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卵巢腹腔内移位术后功能随访分析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676572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宫颈癌患者卵巢腹腔内移位术后功能随访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宫颈癌患者卵巢腹腔内移位术后功能随访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宫颈癌患者卵巢腹腔内移位术后功能随访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宫颈癌患者卵巢腹腔内移位术后功能随访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宫颈癌患者卵巢腹腔内移位术后功能随访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宫颈癌患者卵巢腹腔内移位术后功能随访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后 35 年卵巢功能的随访,探讨卵巢 移位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 19972002 年我科收治的绝经前宫颈癌患者 19 例在行宫 颈癌根治术的同时行卵巢移位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 35 年内卵巢功能。结果 (1) 19 例患者均为绝经前患病,年龄 2743 岁,平均 36 岁,宫颈原位癌 5 例,鳞癌b 期 8 例,a 期 6 例;(2)19 例中双侧卵巢移位 7 例,单侧卵巢移位 12 例,随诊年限最长 5 年,最短 3 年,平均 47.4 个月;(3)术后行体外照射放疗 8 例,5 例于放疗后 6 个月内出 现阴道灼热感、潮热、出汗等更年期症状

2、,1 年后症状改善 3 例,2 例无改善(40 岁以上) ; 未行放疗的 11 例中有 2 例术后 2 年出现卵巢功能减退的表现(42 岁以上) 。结论 宫颈癌 患者根治术中行卵巢移位术,可保留卵巢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效率 78.95%。 同时移位术较移植术简单;术后卵巢功能减退可能与年龄有关,放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与 卵巢移位术的位置有关。【关键词】 子宫颈癌;卵巢移位术;随访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已逐年上升,并且年轻化,部分年轻患者手术后需要辅助放疗, 或绝经前患者临床分期较早,为了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保留卵巢功能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 视,保护卵巢功能的方法已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保留卵巢

3、的手术方法较多,其目的为既 保留功能又能在其他辅助治疗的同时不影响到卵巢功能,将卵巢移植到腹腔外的手术方法 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因此我科采取了卵巢腹腔内移位术,方法简单,并对 19 例患者进 行手术后 35 年的随访观察,现将移位术后卵巢功能随访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9 例,选自我科 19972002 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在行宫颈癌 根治术的同时行卵巢腹腔内移位术,年龄 2743 岁,平均 36 岁,临床分期按 FIGO 1995 年分期标准。宫颈原位癌 5 例,鳞癌 b 期 8 例, a 期 6 例,双侧卵巢移位者 7 例,单 侧卵巢移位 12 例,随访年限

4、最长 5 年,最短 3 年,平均 47.4 个月,19 例患者中低分化鳞 癌 8 例,均行术后体外加速器放疗,5 例放疗 6 个月内出现阴道灼热感、潮热、出汗等更 年期症状,1 年后 3 例症状逐渐改善,仅 2 例无改善,且年龄 40 岁以上。未行放疗的 11 例中 2 例(年龄已达 42 岁以上)术后 2 年出现卵巢功能减退的表现。1.2 卵巢移位手术方式 常规开腹,检查卵巢大小、形态,切断缝扎输卵管峡部及卵 巢固有韧带,取切缘组织送检病理快速切片确定无转移,剪开阔韧带侧方浆膜层,沿卵巢 血管运行方向延长并游离卵巢动静脉至髂总动脉交叉处上方,总长度约 1012cm,待广泛 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

5、巴结清除后,在肋弓下,腋前线脐上 56cm 处剪开腹膜约 3cm,在此 处将卵巢由腹膜后移入腹腔内并用 4 号丝线将附件残端固定于腹膜小切口处,应避免将卵 巢血管扭转及打折,然后按常规关腹。1.3 随访 术后 1 年内每 2 个月复诊 1 次,术后 1 年以上每 6 个月复诊 1 次,随访 35 年,平均 47.4 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有无肿瘤复发,有无更年期症状及性生活情况,阴 道细胞涂片,血 FSH、LH、E2 测定,B 超了解移位卵巢大小及卵泡发育情况等。2 结果本组 19 例患者均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单或双侧卵巢移位术,治 愈出院,其中 8 例因低分化鳞癌或分期较晚而加

