师:诗人写了河,接下来又写了什么? 生:

7、山。 师: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从书下注释知道,这是华山。 生:我从“五千仞”能看出这座山高耸入云。 生:我从“上摩天”能感受到这座山直插云霄的气势。 师:(出示华山的图片)看,这就是华山,谁想读一读这句。 生:五千仞岳上摩天。 师:华山高耸入云,直插云霄,谁还想读读这句。 生:五千仞岳上摩天。 师:华山仿佛一把利剑巍峨高耸直插云霄,这种气势谁还想读一读? 生:五千仞岳上摩天。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 生:(齐读)五千仞岳上摩天。 师:如果你是诗人陆游,看到祖国这样的大好河山,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自豪。 师:请你自豪的读读这两行。 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

8、天。 师:可是曾引以为自豪的黄河此刻成了金兵的饮马之槽啊!曾引以为骄傲 的华山此时成了金兵的牧马之地啊!你的心情又会如何? 生 1:愤怒。 生 2:悲愤。 师:谁能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读这两行。 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师:这壮丽的山河回到祖国却是遥遥无期,你又有怎样的心情? 生:我会痛心疾首。 生:我会悲痛欲绝。 生:我会望眼欲穿。 师:让我们一起读出诗人的心声吧! 生:(齐读)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诗人陆游,他时刻牵挂的是祖国的山河,时刻 想到的是大宋的国土,深秋的夜晚,他夜不能寐,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祖国, 此时此刻,你想用哪个词来评价我们的

9、诗人? 生:热爱祖国。 生:忧国忧民。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一步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要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我们除了从字面上理解诗的内容,还是了解诗的写作背景。 (大屏幕简要介绍南 宋的历史) 师:诗的后两句哪个字最能表现百姓生活的困苦? 生:泪。师:我们想象一下,是谁在流泪? 生:老人。 (老人为何流泪) 生:妇女。 (妇女为何流泪) 生:儿童。 (儿童为何流泪) 生:北宋的遗民。 (北宋的遗民为何流泪) 师:这滴滴流淌的是怎样的泪啊? 生:这是失去亲人的泪。 生:这是家破人亡的泪。 生:这是流离失所的泪。 生:这是遗民们盼望统一的泪。 师:国破爱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的凄凉!何等的悲惨啊?

10、此时,你的 心情是什么? 生:痛苦、愤怒、绝望。 师:带着体会到的心情读读这句。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 师:诗中的“胡尘“仅仅是灰尘吗?(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 )透过这胡 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到了战马嘶鸣、遗民哀哭。 生:我仿佛看到了金兵铁蹄肆虐,白发苍苍的老人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之下。生:我仿佛看到了泪水止不住地从人们脸颊淌下。 师:谁能带着体会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 师:看到这些,你觉得遗民仅仅是遗留在沦陷的人民吗? 生:是被南宋朝延遗弃的人民。 师:北方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而南宋的统治者在歌与酒之间 昏昏度日,所以才会 生:(齐读)遗民泪尽

11、胡尘里。 师:北方老百姓盼望收复中原的军队,望眼欲穿,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又一年”是多少年?65 年啊!是苦苦挣扎的 65 年啊!是苦苦期盼的 65 年 啊!是希望破灭的 65 年啊!老百姓苦苦盼望了 65 年,陆游苦苦盼望了 65 年!三、拓展阅读,体会至死不渝情。三、拓展阅读,体会至死不渝情。师:陆游生活在这样的年代,怎能不心如刀割。我们一起来读读他 52 岁时 写的一首诗。 (大屏幕显示) 关山月关山月 1177 年 陆游 52 岁作 中原干戈古亦闻, 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 师:年轻的时候,气壮山河,难忘冰天雪地乘战才、船大战瓜洲渡,难忘 秋风飒爽骑战马

12、奋战大散关,大家再读陆游 62 岁时做的诗(大屏幕显示)书书 愤愤 1186 年 陆游 62 岁作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渡关。 师:望北方土地日夜焦虑,陆游终于病倒在床。梦中他仍然英姿勃勃,梦 中他仍然想打败金兵,我们齐读陆游 67 岁作的诗。 (大屏幕显示) 十一四日风雨大作十一四日风雨大作 1192 年 陆游 67 岁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师:秋风习习,夜不能寐,恨青山落入他人之手。 (大屏幕显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193 年 陆游 68 岁作 三万里河东入海,

13、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86 岁了,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程,他什么事都丢开了,惟独没有目 睹祖国统一,死不瞑目呀!忧愤之极!陆游伤心地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篇,带 着生前的恨不见中原统一的愤恨与世长辞。 (大屏幕显示) 示儿示儿 1210 年 陆游 86 岁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南宋王朝在几十年后被金兵攻下,彻底灭亡。我们的爱国诗人陆游只 能含恨九泉了。至死,陆游念念不忘的是祖国的山河,是生存在金兵铁蹄下的 南宋百姓啊!让我们带着对诗人的敬意,一起来背背这首诗吧! 生一起背诵全诗。 师:面对醉生梦死的南宋

14、权贵,面对水深火热的北宋遗民,面对忧国忧民 的爱国诗人,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选择,自由练笔,畅谈体会。 师:同学们写出了自己的心声,也写出了陆游的心声,面对破碎的河山, 面对苦盼的人民,抗金名将岳飞喊出了“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豪言壮语,让我们在岳飞的满江红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教学反思: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在在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走进这独特的民族文化,从而热爱古诗词,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以读为本”的理念。本课教学抓住诗中感情主线,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古诗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15、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以达到“情文相生”的目标。一、 创设情境,以读激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为此,我课前预先制作了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感知“三万里”的黄河, “五千仞”的华山,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由此产生强烈的自豪感,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来读诗。学生在朗读中,自豪的心情溢于言表,紧接着通过大屏幕上对南宋历史背景的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到曾引以为傲的壮丽河山现已成为金兵的饮马之槽,牧马之地,于是学生在读中,就一步步地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愤恨、

16、悲凉。这样,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借景生情,学生对诗句的感知和体验就一步一步加深了。在教学“遗民泪尽胡尘里”这句时,不仅仅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上,而是借助现代媒体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在充分的想象中将“胡尘”两个字化为鲜活的画面:战马嘶鸣,铁蹄肆虐,老百姓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之下。在学生对文本的丰富和建构中,逐渐走近了那一段令人心酸的历史,学生投身其中,怜百姓之苦,恨金兵之恶,痛诗人所痛。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一涌而出,此时引导学生朗读,正是学生情感所需,是学生的真情流露,是个性化体验的展现。二、 拓展延伸,深化情感。叶圣陶先生说:“以精读文章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知解与领会的范围将扩张多大呀!”古诗教学如果只守住课文中的一首,就如同单腿走路,学生受益不大,在精读一首诗后,再拓展读诗人的其他几首诗,则可以让学生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