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682297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年)辽辽 宁宁 省省 人人 民民 政政 府府目 录第一章 总 则 .1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2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实施成效.2第二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5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7第一节 土地利用战略方针.7第二节 土地利用主要目标.9第四章 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11第一节 优化农用地结构和布局.11第二节 从严控制耕地数量减少.12第三节 加大补充耕地力度.13第四节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14第五节 强化基本农田保护.15第六节 统筹安排其他各类农用地.16第五章 支持和保障科学发展用地 .18第

2、一节 创新科学发展用地保障机制.18第二节 优先保障重点区域用地.19第三节 优化城镇工矿建设用地.19第四节 保障必要基础设施用地.20第五节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用地.21第六章 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22第一节 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机制.22第二节 强化规划对建设用地的整体控制.23第三节 加强存量建设用地管理.24第四节 加强项目用地节约集约管理.25第七章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25第一节 构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25第二节 大力加强土地生态整治.27第三节 创建生态型土地利用模式.28第八章 土地利用统筹与调控 .28第一节 土地利用区域统筹.28第二节 市级土地利用调

3、控.32第九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33第一节 基本农田建设工程.33第二节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程.34第三节 农村土地整治工程.35第四节 土地修复与拓展工程.36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6第一节 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规划实施措施.36第二节 强化规划实施制度建设.37第三节 创新规划实施的经济政策.38第四节 完善规划实施的技术手段.39第五节 提高规划实施社会公众参与程度.40第十一章 附 则 .411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第一条第一条 规划目的规划目的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促进和保障

4、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第二条第二条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四)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六)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七)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八)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九)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十)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第三条第三条 规划地位规划地位本规划是全省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落实土地用途管

5、制、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和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2第四条第四条 规划期限与范围规划期限与范围本规划基期年为 2005 年。规划期限为 20062020 年,近期目标年为 2010 年,远期目标年为 2020 年。规划范围为全省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区域面积为 1480.64 万公顷(22210 万亩)。第二章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实施成效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实施成效第五条第五条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土地变更调查,到 2005 年底,全省农用地面积 1122.84 万公顷(16843 万亩),其中,耕地 409.08 万公顷(61

6、36 万亩),园地 59.82 万公顷(898 万亩),林地 569.02 万公顷(8535 万亩),牧草地 34.94 万公顷(524万亩),其他农用地 49.98 万公顷(750 万亩);建设用地面积 137.01 万公顷(2055 万亩),其中,城乡建设用地 102.80 万公顷(1542 万亩),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 34.21 万公顷(513 万亩);未利用地面积 220.79 万公顷(3312 万亩)。第六条第六条 土地利用特点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全省地貌总体上呈“六山一水三分田”格局,自西向东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和山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二)土地利用

7、程度较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2005 年全省土地利用率为 85.09,宜耕未利用地和工矿废弃地仅为 10.60 万公顷(159 万亩),3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有限。(三)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城乡分异明显。2005 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 58.7,远高于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全省城镇人均用地 76.21 平方米,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数量偏大。(四)沿海滩涂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辽宁坐拥黄渤二海,是我国海洋大省之一。全省海岸线长 2748 公里,分布着丰富的荒滩、盐碱地、废弃盐田等资源,开发潜力较大。第七条第七条 规划实施成效规划实施成效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经国务院批准

8、实施以来,通过强化规划调控和引导,实施成效显著:(一)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得到保护,维系了国家粮食安全。规划实施期间,全省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人均耕地面积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转变成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全国 13 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二)老工业基地振兴用地得到保障,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规划实施期间,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加快沿海对外开放战略实施用地得到保障,全省 2005 年实现生产总值 8009 亿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得到提高。(三)促进了区域土地统筹利用,提高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规划实施期间,通过合理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促进了生产要素向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等重点

9、发展区域集聚,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明显提升。(四)加强了土地综合整治,缓解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规划实施期4间,通过有序实施退耕还林、辽西北荒漠化土地治理和废弃工矿用地整治,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所增强。第八条第八条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一)耕地质量偏低。全省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量的三分之二,坡耕地比重较大,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近 80的耕地缺乏水利配套设施,高强度的利用致使耕地地力呈下降趋势。(二)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不高。全省建设用地产出水平偏低,新增工业用地投资强度不高,容积率仅为 0.50 左右,城镇规划区内尚有近1.

10、24 万公顷(19 万亩)的闲置、低效建设用地。(三)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全省农用地内部结构不协调,园地、牧草地比重偏低,与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匹配。城乡建设用地主体功能不突出,农村居民点用地在全省农村人口持续减少的情况下不降反升。(四)土地退化和破坏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较大,占土地总面积的 29。全省因生产建设造成挖损、塌陷、压占等破坏土地面积近 2 万公顷(30 万亩),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全省沙化土地面积 54.96 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7%,主要分布在辽西北。沈阳、锦州、葫芦岛、抚顺、鞍山、大石桥和柴河流域等工业城市和金属矿山周边区域农田污染严重,土壤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11、。营口、大连、锦州、盘锦等沿海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海水倒灌损毁农田现象。5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第九条第九条 面临的严峻挑战面临的严峻挑战(一)耕地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全省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而全省补充耕地潜力又非常有限,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形势严峻。(二)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趋尖锐。规划期间,辽宁将迎来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人口增长、城镇化高峰,到 2020 年,全省城镇化率将达到70,城镇人口将增加 820 万人,客观上必然增加一定

12、规模的建设用地;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经济区的一体化发展,必将拉动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定的新增建设用地周转支撑;在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的双重约束下,建设用地供给压力空前。(三)城乡、区域土地利用亟待统筹。辽宁快速城镇化的同时并未同步按照预期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仍然过大;独立工矿用地、村庄用地布局零散。各区域土地利用主体功能不够突出,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调控政策仍有待进一步落实,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第十条第十条 面临的新机遇面临的新机遇(一)从国际背景看,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尽管不确定因素增多,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没有改变。辽宁地处东北亚经济区的关键地6带,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承接国际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必将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有利于促进辽宁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二)从国内发展看,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和加快沿海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沿海经济带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东北亚国际航运、贸易、物流中心、世界制造业发展中的新高地和中国新型产业基地的建设,充分释放了辽宁资源、科技、产业、人才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