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同心同德全力创强

艾力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9.50KB
约13页
文档ID:35680617
同心同德全力创强_第1页
1/13

1同心同德 全力创强 构建文明和谐新根子——高州市根子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教育兴,人才兴;人才兴,社会兴根子镇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以创建省教育强镇为契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全镇人民同心同德,全力以赴推进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开创了根子教育新局面一、基本情况根子镇是位于广东省西部,高州市东南部,距茂名市、高州市都约 35 公里镇内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洛湛铁路越境而过,包茂高速穿境而行,距茂名港 40 公里,到湛江机场 120公里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是茂名市首个实现镇村公路硬底化的乡镇全镇面积 87 平方公里,下辖 17 个行政村、1 个居委会,全镇户籍人口 7.7 万人近年来,我镇通过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教育兴镇”的发展战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13 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6.1 亿元,工农业总产值 15.2 亿元,人均纯收入 7028 元,被评为“全国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先进单位”。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我镇通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整合资源配置、加强学校管理、建设优质学校,努力构2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我镇有初级中学 2 所,完全小学 1 所,非完全小学 9 所,教学点 8 所,公办规范化中心幼儿园 1 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1 所在校中学生 2477 人,在校小学生 3440 人,在园幼儿 2475 人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全镇中小学专任教师 491 人,其中中学 266 人、小学 22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 100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一)优先发展教育,全力创建教育强镇我镇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提升教育发展的综合水平1、 、领导领导重重视视, ,责责任落任落实实根子镇历届党政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教育,认真贯彻实施《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教育法规,秉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为全镇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子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提出了创建省教育强镇的工作目标特别是 2014 年 1 月进入创建省教育强镇阶段以来,镇委、镇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把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并周密部署,专门成立了由镇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根子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实施方案》,建立了镇、村(居委)和学校三级联动工作责任制,使镇村各级领导更加明确抓教育、管教育的职责。

镇委、镇政府还把解决教育问题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镇领导干部、村(居委)书记主任和学校校长政绩的重要依据,使全镇上下形成了教育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中小3学校全力抓,村居干部配合抓”的良好局面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不仅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教育创强工作,而且亲临各学校的第一线检查指导他们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听取学校校长汇报,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及时解决各学校在发展和教育创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与实际困难2、群策群力,、群策群力,营营造氛造氛围围为加快实现创强目标,推动教育可持续发展,根子镇还全力抓好创建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教育、参与办学和创建教育强镇的积极性如在镇内主要交通出入口树立大型宣传牌,在村(居委)和学校等地方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标语、编写宣传栏、发放宣传单张,利用短信、学校校讯通等工具向群众进行宣传,全镇共印发《关于动员全社会参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活动的倡议书》3 万份,号召全镇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关心、支持和配合省教育强镇创建工作同时,镇创强办还编写出版了创强工作简报和创强专题画册,积极报道在创建活动中涌现的闪光点,充分展示根子镇素质教育的成果。

通过广泛的舆论宣传,使教育创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进一步营造了人人关心创强、人人参与创强的良好氛围3、教育投入,各方支持教育投入,各方支持根子镇为建设标准化学校,确保如期完成创强工作目标,不断加大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一是一是政府的教育投入持续增长近年来,根子镇委、镇政府优先安排教育经费,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做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2011 年至 2013 年,全镇财政经常性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为 12 %,而同期镇财政对教育经常性支出总额年均增长率为 14.3 %三年4来,全镇的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中学生均教育经费依次为 1100 元、1300 元、1500 元,年均增长 15%;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依次为 550 元、750 元、950 元,年均增长 26 %其中,中学生均公用经费依次为 1200 元、1400 元、1600 元,年均增长 12.5 %;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依次为 600 元、800 元、1000 元,年均增长20%二是二是社会的捐资助教争相辉映根子镇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全镇以创建省教育强镇为契机,全面发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

