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生本开发与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77893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生本开发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生本开发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生本开发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生本开发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生本开发与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生本开发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生本开发与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生本开发与研究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生本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报告江阴市利港实验小学 柳先芬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本课题进一步总结了“小学生思维策略”教学的方法,探索实施“小学生思维策略”校本课程的途径和策略,形成了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生本开发与研究的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推进了课程改革的实施。关键词关键词: 思维策略 课程 生本开发 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1)时代背景:当今,在以课程改革为主题的教改形势发展中,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校本课程的研究是时代的责任,是教改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求。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体现了学校教

2、育走向世界,是顺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必然。(2)理论背景:现代课程理论强调课程是一个历程,是作为过程而随时变化和进行着,不是作为客观的目标或学习内容摆在学习者的前面,也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知识真理的呈现,而是包含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经验变化和演进,是更具有生命力的,活生生的动态过程。“依据建构主义的课程观,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应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真实的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复杂的社会。”课程的生成也必须是建立在学校、教师、学生、社区这个独特的环境之中,就形成了课程改革基于校本化的实践与研究。杜威要认为要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均衡的发展,在学科教学外,还需要有专门的思维课程。郭思乐教授

3、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本教育的观念与实践模式研究” ,也提出了目前校本课程开发中,也开始转向生本开发。(3)学生现状:从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不难看出,所有思维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都为本课题提供了较好的实验依据和借鉴。 “十五”期间我们进行了“小学生思维策略训练的实践与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思维的策略方法,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把握住了两个基本的操作模式,形成了一系列的物化2成果,例如教师的优秀科研论文集、案例集等。但我们不满足于现状,准备对思维策略进行再研究, 期待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构建一整套可以改变传统的小学生思维模式校本课程;总结小学生思维策略训练的

4、实践经验;为其他学校开展小学生思维训练提供借鉴及其范例;进一步丰富思维训练的理论,完善“以人为本” 、生活教育、情绪及情感教育等相关理论。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1 1、课题研究目标、课题研究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确立“小学生思维策略”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体系,编写“小学生思维策略”校本教材,总结“小学生思维策略”教学的方法,探索实施“小学生思维策略”校本课程的途径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学校办出特色。(1) 研究和形成“小学生思维策略”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活动设计、实施策略和评价方式体系。形成小学生思维策略校本教材。并通过实施过程研究小学生思维策略形成的机制,以及思

5、维策略对小学生学习、生活、道德和个性发展等各方面的具体影响和机制。形成对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开发的具体化的理性认识。(2)通过课程开发和实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策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运用思维策略思考的习惯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目的。2 2、课题研究内容、课题研究内容(1)小学生思维策略生本课程的具体目标和内容研究。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和学习、生活适应中必需的思维策略,形成 16年级思维策略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具体内容。借鉴我校十五期间已形成的思维训练内容和实施经验,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原有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他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消

6、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形成对思维策略的整体性认识和具体内容,并把这些思维策略内容按学生年龄阶段特点具体化。(2)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活动设计和实施策略研究。根据校本思维策略课程的目标、内容设计小学生运用思维策略的活动,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思维策略指导学生,引领学生解决问题中生成思维策略。探索思维策略训练、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找思维策略、游戏中发现思维策略等活动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思维策略,形成若干思维策略培养活动操作模式。3(3)小学生思维策略水平的评价研究。小学生思维策略水平的评价,主要通过活动情境、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依据校本课程的实施进程,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在学会学习、学会交

7、往、学会创新等思维策略方面的发展状态和水平。(4)小学生思维策略对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小学生思维策略形成的特点与具体机制的研究、小学生思维策略素质发展的影响研究。通过实验分析、案例分析并解释小学生思维策略水平与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关系。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课题按课题实验方案所制定的时间表分三个阶段有序地推进:1、准备阶段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生本开发与研究是我校 2006 年 11 月通过无锡市教科室申报立项的课题。课题组于立项申请书递交之日起就已经开始了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在准备阶段,我们及时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小组,认真研究、制定和

8、修改课题审报评审书及研究方案。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调查研究和教师访谈,结合本校以往课题实施基础,再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进行课程理论的建构,初步形成课程的目标和内容。2、开发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和活动分析法,科学建立实验班,在各学科精选了一批锐意进取、充满干劲的青年教师,组织了课题组成员。按照各位课题组成员的特色,分别进行不同的小课题的探索性研究,设计思维策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形成校本课程的实施系列,包括课程目标和活动系列。3、实施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和实验分析法,进行由点到面的实施研究,扩大实验班,以学生为本,进行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并能在研究中不断完善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

