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癌症(1011上传)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682478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考癌症(1011上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思考癌症(1011上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思考癌症(1011上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思考癌症(1011上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思考癌症(1011上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考癌症(1011上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考癌症(1011上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考癌症贾先红一、 心灵深处的责任感大约十余年前,刘力红先生写了一本书,名字叫思考中医 ,这本书唤起了人们对中医的热爱,可是这也给我带来了一个难题,因为我准备把我写的这些随笔叫做思考癌症 ,我本无意东施效颦,却也难免让人觉得有附庸之嫌。也只能如此了,因为我实在想不出更恰当的名字了,因为我就是要对癌症作一番思考。我是想和读这本书的人们一起探讨、思考从癌症的起因、预防、诊断、治疗、巩固治疗、预防复发转移到复发转移之后的对策等多方面的问题,但这又不是一本教材或严谨的专业论著,仅仅是我作为一个临床医生的一些想法。脑子里成天想着这些东西,每天看那么多的癌症病人,这些想法也就能称为思考了。我的思考都是临床

2、中碰到什么就去想什么,所以不像专业论著那么精致,或许显得粗糙,但有时又觉得这样也好,现在人不都是提倡原生态吗?这些思考或许更贴近老百姓,因为这是临床医生诊疗中的点滴想法,日久天长,集腋成裘,读起来或许更接“地气” 。写书这件事本来是作家的活,我一个临床医生本不该来凑这个热闹,弄不好会被人笑话,不仅无助于自己的业务,反而会坏了自己的名声,因为毕竟文字功夫不是我的专长。但又深深地感到我该写点东西,把我从医这些年来的临床体会说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我关于疾病的一点想法,或许会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也因为我的病人太多,很多人挂不上号,所以总是有人劝我说“你每天这样看病,最后把自己累死也帮不了多少人,不如

3、写写书,把自己的经验写一写,或许能帮助更多的人。 ”可我又总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写的,也谈不上什么独特的经验,我只想像我自己说的那样“做一个会用中医看病的中医大夫” 。可能有人觉得这话听起来别扭,他们会说“哪个中医不会用中医看病呢?不就是开个中药方子吗?不学中医的人也能开。 ”的确,当下电视、网络、书籍、报纸等各种媒体充斥了大量的中医养生节目、各种秘方、验方,很多人认为那就是中医了,对照自己的身体情况,买点中药吃吃似乎就可以包治百病、长生不老了。而我却深深地为中医忧虑。当西学东渐的号角吹起,华夏文明的裙底被人掀起,黄老的颜面在一代新知识分子面前黯然失色!在西方学者的历史实证主义思想的威逼之下,五千

4、年的华夏文明在西方新知面前变得一文不值,风雨飘摇!中医近百年的遭遇成了必然。消灭中医、取消中医、改良中医、西化中医的呼声百年来此起彼伏,恨中医者似乎乐此不疲,他们的目的达到了,请有识之士擦亮眼睛看一看,你面前的中医还能称作中医吗?他们看到你的舌头有齿痕就说你脾虚,听你说怕冷就说你阳虚,听你说腰痛就说你肾虚,摸到弱脉就说你气虚血虚脏腑虚,我偌大一中华似乎遍地衰人,难道他们是要附和洋人的口舌说我们是东亚病夫吗?他们用药不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而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开中药,什么抗癌的、消炎的、促排卵的、抗病毒的等等;他们忘记了中药的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地域属性、采收季节、炮制方法;他们开方也变得奇怪了,

5、不再是传统的认证遣方,而是胃病 1 号、妇科 1 号、胃癌1 号方等等。我慨叹中医之殇,我在记忆中搜寻中医。逝去的中医之魂,我何处寻觅你的踪迹?记忆中曾经凝神静气、专心诊脉的中医先生,乌黑的药罐,扑鼻的药香我不忍将你相忘于江湖!破碎的青瓷,残败的梨花,问谁能复?我甚至大言不惭地感到了一种使命感,而且我觉得这使命感愈来愈强,以至于还没动手去写,我已有了些许敬畏,我敬畏生命的尊严,我敬畏医生这个职业。几天前我接诊了一位肝窦状核变性的男孩,他骨瘦如柴,全身肌肉痉挛,活动受限,呼吸困难,插着胃管。他不能讲话,当他的家人诉说完他的病情,我给他诊完脉、开完药后,他费了好大的功夫拿左手食指在他妈妈给他摆好的

