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学物理教学测量和评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77837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中学物理教学测量和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八章中学物理教学测量和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八章中学物理教学测量和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八章中学物理教学测量和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八章中学物理教学测量和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中学物理教学测量和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中学物理教学测量和评价(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八章第八章 中学物理教学测量和评价中学物理教学测量和评价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测量和评价的基本概念教学测量和评价的基本概念一、中学物理教学测量的特点和功能一、中学物理教学测量的特点和功能(一)中学物理教学测量(一)中学物理教学测量物理教学测量既然是一种测量,它应该具有一般测量概念的特点和要求。因此,我们可把物理教学测量定义为: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运用各种手段和统计方法,对物理教学领域内的事物或现象进行严格考核,并依一定的规则对考核的结果予以数量化描述的过程。(二)中学物理教学测量的特点(二)中学物理教学测量的特点物理教学测量不同于一般的物质测量,它具有自身的特点。1 1间接性间接性物质的测量可

2、以很方便地使用仪器进行,但教学测量比一般的物质测量要复杂得多。它所测量的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外显行为(可以观察到的明显的行为)或外在表现特征。我们只能根据这些外显行为或外在表现特征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的成效和学生的质量做出推断。因此,教学测量是一种间接测量(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 ,才能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 ) 。这就使得教学测量具有不可消除的系统误差,因为教学测量只能就有关的外显行为取一组样本,不可能是有关行为的全部。因此,样本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有代表性,代表的程度如何,就导致了系统误差的出现。系统误差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着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2 2相对性相对性教学测量的结果

3、,如果不经转化或转换,它只能表明哪个大、哪个小,只能提供一种顺序关系,不能表明大多少、小多少。如测验中,从 30 分至 40 分之间,90 分至 100 分之间,虽然都相差 10 分,但是它们的差异是不相等的。从心理上讲,这两个 10 分的难度是不相等的。因此,测验分数的零点不是绝对2零点开始的。目前在教学测量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将测验所得到的分数看成等距的,而且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实际上,在一般教师的自编测验中,所得到的结果只是一个相对量数,决不等距。3 3目的性目的性物理教学测量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的测量。整个测量过程包括内容、难度、程序和方法等方面都要符合测量的目的,都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

4、为依据来制定。( (三三) )中学物理教学测量的功能中学物理教学测量的功能在物理教学方面,我们可以用测验结果来考查某一种学习活动的效果,并用数量表示结果,这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影响教学过程各因素的客观依据。具体地讲,物理教学测量具有以下功能。1 1反馈功能反馈功能在教学之前、教学过程中、教学结束时进行的各种不同目的的物理考试,可为教师修改教学计划,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物理测验,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分辨学生的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促进教学效果不断提高。2 2激励功能激励功能有效的教学测量可使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上的缺失,判断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发现

5、自己的不足,提高其自信心。因此,物理教学测量能对后续的物理教学行为起到激励作用。对学生而言,教学测量更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它可为学生提供短期的学习目标,明确所要学习的内容,提供有关学习进步的反馈信息。因此,教学测量能够激励学生朝着特定的方向前进。二、中学物理教学评价的类型二、中学物理教学评价的类型(一)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一)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从评价对象的角度可分为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宏观评价是指以物理教育的全领域为对象,它涉及物理教育的各个方面的评价。微观评价是指教育对象3个体发展状况的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道德品行、身体发育、审美情操、劳动表现及个性品质的形成等方面的评价,教师的素质,教

6、学方面的评价均属于微观评价。(二)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二)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从评价指标性质的角度可分为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绝对评价是以评价对象以外的某一客观标准为参照标准的评价。这种评价比较客观,但鉴别性较差。相对评价是以评价对象团体的平均水平为参照标准的平均。这种评价有较好的鉴别作用,但不同团体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从评价目的角度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1 1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为探查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影响学生学习的状况及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教师就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补救性的教学措施

7、。诊断性评价可以在教学过程开始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诊断性评价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诊断性评价类似于教师过去常用的摸底测验。2 2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确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以过程反馈为中心的评价,所注重的不仅仅是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更注重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过程不断地进行评价、反馈、改进,从而使之趋于完善。由于它侧重于教学过程的改进和完善,因而是一种“前瞻式”评价。形成性评价有点类似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小测验或单元测验,比较频繁,属于非正式的测试。3 3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所

8、谓总结性评价,一般是指在一个大的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结束以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所进行的评价。它的目的是评价学生已经达到的学习水平,预测在未来的教学进程中成功的可能性。总结性评价能够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4及在学生群体中相对的位置,起到了鉴别和选拔的作用。它注重于已经过去的教学效果的评定,是一种“回顾式”评价。总结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与期末、期中或升学考试有相同之处。( (四)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四)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从评价主体的角度可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外部评价是指不包括评价对象在内的其他评价者对评价对象进行的评价,又称他人评价。内部评价是指评价对象自己参照评价标准进行的自我评价。这时评价对象又是

9、评价主体,评价过程也是自我比较、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过程,又称自我评价。( (五)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五)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从评价方法的角度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是使用描述性语言来评价对象“质”的特征程度、状态和性质等。定量评价是指采用定量评价计算方法,以数量分析为依据的评价,注意反映对象“量”的特征。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物理教学评价将促进在物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提高,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保证物理课程的有效实施。三、教育测量的三要素三、教育测量的三要素无论是物理特性的测量,还是精神特性的测量,都必须具有三大要素:参照点、单位和量表。(一)参