9、的生本开发与研究的校本课程。4、归纳总结阶段在前三个阶段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围绕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生本开发与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总结阶段,我们采用个案研究和案例分析法,认真进行分析总结,力求在学校科研方面结出更丰硕的果实,努力在校内、外扩大课题研究成果的影响。4三、结果的分析:三、结果的分析:(一)全校教师基本掌握并能自觉运用“生本”思想指导下的主要教学策略。在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生本开发与研究中,始终坚持生本思想的指导: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不教而教,把帮助学生更积极、更有效、更快乐地掌握策略性知识,并能自主运用、自主建构作为主要的教学工作来

10、抓。1、运用“全面依靠学生,以学定教”策略全面依靠学生,凸现学生主体,在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生本开发中,以学定教就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学定路,即以学生的学习思路来确定教师的教学思路;二是以学定法,即以学生学会将来离开老师也能自学的方法来确定教师的教法。教师要先检查学生自学、预习的情况,在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再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那些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再需要教师反复讲,而是放在小组合作教学时,在小组内互学互教;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放在大部分学生自学、预习时觉得困难的地方。教师更关注的是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而不是课前的预设。在数学教学方面强调“有序思考有条理、发散思考思维活、谁先确定

11、先定谁、整体观察细统筹、数量关系图中现、逆向推理找目标”等策略的掌握,并形成多种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方面,注意以阅读、习作为中心,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考思维活、多种角度看事物、语句准确重点明、语言优美巧修饰、求异思维有创意、典型特征细体会”等策略,以读引读,以读引研,以读引写。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总会不断地提醒学生:“读到这儿,你想了解什么?”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你想用怎样的方式学习课文?”“你想给自己布置怎样的作业?”用这种不断的刺激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提问,并以解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在整个的阅读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探究状态中。2、运用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

1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扬生命”策略在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生本开发的实践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是思维策略课程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首先,我们建立动态的合作学习小组。其次,合理分配小组成员,让每个组员明确各自职责。作为教师,只是个专注的旁观者,充当及时点拨、组织、参与、配合的角色,促使课堂学习各层面实现超越与突破。如教学望月时,在学生品味了文中月后,生生合作5竞赛背诵诗中月,这样的教学超越了师生互动层面,将学习真正地、彻底地交给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然后教者用多媒体出示月图,并侃侃道来“月伴随我们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人心中,对月的依恋似乎是个不解的情结。月,以其

13、旷远和神秘寄寓着人们悠远的思念和无尽的遐想。此时你心中的月像什么?你想起了谁?想对他说什么?”在音乐的伴奏下,在悠远的意境中,学生也被触动了情思,他们彼此描述着他们心中的月,诉说着他们心中的情。这一引,同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挖掘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上,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促使他们积极创造,见仁见智,无声地积淀了人文品质。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潜能得到空前的发掘和发挥,形成了高质、高效、生动、快乐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机制。3、运用“充分尊重学生,重塑师生关系,促进动态生成”策略在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生本开发的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感悟学习中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课堂教学中注

14、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诱发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质疑,鼓励学生在阅读欣赏中感悟,让学生在体验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学生自定步调,高度尊重学生。教师抓住主线适时加以点拨,让课堂学习牵一发而动全身,教与学产生共鸣,学生更是跃跃欲试,小手如林,教师则是游刃有余,挥洒自如。记得我校一位教师执教明天,我们毕业时,教师让学生学着课文中的表达方式,用“老师,我们要送您 ,让您 ;我们要 ,让您 。 ”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前面已有师生情感的铺垫,学生将真情凝于笔端,述说着自己的留恋与不舍。教师也情不自禁地用言语表

15、达着自己的情怀:“你永远是老师最欣赏的学生” , “春风也会捎去我对你的祝愿” , “你甜甜的笑容已深深印在老师的脑海里” “以你的自信,以你的毅力,你一定能够驶向理想的彼岸。” “愿你像那小小的溪流,将那高高的山峰作为生命的起点,一路跳跃,一路奔腾。 ”这些情真意切的话语使学生们情动而辞发。一位小男生竟流着泪要拥抱老师。当师生相拥的那一刻,在场的听课老师无不动容。正是这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了这样的情感氛围,才有了那动情的宣泄、动态的生成。4、运用遵循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正确定位教学目标策略在小学生思维策略课程的生本开发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教学目标。十五期间,我们确定的教学

16、目标,对优等生来说可能轻而易举,可6是对差生来说却是望而生畏,以致产生厌学、弃学情绪。与其让优等生吃不饱,不如给他提高要求,让他学得多一点;与其让差生望而生畏而产生厌学弃学情绪,不如给他降低要求,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能拘泥于策略性知识。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分层定位教学目标。我们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点。具体如下:分层备课,体现针对性原则;分层施教,注重教学顺序的科学性;分层训练,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分层评价,激励学生学习的进取性。 在我们布置的课堂作业中,常会有必做题、选做题和挑战题,这对培养优等生、鼓励学困生都是有着积极作用的。这样的分层教学能使更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真正体现因材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