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媒体打交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73021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和媒体打交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如何和媒体打交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如何和媒体打交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如何和媒体打交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如何和媒体打交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和媒体打交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和媒体打交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和媒体打交道一直想写关于企业如何正确同媒体打交道的文章。因为大部分企业的品牌部或者策划部 都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主管面对国内这么多的媒体开始表现出了厌倦和排斥的现 象。还有一些人干脆就没把媒体放在眼里,错误的认为和媒体打交道就是花钱。下面我就 从六个方面总结我的经验,供大家参考:一。媒体是企业的帮手。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现在国内的媒体进入了细分时代,随着江 南春的分众帝国的建立,使得媒体广告几乎无处不入,人们很难找到没有广告的地方。尤 其是 08 年初新媒体一下子涌现出 30 多家。存在着就是合理的。而且实事求是的讲,企业 的发展与媒体是分不开的,因为没有媒体的

2、支持,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同洋道 理媒体发展也离不开企业。所以媒体很重要,不是我们轻易就拒绝的,尤其是好的资源。此外,好的媒体还能从第三者的角度给企业带来很多好的建议和方法,使得企业少走不少 弯路,也能使得企业产品间接获得销售力,获得直接的品牌力提升。二。媒体是情报专家。有一次,我在北京推出大型的促销活动,但是苦于北京的社区很多,不知道如何能很好的 把网点选择好。正好我问到了框架的业务,由于框架主要分布在写字楼和社区,他们提供 了一份详细的北京各区域社区分布图,一下子解决了我的困惑,我借助这样的分布图,很 快做好了社区的部署。此外我想在央视进行广告投放,主要投放豆奶粉广告,但是由于此

3、前的经验不足,很难判断豆奶粉投放的有效时间段,由此我请教了央视未来广告公司,对 方很快就把 07 年何 06 年央视豆奶粉投放的频率的建议分析制图发给了我,使我很快就找 到了规律,事实也证明是很成功的。同时我也间接的了解到了竞品的投放情况,为避开和 对手展开正面竞争提供了准确地情报。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因此我们不要轻易就拒绝媒体 公司。因为你很难想到,未来你会需要它。三。媒体让企业省钱。由于现在的媒体很多,有电视的、报纸的、杂志的、网络的、车体的、户外的、地铁的、 路牌的、楼宇的、列车的、电台的、机场的、电梯的、手机的等等近 20 多种。如果我们能 够正确的看待媒体,就能赢得媒体的尊重和信任。如

4、果我们认真的对待每一个媒体,媒体 就会替我们的企业做免费口碑宣传。要知道媒体的传播力是相当大的。等于企业没花一分 钱,就获得了很实效的品牌传播。有的人说如果和媒体接触就必须要花钱,不花钱媒体就 会不给好脸色。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媒体都这样的。首先你可以和媒体言明,并不是媒体一 和企业打交道就能马上合作,哪有那么巧合的?所以合作是需要双方逐步建立起来的,很 有可能上半年不合作,下半年会合作,今年不合作,明天会合作。举个例子:在超市我们去购物,如果看到一个很中意的商品马上就去看看,结果促销员就 不断的给你介绍,这个商品如何如何的好,结果你很可能会因为促销员的热情过剩而拒绝购买,结果你发现该促销员满脸不

5、高兴。相反同样的情形,我们看到了促销员只在附近在 摆放商品,当看到你把商品拿在手上时,促销员只是说了句“需要帮助吗?”当你简单的 询问了问题,促销员也简单作了回答后,你很可能会购买,也很可能不会购买,但是无论 结果怎样,该促销员始终微笑着面对,让你看了很舒服。分析这样的现象,前者促销员属 于以销售产品为中心,也就是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把产品卖出去了就是胜利。后者促销 员则以顾客满意为中心,不论顾客是否决定购买,只要顾客满意就是成功,这样顾客即使 不买也会对这个商品产生好感,很有可能以后会购买,或者推荐家人朋友购买。上述的例子强调的是客户满意。企业好比促销员,媒体好比客户。因此媒体能够让企业省

6、钱。四。不要收取媒体的好处。很多和媒体打交道的人士都晓得媒体圈子的潜规则。但是大多数收取媒体好处的相关人, 最终的发展都不是良性的。原因很简单,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但是这里所讲的不收 取好处,并不是一刀切,教条的。如果是一些花钱不多的宴请,或者是一些很有意义的纪 念品、电影票等,这些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接受的。遇到特别的客户,也可以收取贵重礼 品,只不过最终要上缴企业才可以。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你不小心上了一些 媒体的圈套,那么你只能任其宰割,岂不悲哉!五。要学会给媒体上课。有些企业会经常遇到很难缠的媒体,如果处理不好,不但会耽误自己的正常工作,还会产 生误会。由此要学会给媒体进行

