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十三五卫生和人口发展规划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678060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宁市十三五卫生和人口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西宁市十三五卫生和人口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西宁市十三五卫生和人口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西宁市十三五卫生和人口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西宁市十三五卫生和人口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宁市十三五卫生和人口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宁市十三五卫生和人口发展规划(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宁市西宁市“十三五十三五”卫卫生和人口生和人口发发展展规规划划二一七年四月 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十二五十二五”发展状况发展状况.1 1一、取得的成绩.1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9第二章第二章 “十三五十三五”发展环境发展环境.1111一、面临的机遇.11二、面临的挑战.13第三章第三章 “十三五十三五”总体要求总体要求.1515一、指导思想.15二、基本原则.15三、发展目标.16第四章第四章 “十三五十三五”主要任务主要任务.1919一、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19二、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2三、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6四、积极发展中(民族)医事业.28五、加强卫生计生人才

2、队伍建设.29六、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31七、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32八、加快健康产业发展.33九、实施健康扶贫工程.36十、加强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36第五章第五章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3737附表:附表: 西宁市“十三五”卫生计生建设项目储备库.40注释:注释: .44 - 1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扎实推进健康西宁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西宁市紧紧抓住健康中国、健康青海的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促进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发展有机结合,启动健康西宁建设,将健康融入所有

3、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全市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在健康民生上保先争优,开启幸福西宁建设新征程。贯彻“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 “健康青海 2030”行动计划精神,根据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健康西宁 2030”发展规划和青海省“十三五”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状况一、取得的成绩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推动卫生计生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进实现“病有所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

4、,攻坚克难推医改、凝神聚力促发展、全心全意惠民生,圆满完成西宁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卫生计生改革发展取得新成绩,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是西宁- 2 -市卫生计生领域投入最多、卫生计生改革力度最大、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最快、卫生计生改革发展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健康实惠最多的时期。(一)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一)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从 2010 年到 2015 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由 74.48 岁延长到 74.62 岁;婴儿死亡率从 16.48下降到 9.02;孕产妇死亡率从 68/10 万下降到 29.22/10 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 18.17下降到 10.61;西

5、宁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从 2008 年国家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的 16.9%下降到 2013 年国家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的 14.7%。通过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十大类双百健康城”建设活动,在全省率先出台西宁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2013 年“二次创卫”顺利通过国家复审,保持了国家卫生城市的荣誉称号。(二)医(二)医药卫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生体制改革取得显显著成效。著成效。2010 年西宁市被列为公立医院改革 17 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按照管办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成立以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三大医疗卫生服务总院

6、和一家医疗卫生技术服务联合体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管理机制。在三县分别组建 8 家医疗卫生服务联合体,初步建立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行政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人员上下流动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机制。开展公立医院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在西宁市各级医- 3 -疗机构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实行院长聘任制、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全员聘用合同制。建立了以岗位管理、绩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西宁市各级公立医院使用的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全部取消了药物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建立药物招标采购新机制,全市基本药物、非基本药物、一般医用耗材全部实行了以

7、省为单位的统一集中招标采购和配送工作。基本药物中标价格下降了 49.4%,非基本药物价格下降了 39.98%,市级公立医院累计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1.8亿元,结束了“以药补医”的历史。实施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2015 年三级医疗机构住院人次与 2014 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36%;2015 年一、二级医疗机构住院人次与 2014 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 10%、10.87%。城乡参保居民就医习惯正在转变,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防治结合的就医新秩序正在逐步形成。在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水平、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基本药物统一招采、村卫生室配备基本药物、分级诊疗、疾病应急救助

8、制度和“先住院后结算”八个方面的改革走在西部乃至全国前列。(三)(三)卫卫生生计计生事生事业业快速快速发发展。展。 “十二五”期间市级财政卫生累计投入达到 78.6 亿元,卫生资源总量逐年增加。2015 年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 21.67 亿元,比 2010 年增长 35%。从 2010 年至 2015 年,全市卫生总费用占 GDP 的比重由 7.02%提高到 7.78%;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由 2.44 人增长到 3.38 人;每千人- 4 -口拥有注册护士由 2.27 人增长到 3.92 人;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由 4.97 张增长到 7.68 张;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 25

9、 元提高到 45 元。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达到 15 项,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均等化程度不断提升。(四)(四)卫卫生生计计生基生基础设础设施施显显著改善。著改善。五年累计落实卫生计生建设项目投资 4.7 亿元,新(改、扩)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5 所,其中市级 5 所、县级 6 所、乡镇卫生院 51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8 所、标准化村卫生室 75 所,补齐了基本医疗设备和急救车辆,在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打造“国医馆”,完成市口腔医院、市中医院搬迁建设。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出台了加快推进社会资本举办医疗卫生机构的实施意见,吸引民间资本 5.5 亿元,新建民营医院 1

10、4 家。2015 年西宁市非公立医院达到 32 家,非公立医疗机构社会办医床位数占全市医疗机构床位的 22.22%,服务量达到医疗总量的 14%。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城乡全覆盖,健全完善了市、县(区)、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乡村农民一公里内就医的比例分别达 90%和 80%,首诊在社区和村卫生室的比例分别达 80%和 86%,基本实现了城镇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康复回社区”和农民“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一般病不出县、急危重病及时转诊”。(五)突(五)突发发公共公共卫卫生事件生事件应应急急处处置能力提升。置能力提升。重大疾病防控策略有效落实,落实重点传染病综合干预措施,免疫规划疫苗单苗- 5 -接种率达 98%以上,有效应对人感染 H7N9 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疫情等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有效处置一起输入性人间腺鼠疫疫情。落实艾滋病患者“四免一关怀”政策。在城西区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入围第三轮国家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完善疾控机构、定点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