因措施可行,方法得当,社会各届捐资助教热情高涨,民营企业家、社会贤达慷慨解囊,共筹得社会善款 400 多万元二)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1、 、优优先先规规划教育划教育发发展根子镇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规划发展的重要位置,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提升教育发展的综合水平一是一是优先规划教育用地通过划拨、征用等方式,将用地指标优先划拨给学校,解决学校用地问题,保证了各学校的发展用地目前,全镇所有学校都拥有自己独立的校园,达到了标准化发展的要求二是二是科学调整学校布局根据《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的精神,从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目的出发,根子镇制定了全镇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对规模小而分散、办学效益差的学校采取撤小并大、撤弱并强的措施,使全镇中小学校的布局更加合理和完善同时,全镇以学校布局调整和创建标准化学校为契机,不断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使优质教育资源同步扩增、合理分布,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打下了扎实的5基础2、 、积积极改善极改善办办学条件近几年,根子镇按照标准化学校的要求,狠抓学校的软硬件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一是一是实现校舍楼房标准化近年来,镇委镇政府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先后投入 1900多万元,新建了一批标准的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并对 19 所中小学的校舍进行了标准化的改建、扩建 二是二是初步实现教学设施现代化根子镇按照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增投入 480 多万元,重点完善了各中小学校、中心幼儿园的功能场室和多媒体电教平台的建设全镇各学校现已建成电教平台 71 个,电脑室 21 间、计算机 533 台三是三是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化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发挥本校特色,挖掘潜在的校园文化,添置了各具特色的宣传专栏,张贴了具有教育意义的励志书画、名言警句,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加强四是四是学校环境建设标准化全镇学校一直在走标准化的校园建设之路,在创建省教育强镇活动中,新增投入专项资金 500 多万元,用于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和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等“三化”工程建设,使全镇中小学校100%成为标准化学校全镇共投入创强资金 2900 万元,其中上级拨款 1758.5 万元,镇财政投入 741.5 万元,社会捐资 400 多万元3、扎3、扎实实推推进进教育均衡教育均衡党的十七大指出,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同时,随着全镇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加快,为突破农村学校“散(校点分散)”、 “小(办学规模小)”、 “弱(基础设施薄弱)”、 “缺(专业教师缺)”、 “低(办学效益低)”五道障碍,根子镇在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的同时,还下决心加大资金投入,不仅扩建新6建了学校的校舍,还为学校增添了大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设施,大大改善了农村薄弱学校的落后面貌,为农村学校的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学位全镇中小学校布局合理,中小学生入学率 100%,小学生辍学率为零,初中生年辍学率在 1.5%以下三)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工作的承担者,教师资源是学校最重要的财富,推进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近年来,我镇认真实施“兴师强校”战略,努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实实施施“师师德建德建设设”工程我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一系列广泛深入细致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文件,分批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培训。

利用评先、创优等激励手段,大力宣传、表彰、奖励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推广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全镇教师的品德修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上,他们能热心帮助困难教师、资助贫困学生,踊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近几年,教师的各种公益捐款达 18 万元工作上,他们爱岗敬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肯定和赞誉三年来,有 3 位教师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80 多人被评为茂名市“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还有一大批教师被评为高州市“优秀教师”、 “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员”2、 、实实施施“兴师强兴师强校校”工程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镇教育工作7的永恒主题,我们深知,一流的教育必须靠一流的师资来支撑近几年,为尽快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教育管理者,我镇全面启动了“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程”,并期望通过名教师、名校长打造品牌学校为使这一工作能产生实效、长效,我镇搭建了三大平台,作为“三名”工程的基础性配套工程,具体为:一是一是搭建人才引进平台,优化教师整体结构,以满足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近几年,我镇采取了招聘、调动等引进手段,把一批外地在职教师或高校应届优秀毕业生 20 多人充实到全镇各中小学第一线教师队伍,使教师队伍的素质进一步得到优化和提升。

二是二是搭建培训平台,提高教师专业水准,合力推进强师兴校建设近几年,我镇不断增加投入,安排在职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近年,我镇有 140 人次参加骨干教师的培训,有 140 人次参加名师培训,有 16 人次参加校长培训班学习全镇 45 周岁以下的教师都参加了计算机培训,掌握了多媒体教学技术近年来,我镇大力实施体艺类教师和幼儿教师转岗培训计划,着力在自有、现有老师中进行转岗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选派图音体、幼儿转岗教师参加培训,请市区优质学校的图音体及幼儿教师到我镇开展送培送教培养活动,帮助“图音体”、幼儿转岗教师掌握“图音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至目前,转岗培训计划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教师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能把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知识、新理念应用到教学教育工作中,全镇的体艺及幼儿教育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三是三是搭建激励平台为了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的工8作热情,我镇每年都举行“优秀校(园)长”、 “优秀班主任”、 “优秀教师”等评选活动,并在每年的教师节庆祝大会上进行隆重表彰3、 、实实施施“安居安居乐乐教教”工程安居方能乐业。

我镇党委政府在高度重视学校建设的同时,优先考虑落实教师的福利待遇,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使教师安教乐教前些年,镇委、镇政府在学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