6、体外放疗,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 35 年,平均 47.4 个月,游离移位的卵巢未见癌转移,11 例未放疗患者定期随访期间, 彩色 B 超监测移位卵巢血运良好,形态、大小正常(在 1.63.0cm 范围内) ,并可见卵泡 发育,检测血 FSH、LH、E2 均在正常范围内,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呈中度影响,阴道黏膜 红润、弹性好、性生活满意、无更年期症状的 9 例,其中有 2 例(年龄 4243 岁)在术后 2 年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表现。本组中 8 例因分化低、期别较晚(a 期)行体外放疗照射, 随访中有 5 例在放疗 6 个月内出现阴道灼热感、潮热、出汗等更年期症状,血 FSH、LH 检查升高,E

7、2 下降,表现为卵巢功能减退,其中 3 例放疗后 1 年症状改善,血 FSH、LH、E2 检查均恢复正常,2 例无改善。上述所见本组患者总有效率达 78.95%。其 中 4 例卵巢功能减退与放疗及年龄有关,同时认为行双侧或单侧卵巢移位术与术后内分泌 功能的维持无正相关的关系,同时不影响卵巢功能的维持。3 讨论3.1 宫颈癌保留卵巢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宫颈癌发病年龄的年轻化,且能较早期的发 现宫颈癌,使宫颈癌的治愈率大大提高。绝经前和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卵巢,不仅会出现 更年期症状,而且可导致全身其他系统(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以及骨质 代谢的变化。崔金全等1研究发现绝经后宫颈癌患者血浆

8、 E1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绝经组, 年轻宫颈癌患者切除双侧卵巢导致 E1 的进一步增高,将影响宫颈癌的预后。因此,从心 理学、内分泌学以及改善宫颈癌的预后方面也要求保留卵巢功能。3.2 宫颈癌患者保留卵巢安全性 由于早期宫颈癌,尤其是鳞癌的卵巢转移率低,据 李艳芳等2报道,宫颈癌ba 期卵巢转移率 0.5%,b 转移率 0.6%。因此,对绝 经前宫颈癌ba 期患者施行根治术时,如不存在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可考虑保留卵 巢。文献认为宫颈腺癌、腺鳞癌易发生卵巢转移,宫颈管深肌层、宫体和宫旁组织受侵犯 淋巴管或血管浸润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均为宫颈癌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另外,肿瘤 体积大(3cm)容易

9、发生卵巢转移,因此在保留卵巢时应注意适应证。本组 19 例均按此适 应证选择病例。3.3 卵巢移位术式的价值 部分年轻患者由于临床期别较晚,且分化程度低,术后需 要补充体外放疗,故术中需要将保留的卵巢进行移位或移植,据文献报道卵巢移位可于腋 下、乳房下、侧腹上部皮下及结肠旁沟及右上腹壁等,其优点是卵巢远离放射部位,且移 位后的卵巢可触及,随时发现病变,其缺点是与卵巢移植相同,需游离较长血管,手术难 度较大,损伤大,术后由于血运差而影响卵巢功能。如将卵巢移位至上腹皮内,由于卵巢 排卵功能,多数患者出现局部疼痛及移位部位肿胀。本组病例采用将卵巢移位于上腹部肋 下、腋前线(约脐上 56cm)经腹膜后

