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浮游生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76757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6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浮游生物学野外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海洋浮游生物学野外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海洋浮游生物学野外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海洋浮游生物学野外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海洋浮游生物学野外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洋浮游生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浮游生物学野外实习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洋浮游生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学院:海洋学院专业:海洋科学姓名:梁爽指导教师:李洪武学号:20102113310017 时间:2013 年 11 月 26 日一、引言海洋浮游生物学野外实习是每一名学习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它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实践过程。通过接近一年的浮游生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为了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2013 年 11 月 12日,我们有幸在李洪武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今年的野外实习。二、实习过程1、实习时间: 2013 年 11 月 12 日2、实习地点:海南省文昌市3、实习工具:铁锨、镊子、浅水浮游生物网、瓶子、

2、水桶等4、实习目的与意义:实习与课堂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通过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 要了解海洋浮游生物的性状、特点及分布, 培养观察、 动手、科技策划及思维能力,端正科学的学习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使得每位学生都具有独立工作和生物学方面主动探索的能力。5、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海洋浮游生物及生态调查,包括各种海洋浮游生物类群的野外样品采集及实验室内观察等, 并进行生物绘图;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习地附近的海洋生物研究机构、大型海水养殖车间的参观实习等。6、

3、实验过程:(1)2013 年 11 月 12 日,上午 8:00 从海南大学出发,11:00 到达海南省文昌市,在老师的带领下熟悉所观察地点周围的地理环境,随后参观藻类养殖场并采集新鲜材料,作为学习材料。(2)2013 年 11 月 13 日,通过离心、浓缩,分离出标本液。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对浮游动植物样品进行观察、鉴定种类工作,并进行实验记录,生物绘图。三、种类鉴定1、利马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 ): 纵裂甲藻亚纲、原甲藻科、原甲藻 属。呈倒卵形,中后部最宽阔。右壳 板有一个浅 V 字型或三角形凹陷,可 产生腹泻性毒素。2、角毛藻:壳面椭圆形或近圆形,有两根角毛。壳环面四

4、角形 (是常见的一个面),有两条明显的横纹。 邻近细胞的角毛相连,使群体成链状。角毛的长度,常几倍于细胞体本身。链端角毛的形态,常和其他角毛不同,短而粗。细胞行多次间接分裂后,链内出现相异的角毛,于是就分成两条链。色素体两个或多个,有的种类角毛里也有色素体,是分种特征之一。生殖方法有:形成复大孢子、体眠孢子和有性繁殖。 在化石中出现的,常是其休眠孢子。角毛藻在海洋浮游生物中占重要的位置,是鱼类的良好食料。3、螺旋藻:(1)简介:螺旋藻是一类低等植物,属于蓝藻门, 颤藻科。它们与细菌一样,细胞内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所以又称蓝细菌。蓝藻的细胞结构原始,且非常简单, 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生物, 在这

5、个星球上已生存了35 亿年。它们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体长200-500 m,宽5-10m,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旋形弯曲,形如钟表发条,故而得名。螺旋藻也是一种光能自养型生物,其藻细胞中含有光合层片(类囊体) 、维生素、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等。蓝藻类细胞无色素体,色素分布在原生质体外部的色素区,蓝绿色。 原生质体内部有一无色的中央区, 类似其他藻类的细胞核,但无核仁和核膜,因此螺旋藻属于原核植物。钝顶螺旋藻为丝状体,藻丝螺旋状,无横隔壁,蓝绿色;藻丝宽45 微米,长 400600 微米;藻丝的顶端细胞钝圆,无异形胞。螺旋藻表面不具无胶质鞘,不易被微生物附着

6、,细胞内有气泡,上浮性好,可大量繁殖形成水华。螺旋藻的繁殖方式有两类:一为营养繁殖,包括细胞直接分裂(即裂殖)、群体破裂和丝状体产生藻殖段等几种方法。二为某些螺旋藻可产生内生孢子或外生孢子等,以进行无性生殖,孢子无鞭毛。目前尚未发现螺旋藻是有性生殖。(2)主要成分:每 100 克螺旋藻营养成分一般成份蛋白质5075g 碳水化合物1030g 脂肪26g 纤维0.5 1.5g 碳水化合物1030g 天然色素类叶绿素8001200mg 类胡萝卜素200600mg 藻蓝类30006000mg 天然矿物质钙25200mg 铁15200mg 锌310mg 镁200600mg 锗24g 硒520g 天然维生