6、平板电脑上写下了一句话:“我只求能喝下一口水” ,然后又吃力地给我鞠了个躬。那一刻,我震惊了。从医那么多年,我经历了无数的生死时刻,却从没有过这一刻带给我心灵这般地震撼,这一刻我看到了生命的价值,它不在于辉煌灿烂,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我看到了人生的意义,它不是名垂青史,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都值得感恩。那一刻,净化了我的心灵,洗去了许多浮躁。以前每当下班后看到还有那么多要求加号的病人,我心里就会很急,会发火,我深深地为此忏悔!我祈求那些曾经被拒绝的人们原谅!二、当肿瘤医生患了癌症之后有了对生命的敬畏,我的话似乎又多了起来,我想劝说人们改变那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丢弃那些让人们的健康受损害的不良

7、习惯,我想指导病人怎样正确就医,怎样对待疾病,怎样合理用药,怎样养生保健。我更想与一些医生同行交流,我想对一些医生的观点提出批评,我甚至想骂一些医生,庸医再加道德败坏!可是想想算了,我也不过一无名小卒,可能人家一张嘴就把我给灭了,还是明哲保身吧,做点实事,就说说病吧。我觉得最迫切要说的就是肿瘤了。我不是肿瘤专家,我只是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大夫,但由于我的病人多,号难挂,很多人不是太迫切就不找我看了,只有那些肿瘤病人才会想方设法挂我的号,所以我的病人中大部分是肿瘤患者,以至于我也被人称之为肿瘤专家了。很多人认为我只会看肿瘤,是因为我对肿瘤还是有些想法的,或者说,我对肿瘤还是很有“斗争经验”的。20

8、多年前,在我高考前的两个月我父亲确诊了癌症,并在我高考前去世了。父亲临终前希望我能学医,能够治好像他那样的病人,悲痛之下我遵循了父亲的遗愿。进入大学后我就借了很多肿瘤方面的书来看,中医的、西医的、科普的,乱看了几年;读研究生时我又毅然选择了肿瘤方向。通过努力,我系统地学习了西医肿瘤学的基础和临床,毕业这么多年,一直在和肿瘤打交道, “肿瘤” 、 “肿瘤” ,似乎是一声声惊雷不时在我耳边响起。就在我写这一段的半个多小时内,我接到了我们医院里三位主任的电话,是想找我为他们的家人、朋友看病,都是肿瘤,一个乳腺癌,两个肝癌。这些年,身边的熟人、亲戚、朋友、同事,也有陆续传来不幸患癌的,经常能遇到肿瘤患

9、者或家人跪在我面前求救治的,临床上见过太多患者查出癌症悲痛欲绝的,或者肿瘤患者复查发现复发转移后绝望的。这些年与肿瘤斗争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问题,总是想把这些问题给医者、患者、患者家属,还有健康人群讲一讲。目前临床上从肿瘤的预防,到肿瘤的诊断、治疗、预防复发转移等各个环节都有问题,有患者的误解、迷惑,也有医者的偏见与迷茫。我曾经接诊过一位患者,他本人也是一位肿瘤科医生,40 多岁,主任医师,高学历,胃癌术后复发,按说他是肿瘤专家,对自己的病怎么治应该心里有底,可每次来他都表现得犹豫不决,他总是问我还要不要再次手术,要不要放疗,要不要化疗,吃靶向药有用吗?生物治疗怎么样?扶正胶囊怎么样?胶囊(现临

10、床上用的很多的一种中药抗癌成分)有用吗?颗粒(现临床上用的很多的一种抗癌中成药)有效吗?其实那时这些治疗他几乎都用了,轮番上阵。我们不是单纯的医患关系,已然成了朋友,有时我也向他请教一些肿瘤方面的问题,所以面对他的疑问,我真的不好回答他,看到他无助的眼神,我只能说也许多一种治疗方法就多一分希望。说这话时我心中也是空荡荡的没有底气。他的病情继续发展,渐渐地已不能行走,由家人用轮椅推来,极度消瘦,表情痛苦,呕吐,吃不下东西,口干,大便已很多天没解,他当时在用胸腺肽等增强免疫,还在服一种靶向药和两种中成药,这两种中成药都含有人参成分,性热,其中一种还有一些所谓的抗癌中药,破气、有毒。我当时已不能再有