10、照点(一)参照点参照点是计算事物数量的起点,又称零点。零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零点,如各种度量衡上的零点;另一种是相对零点,是人定的零点,如温度的测量以冰点作为零点。在教育测量中,所使用的参照点几乎都采用人定的相对零点。人定的零点的最大限度是不能以倍数的方式解释分数。例如,有两件物品,一件重 50N,另一件重 100N,可以说,重 100N 的物品是重 50N 物品的 2 倍。而在教育测量中,甲学生的智商是 100,乙学生的智商是 50,我们不能说甲学生的智力是乙学生的 2 倍,因为没有真正的零智商的学生。同样甲学生的学科成绩5是 100 分,乙学生的学科成绩是 50 分,我们不能说甲学生的成绩

11、是乙学生成绩的 2 倍。这是我们在解释教育测量分数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二)单位(二)单位物理测量的单位比较明显,如长度单位以米、厘米等为单位,重量以千克为单位,时间以月、小时等为单位。缺少单位,数量的多少就没有意义,数量分析也就无从进行。好的测量就必须具有好的单位。一个好的测量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明确的意义,即同一单位在人们的心目中有同样的意义;二是有相等的价值,即单位与单位之间距离要相等。物理测量所使用的单位容易符合这两个条件,而教育测量使用的单位严格地讲不符合这两个条件。如以百分制为单位测量学生的学习成绩,50 分与 51 分之间差异不等同于 99 分与100 分之间的价值差异。

12、当然,教育测量必须具有单位,我们应当尽量改进教育测量的单位,使之科学化。(三)量表(三)量表量表是参照点和单位的连续载体。它是测量的工具,是表示数量的方法。如天平是权衡质量的量表,尺子是度量长短的量表,而教育测量则是以文字试题、图形、符号、操作等方式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就、智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在教育测量中所使用的量表有四种类型,即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1 1称名量表称名量表称名量表是一种最低水平的量表,这种量表与事物的分类相联系。它是用一定的数字对事物的类别加以标识。例如,用“1”和“0”分别表示男女学生在识别上的区别。用“1”和“0”分别表示电位器上的高电位与低电

13、位等。这种数字只起某种名称符号的识别作用,它只是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归类以示区别,并没有高低序列的意思,更没有可加性,不能参与任何运算。运用称名量表,可以对各类别的频数进行累计,如计算参加测验的学生,有多少男生多少女生。对称名量表可运用的统计方法都属于对频数的统计处理,如百分比、2 检验等。62 2顺序量表顺序量表顺序量表是表示事物相对关系(如顺序关系)的数值特征的量表。如学生学业成绩的名次,可分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等等。又如学生思想品德的等级,可用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表示。顺序量表优于称名量表,因为它既能对事物进行分类,又能标志各类别之间的顺序关系。但顺序量表也存在缺点,因为它不

14、能说明每一等级之差是否有相等的距离,没有表明测量单位的大小。因此,顺序量表不具有等距性,不能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但这种量表在教育测量中应用较广,如百分量表即属此种量表。教育测量应用顺序量表进行统计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等。3 3等距量表等距量表等距量表最显著的特点是等距性,它对事物所作的数量划分是等距离的,是确定的,所以,它是比称名量表和顺序量表较高一级的量表。如物理测量中的温度,用摄氏量表的刻度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位 0 度, 1.01105kpa 下沸水的温度定为 100 度,其间作 100 等分,这样就以摄氏度为单位可以比较温度之间的差异了,而且这种量表上所表示

15、的数值就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如可以求平均温度。由于等距量表没有绝对零点,它的零点是人定的,因此,用等距量表表示的数值虽可以作加减运算,但不能用倍数关系表示,不能进行乘除运算。等距量表虽有一些缺点,但在教育测量中却有实用意义。因为教育测量的结果都可以转化为等距量表进行比较,可以将原始测验分数转化为标准分数,进而可以将各种测验得到的不同单位的分数转换到同一等距量表上进行分析比较。等距量表在统计分析和处理时,应用比较广泛,许多统计方法都可运用。如计算平均数、差异量、相关系数统计等统计量,还可以运用 Z 检验、t 检验、F 检验等进行统计推断。 4 4比率量表比率量表比率量表是测量中最高水平的量表。它既

16、有绝对零点,又有相等的单位,因此,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比率量表在物理测量中被广泛运用,但在教育测量中运用较少。因为它的条件极严格,教育测量中的各种分数不易满足这一条件。7四、原始分和标准分四、原始分和标准分(一)原始分(一)原始分原始分是卷面分,考生在接受测验后,按照评分标准对其作答反应直接评出来的分数,叫原始分。原始分反映了考生答对题目的个数,或作答正确的程度。但是,原始分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考生间差异状况,不能刻划出考生相互比较后所处的地位,也不能说明考生在其他等值测试上应获得什么样的分值。 (二)标准分(二)标准分1 1标准分的概念标准分的概念指通过原始分转化而得到的一种地位量数,它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因此,无论试题难或易,无论整体原始分偏高或偏低,整体标准分都没有什么变化。2 2标准分是怎样计算出来的标准分是怎样计算出来的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标准分 Z 是原始分与平均分的离差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用公式表示为,为该次考试中全体考生的平均分;XX 为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