10、移至上腹腔内固定的术式,与王建六等3报道 的术式基本相同,本术式要求卵巢固定的位置应在脐上 5cm 左右,这样可避免放疗辐射的 影响,其功能保留与姚爱香等4报道卵巢移位于上腹皮内术式一样,不会由于卵巢的排 卵而出现周期性局部肿痛症状,且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技术需要不高,不 需备特殊器械,只要能进行宫颈癌根治手术的医生均能进行。该术式应注意充分游离血管, 避免血管张力过高、扭转或打折而影响血供,这是术后卵巢功能保留的关键,同时也有利 于卵巢移位到所需的位置。3.4 移位卵巢的功能随访 本组 19 例随访 35 年,平均 47.4 个月,定期监测血 FSH、LH、E2、彩色 B 超检查

11、及妇科检查,4 例卵巢功能减退,总有效率达 78.95%。关于 卵巢移位后的卵巢功能问题国内外均有报道,认为卵巢移位部位应远离放射部位,如腹腔 内移位位置低,未能避免放疗的影响,本组病例中 8 例术后行体外放疗,5 例短期内出现 卵巢功能减退症状,停止放疗后 1 年有 3 例卵巢功能恢复正常,与曹兰琴等5报道结果 相同,由此可见卵巢移位位置与放疗野边缘距离较近有关,放疗对卵巢有一定的辐射影响, 因此在放疗期间对移位卵巢加以防护,以及手术中保证移位位置远离放疗野边缘,可避免 卵巢受放疗的影响;术后卵巢的功能与移位的卵巢远离放射野边缘的距离密切相关。由于 不是直接照射卵巢,放疗影响过后卵巢功能即可

12、恢复正常。本组 19 例中有 4 例出现卵巢功 能减退,除与放疗有一定关系外,可能与年龄较大、卵巢功能自然减退有关。总之,对于年轻的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较早者,卵巢移位保持正常的卵巢功能是可 行的,可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本组术式简单、疗效好,损伤小,并发症少,无需血 管吻合技术,利于基层医院开展,值得一提的是卵巢移位于腹腔位置应高于脐水平上 56cm 并应较好地固定,可避免卵巢移位位置不够而受到术后放疗的影响;同时卵巢血管 充分游离,避免血管张力过高、扭转或打折,影响卵巢血运,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最终达 到保留卵巢功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陈春林, 张随学. 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

13、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 中 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http:/ 2 徐玉静,欧阳振波,刘萍,陈春林.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04) 3 方驰华,苏仲和. 数字医学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研究J. 实用 医学杂志. http:/ 2010(10) 4 欧阳振波,刘萍,余艳红. 女性骨盆研究进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http:/ 5 刘萍,余艳红,陈春林,欧阳振波,宋小磊,王宏琢,昌仁民,王建平. CT 扫描计算机三维 重建女性骨盆的研究方法和应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01

14、) 6 欧阳振波,张随学,刘萍,陈春林,唐雷,李泽宇,黄睿,钟光明,梁波,全显跃,刘畅,钟世镇. 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06) 7 吴龙,周义军,高劲松,孙建永,李玉飞,马俊,金科. 女性盆腔的 MRI 三维重建J. 第四 军医大学学报. http:/ 2009(12) 8 张绍祥. 数字化人体与数字医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http:/ 9 高成杰, 张随学,裴强,徐达传. 成人盆腔血管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初步研究J. 中 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01) 10 单锦露,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林

15、支付,唐泽圣.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女性盆腔的计算 机三维重建J. 解剖学杂志. 2005(03) 11 续靖宁,邓晓红.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J. 右江医学. 2009(02) 12 刘增佑,朱艳宾,王淼,崔艳双, 张随学,胡群英.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妊娠期高 血压疾病相关性的初步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0(31) 13 佟艳,张晶,钱荣华,李蕊. 血清钙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分析J. 河北医 药. http:/www.xtd- 14 林丽珍,杨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预测研究进展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11) 15 狄海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对胎儿的影响J. 临床医学. 2011(09) 16 张随学,杨彦,杨伟文.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J. 中国妇幼保健. http:/ 2007(09) 17 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