11、顾及他是个肿瘤专家而不敢说太多的顾虑,我让他把所有的药都停掉,可以静脉能量支持,再喝点汤药扶正护胃为主,如果体质能恢复好点再考虑抗癌治疗,因为当时他很执着于抗癌治疗,认为只要能抑制住癌细胞,他的病就能好。我是这样说服他的:中医治病不同于西医治病,做个比喻,就像是在炎热的夏季,我们要消灭困扰我们的那些苍蝇蚊子等害虫,西医的方法就好比是拿个苍蝇拍或杀虫喷雾剂,见一只拍死一只,见一只喷死一只,可是你拍得完吗?杀得完吗?即使你今天把房间里的蚊虫苍蝇杀完啦,明天可能又会飞进来;而中医治病的方法就好比是治理环境,我把整体的温度降到 0 度以下,或者把环境治理得干干净净,不给害虫生长的机会,那么我这个房间就

12、没有害虫了,今天没有,也不要担心明天再来了。所以在这个时候调理他的身体是最根本的。再说说为什么要他放弃服用那些西药,因为增强免疫、靶向治疗在这时候能有多大的作用呢?徒增痛苦而已。那些中成药就更没多大的作用了,而且由于药性热,并不适合他的体质,用中药一定要在正确辩证的基础上,而不是根据说明书。我进一步给他讲了懂得取舍的道理:我们学医之初,看到某个药能治某个病就以为自己掌握了治疗这个病的方法,(就像现在很多中医爱好者一样,从电视讲座、网络文章或者其他媒体信息得知黄芪能补气,增强免疫力,就如获珍宝,不仅自己以身试药,还会动员亲戚朋友都用,俨然他已成了医学大家,俨然他已获得了治病秘籍,这是多么的可笑,

13、多么的无知!)后来又知道了其他的能治疗这个病的药,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以为自己比别人知道的多,水平就比别人高。处在这个水平的医生开出的方子往往是将大批的药物罗列在一起,气势宏伟,浩浩荡荡,而现在这样的人有的已有了“大师”的称号,还将自己这样的方子提出某个理论,拿去让徒子徒孙们学习、揣摩,这真真是中医的悲哀!其实真正的医学高手应是那些懂得取舍的人,比如同样是疏肝理气的药,同样是清热解毒的药,没必要一个个罗列,只需要甄别最恰当的,而且对人体影响最小的。这又像武林中的例子:初学武术的人总是想学新的招式,学了一招就认为自己可以用这招制敌了,结果还是被人揍了,再学其它招式,直到认为自己已经学得够多了,

14、心中已把自己当成了武林高手,可结果还是被人揍了,于是阿 Q 精神发扬,归咎于“强中自有强中手“、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其实真正的高手可能只会一式,或看不出什么招式,达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而这无招才是真招,那是习武者天长日久的磨炼,以及无数招式取舍的结果。比方一个练习八卦掌的人一个掖掌就能使你败下阵来,又何必再来个边腿或摆拳呢?那样既浪费了自己的体力,说不定还会露出破绽被对方抓住,自己用力过猛拉伤了肌肉也是有可能的。所以高手的智慧是懂得取舍,恰当的取舍才是最佳方案。在我苦口婆心的解释下,出于对生的渴望,他采纳了我的观点。后来他一度好转,接着就又去做了两个周期的化疗,最后的两年再次改变想法

15、,只是吃吃中药,再后来也算是平静地走了。当一个肿瘤专家自己处于疾病掌控之时尚且那么无助,更遑论那些普通人了;一个肿瘤专家面对肿瘤时尚且那么迷茫,那么那些普通科室内接诊肿瘤患者的医生又该怎样决策呢?因为不是所有的肿瘤患者都去肿瘤科看病的,他们散布于临床各科,所以每一个医生都应该能够给予肿瘤患者正确的指导,这就是前面我感觉到使命感的另一缘由吧。这里我又要大言不惭一回了,我想到了墨子的鲁问篇,他说:你到了一个人们不事耕作的地方,是应该独自埋头耕作,还是应该热心地教当地人耕作?独自耕作对人民有什么帮助呢?所以应该立足于教,让更多的人懂得耕作。我觉得我有责任把自己这些年来关于肿瘤的一些想法说一说,或许有益于人们的健康预防,在关键的时候能否给那些肿瘤患者或他们的家属提供裨益也未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