7、素胡萝卜素100200mg 维生素 B1 100300g 维生素 B2 310mg 维生素 B6 100300g 维生素 B12 13g (3)功效作用: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螺旋藻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苏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对婴幼儿、 尤其是缺少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极为重要。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有效地预防营养性贫血,也是偏食儿童良好的营养补充来源,可逐渐纠正偏食的不良习惯。青少年发育成长期的均衡营养: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所需的营养素远大于成年人,加上学习繁重,运动体能消耗很大,极易造成隐性营养不足、发育不良、记忆力下降、视力减退等。螺旋藻可提供充足均衡的各种营养,吸收良好。维持成年人旺盛的精力:现

8、代人生活节奏明显加快,饮食趋于简单、方便, 经常食入过多的美味佳肴,使脂肪在体内堆积,血液偏酸性,加上社交应酬、工作压力、作息紊乱、无暇锻炼、烟酒过度等,均会导致机体代谢失常,常感精力不足,疲劳困倦,抵抗力下降。螺旋藻可调节人体的酸碱度,其叶绿素可净化血液,清除体内毒素和清洁直肠,所含的各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增强内脏器官功能。延缓老年人的衰老:人类衰老的主要原因是在代谢中产生了大量的氧自由基,它强烈破坏人体中生命分子结构,导致细胞功能衰退,加速人体衰老。螺旋藻中有多种抗衰老物质。如-胡萝卜素、维生素e、-亚麻酸和超氧化物岐化酶,这些物质通过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有效地延缓细胞衰

9、老,同时螺旋藻含丰富的铁、钙,且易吸收,对老年人常见的贫血、骨质疏松、高血压、动脉硬化、腰腿酸疼有较好的辅助防治作用。减肥、护肤、美容:螺旋藻含有丰富的营养素,饭前1 小时服用螺旋藻,螺旋藻中的苯丙氨酸还能抑制食欲,免除节食减肥给人带来的饥饿、营养不良之苦,使人们在减肥的同时,仍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保持外表皮肤柔润光泽的根本因素,是均衡营养。 -胡萝卜素、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亚麻酸对保持皮肤生理弹性、消除色斑、改善皮肤炎症有效。4、桡足类:(1)简介:桡足类,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 桡足亚纲。为小型甲壳动物, 体长 3mm,营浮游与寄生生活,分布于海洋、淡水或半咸水中。在生殖季节,一般都用第

10、1 触角或第 5 胸足抱握。交配时,先呈执握肢的第 1 触角抓住的尾叉,随后用第5 右胸足抱住的腹部。接着精荚从孔排出,就利用第5 左胸足取下精荚,并固着在孔旁;然后精卵受精,排到水中孵化成无节幼维生素 C 1080mg 维生素 E 210mg 尼克酸430mg 叶酸50100g 泛酸0.5 1.5mg 其它亚麻酸0.5 1.6g 螺旋藻多糖26g 二十二碳六烯酸0.2 1g 超氧化歧化酶活性1037.5 万单位辅酶 Q10活性520 万单位体。无节幼体呈卵圆形,背腹略扁平,身体不分节,前端有1 个暗红色的单眼,附肢3 对,即第一、二触角,大颚,身体末端有一对尾触毛。桡足幼体经第15 桡足幼体

11、阶段后发育为成体。(2)有益方面饵料:桡足类是各种经济鱼类,如鳙、鲱、鲐和各种幼鱼、须鲸类的重要饵料。如欧洲北海鲱的产量与桡足类,尤其是哲水蚤的数量与分布密切相关。渔场的标志:有些鱼类专门捕食桡足类,所以桡足类的分布和鱼群的洄游路线密切相关。因此,桡足类可作为寻找渔场的标志。人、 畜、禽的食料: 有些桡足类的产量很大,如挪威沿海水域直接捕捞飞马哲水蚤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作为人类、家畜和家禽的食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指标生物:某些桡足类与海流密切相关,因而可作为海流、水团的指标生物;还有一些桡足类可以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3)有害方面危害渔业:有些桡足类,如台湾温剑水蚤,常侵袭鱼卵、鱼苗,咬

