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682315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夏商周时期(奴隶社会): 宗法制;分封制 2、战国时期以后(封建社会):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 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太 尉) 唐朝三省六部制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清朝设置军机处地方 秦朝郡县制 元朝行省制 3、古代选官制度 汉朝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 4、特点或趋势 君主权力不断加强,丞相权力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2、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371945)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 三个条约: 开始沦为:南京条约1842 年 大大加深:马关条约1895 年 正式形成(完全沦为):辛丑条约1901 年 3、日本局部侵华与全面侵华的标志 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 1931 年 全面侵华: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1937 年 4、两个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1937 年:淞沪会战;太原会战;1938 年: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中共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 1940 年 5、两个事件 南京大屠杀:1937 年 12 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1937 年 9 月(根本原因)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年) 天朝田亩制度(1853 年);资政新篇(1859 年)2、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1911 年)武昌起 义 1911 年;中华民国 1912 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年) 3、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年) 阶段与重大事件: 中共成立前后(19191924 年):五四运动(1919 年,开端);中共一大(1921 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年):第一次国共合 作(1924 年,国民党一大);北伐战争(1926 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

4、命时期(19271937 年) :南昌起义 1927 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 年;红 军长征 19341936 年;遵义会议 1935 年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年)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年):挺进大别山 1947 年;三大战役 19481949 年;解放南京 1949 年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 年);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 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9 年) 2、其它重大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 年 10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年通过;198

5、2 年 修订) 3、祖国统一“一国两制”构想:20 世纪 80 年代初 香港(列强侵略,1997 年 7 月 1 日回归);澳门 (列强侵略,1999 年 12 月 20 日回归);台湾问题 (1949 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属于中国内政) 告台湾同胞书:1979 年“九二共识”:1992 年,双方达成“一个中国”共识 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表现: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新中国成立初期(20 世纪 50 年代)主要外交成就 与苏联等 17 国建交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年底) 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 年) 参加万隆会议(19

6、55 年,求同存异) 3、20 世纪 70 年代主要外交成就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 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2 年中日建交 1979 年中美建交 4、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我国重要外交活动 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维和行动等 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5、影响外交关系的主要因素 国家利益 综合国力 国家性质 意识形态 外交政策 国际环境 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性质) 1、影响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两大因素 地理环境;城邦制度(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2、雅典民主政治建立过程 奠基:梭伦改革 建立:

7、克利斯提尼改革 顶峰(“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改革3、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十二铜表法 4、罗马公民法: 仅仅适用罗马公民 5、罗马万民法: 适用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 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光荣革命”:1688 年,英国 2、英国责任内阁制和 1832 年议会改革 原因:工业革命 3、两种政体 君主立宪制(英国、德国); 民主共和制(美国、法国)4、四个国家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5、四个法律文件 1689 年权利法案(英国);1787 年宪法(美国,三权分立,分权制衡);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

8、的建立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 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 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871 年巴黎公社4、二月革命 1917 年 资产阶级革命 5、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917 年 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6、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俄国(苏维埃政权) 7、特点 空想科学实践成功一国多国 前进道路曲折或挫折 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冷战”的特点 非军事手段 2、美国推行“冷战”的表现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开始标志)(1947 年) 经济上:马歇尔计

9、划 军事上:北约(1949 年) 3、苏联的应对措施 经济上: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上:华约(1955 年)4、“冷战”影响 德国分裂;朝鲜分裂 5、多个力量中心 欧洲(1967 年 欧共体:3 个组织煤经原;1993 年 欧盟) 日本(20 世纪 60 年代末) 不结盟运动(20 世纪 60 年代) 俄罗斯(1991 年 苏联解体) 中国 美国6、当今世界格局特点 一超多强 7、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 两极格局(美苏)-多极化出现两极格局结束(苏联 解体)-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8、影响世界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各国综合实力;世界各种力量发展态势 历史必修二历史必修二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

10、点 1、农业: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少量青铜农具铁犁牛耕 小农经济含义 自然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精耕细作2、手工业 丝织;冶金;制瓷 3、商业 宋朝:坊与市,时间与空间限制打破 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政策: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鸦片战争以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外商企业刺激 洋务运动诱导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或几个阶段 产生:19 世纪 6070 年代 初步发展:19 世纪晚期或甲午战争以后 进一步发展或短暂春天:一战期间(19121919 年) 或民国初期 较快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

11、十年(19271936 年) 沉重打击或日益萎缩: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年) 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年) 新生:新中国成立初期或过渡时期(19491956 年)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一五”计划(19531957);三大改造(19531956)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中共八大(1956 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年)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年) 4、徘徊时期(19761978 年) 5、新时期或现代化时期或改革开放时期(197

12、8至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四川);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创办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0 年) 中共十四大(1992 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提出目标)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 年):确立框架 中共十五大(1997 年):进一步完善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1、服饰变迁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 ;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 裙子; 2、“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 戊戌变法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 传统的婚姻制度。民

13、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 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 为简约文明。 3、近代先进交通工具 (1)轮船:19 世纪 70 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 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推动了中国水 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2)火车: 19 世纪 80 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 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3)汽车: 20 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 市。(4)飞机:1909 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 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 年中国首条空 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 幕。 4、近代中国电讯事业 (1)有线电报:1

14、9 世纪 70 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 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2)无线电报: 20 世纪初,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 台,设立无线电报局。后来无线电台在各地陆续开设。当时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 普通百姓很少使用。 (3)电话:1875 年,上海招商局开通第一部电话。20 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 个市内电话。到 1949 年,电话普及率仅为 0.05% 。5、近代前期代表性报刊1833 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 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72 年在上海创办 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 刊。19 世纪中期前后,

15、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 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 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中外纪闻等,宣 传维新思想。 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同 维新派展开论战。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思想。6、影视事业标志性事件 电影:1905 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 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1931 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是渔光曲。 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即由田汉作词、聂耳作 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歌。 电视: 1958 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 事业的诞生。五、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形成和发展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雏形: 新航路开辟(1516 世纪) 拓展: 西欧(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列强的殖民扩 张基本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18 世纪 60 年代 最终形成(完全形成或进一步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 世纪 70 年代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3、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 A 18 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B 越来越多的殖民地不仅为英国带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