12、伤或咬死大量的仔、稚鱼,对鱼类的孵化和幼鱼的生长造成很大的危害,影响渔业生产。寄生虫的中间寄主:在剑水蚤和一些镖水蚤中,它们又是人和家畜的某些寄生蠕虫,如吸虫、绦虫、线虫的中间宿主。由于它们的存在,使这些寄生虫得以完成其生活史并传播,有害于人体和家畜的身体健康。5、无节幼虫:无节幼体 ( nauplius)是低等甲壳类孵化后最初的幼体, 但高等甲壳类在更高的发育阶段才开始出现(十足目、糠虾目)甲壳纲之幼体中, 身体尚不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呈扁平椭圆形, 在正中线前方有无节幼体眼 1 个,其后方有口和消化管(肛门尚未开启) ,左右具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和大颚等3 对附肢,这一阶段称为无节幼体。第二触

13、角和大颚为双叉型,其原肢上均有朝向内方, 即朝向口之突起 (颚基,gnathobase) ,司捕食和咀嚼之功能。附肢均由数个关节构成,具游泳刚毛。继无节幼体期为后无节幼虫期。6、介形虫:介形虫身体两侧对称,不分节, 外被两瓣壳包裹, 个体虽小, 但结构复杂, 各种器官发育比较完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二者的接合处不明显。头部大, 约占身体大小的一半,胸部末端生有一对介形虫介壳外视尾叉。眼位于头部背侧,通常为单个的眼, 多数介形虫不具眼,有的属种幼年期具眼,到成年期消失。 介形虫身体某些部位生有感觉毛,通过壳壁的毛细血管伸出壳外司感觉作用。消化系统位于头部腹侧的口、食道、胃、 肠及位于身体后

14、端的肛门组成。无腮,通过薄的体壁自然扩散进行呼吸。除了个体较大,浮游类型的目之外,均缺少血管和心脏。肌肉系统复杂。 头和胸部具7 对分节的附肢, 除第一触角外,均为双枝型,包括两个明显的分支:外侧的外肢和内侧的内肢。附肢上具刚毛,末端为爪。头部生有4 对附肢,位于前面的第一触角,为长而向前逐渐变细的单肢型附肢,用于爬行、游泳和摄食。其后第二触角用于爬行、游泳和攀登。口附近的双肢型大颚基部坚硬具强齿,帮助咀嚼食物。口后边双肢型小颚可以搅动水体提供滤食水流,同时加强动物体周围的水循环有助于呼吸作用。胸部生有3 对附肢,皆为双肢。雌雄异体。有的种类无雄性,以单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有些属种行两性生殖

15、,也有两性生殖和单性生殖都可以进行。雌性生殖器官由位于身体后部的卵巢及输卵管组成。在特定季节生殖。 卵呈圆形或卵圆形, 耐干旱及寒冷性很强,利于适应低温、 干旱环境,并可较长距离扩散,在适宜的温度下孵出幼虫。它的增长是不连续的由卵孵化出幼虫称第一龄期,当身体生长对壳体来说已经过大时,坚硬的双壳脱落,随之身体迅速增长和发育,同时形成新的壳并硬化。由第一期至成年,通常经过8 个这样的龄期,蜕壳 8 次,每蜕壳一次, 个体增大一些, 各器官、 附肢不断增加、 完善,最后达到成年。期发育过程中,壳形、壳饰及各种构造特征也发生一定规律性的明显变化。7、轮虫:袋形动物门、轮虫纲,近2,000 种微小无脊椎

16、动物的统称,其中袋形动物门包含担轮动物门。轮虫因它有初生体腔,新的分类系统把它归入原腔动物门。常见的有旋轮属、猪吻轮属、腔轮属和水轮属等。轮虫形体微小,长约0.04-2毫米,多数不超过0.5 毫米。它们分布广,多数自由生活,有寄生的,有个体也有群体。废水生物处理中的轮虫为自由生活的。身体为长形,分头部、躯干及尾部。头部有一个由1-2 圈纤组成的、能转动的轮盘, 形如车轮故叫轮虫。轮盘为轮虫的运动和摄食器官,咽内有一个几丁质的咀嚼器。躯干呈圆简形, 背腹扁宽, 具刺或棘, 外面有透明的角质甲腊。尾部末端有分叉的趾,内有腺体分泌粘液,借以固着有其他物体上。雌雄异体。卵生,多为孤雌生殖。轮虫广泛分布于湖泊、池塘、江河、近海等各类淡、咸水水体中。甚至潮湿土址和苔藓丛中也有它们的踪迹。轮虫因其极快的繁殖速率,生产量很高,在生态系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轮虫是大多数经济水生动物幼体的开口饵料。在渔业生产上有颇大的应用价值。轮虫也是一类指示生物,在环境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