7、适当的“上课” 。两种方式,一种是不要让不合适的媒体恋 战;另一种是让合适的媒体按照企业的支招进行量体裁衣,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处理胶着的 状态,还能让媒体由衷的佩服你!六。千万不要忽悠媒体!这一点很重要,有些人不把媒体放在眼里,一味的忽悠媒体,不断的吃媒体的饭,拿媒体 的东西,最终落得很惨的下场。为什么呢?因为媒体公司也是正常的企业,只不过他们卖 的产品是“资源” ,一样的,如果业务人员不能完成任务是要被淘汰的。但是要是企业忽悠 业务人员,那简直就是对他们人格的侮辱,情节轻的会被举报,降职或解聘,严重的会追 究刑事责任的。因此一定不要忽悠媒体,一定要尊重媒体!以上是大料的心得,希望大家提出意见和

8、建议!企业如何与媒体打交道说实话,这个问题对企业来说比较头痛。由于国内很多传媒机构相对来说体制不清、 政企不明、官商不分、权限不定,运作不规,大多数企业对媒体是雾里看花,镜中看月。常有一个大企业被一家小媒体搞得晕头转向,一个大老板被一名小记者弄得胆战心惊的事 情发生。因此,企业在与媒体的关系上常常是一个徘徊者,有的惧怕媒体,敬而远之;有 的想亲近媒体,但又苦于摸不到门径。我接触了很多企业,当问到如何与媒体相处时,有 的兴奋,有的无奈,回答各不相同。有人将此比做是猫抓老鼠的游戏;有的说像足球场运 动员和裁判,尽是黑哨、越位、举牌。可以说,如何处理与媒体的关系,如何与媒体打交 道已是企业急待破解的

9、一道难题。第一,认识到位 舆论,简言之,就是公众性的看法和说法。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很难形成舆论,只 有通过媒体的传播才能形成舆论。媒体不仅是舆论传播的载体,也是舆论的制造者。大众传媒是公众的代言人,也是舆 论的代表。所以说,企业如果轻视媒体,就等于轻视舆论,其后果是极其危险的。传媒既然是一种传播工具、舆论公器,显然,企业与传媒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企业更好 地运用传媒这一工具的前提。拥有良好的媒体关系就拥有一定的舆论优势,拥有了传播竞 争优势。传媒是“传声筒” ,是“扩音器” ,是企业走向市场的“敲门砖” 。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面 向市场,面向消费者,时常需要借助传媒向公众发布信息,刊登广告,传达观点

10、,表达主 张。传媒是企业联系社会、产品联系消费者的桥梁和通道。记得 2004 年 6 月 27 日晚我与 浙江千岛湖旅游管理局领导交谈,该局局长提出了一个“五指理论” 。他说:消费者(游客) 是拇指,要放在第一;我们管理局是小指;联系拇指与小指的是中指就是媒体;食指 是全国各地的旅行代理机构;无名指是千岛湖当地的旅行社。这五指关系联系好,握成拳, 千岛湖的旅游事业才能做好。传媒是一部“助推机” 。现代企业竞争已不只是产品竞争、价格竞争以及服务竞争,而 是品牌的竞争,是企业形象、声誉、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的树立必须有 赖于大众传媒的强力支持。企业一个好品牌的成长十分艰辛,也十分脆弱

11、,需要传媒的不 断呵护。离开了媒体谈品牌、谈形象建设,只是水中捞月。传媒是企业外部关系中极其特殊、重要的“客户” ,又是企业的裁判员。企业的产品想 要说服消费者,首先要说服媒体;媒体不认可的产品,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企业的产 品和服务能否在市场上拿奖牌,常常又是媒体说了算。现在媒体举办的有关企业的各种评 比越来越多,如“优秀企业奖” “创新企业奖” “最佳企业公民奖” “最佳雇主奖” “成长企 业奖” “最具竞争力奖” ,还有各种分类单项奖、企业家奖。显然,良好的媒体关系可使你 得到更多的奖牌,获得更多的美誉。“媒企关系”是公关项目成败的关键变量。企业遭遇危机是难以避免的事,而且很多 就是因

12、媒体引发的危机。良好的企业与媒体关系,有利于控制风险,防范和化解危机。2001 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指出:在新世纪,公司的“透明化”不是一种选择,而 是一个以全球化为目标的企业必须遵循的原则。企业身份公众化,企业行为公开化,要求 企业越来越透明化。传媒对企业的监督也会越来越自觉化和日常化。因此,企业与传媒的 沟通、对话也会越来越经常化。 事实上,越有声望的企业越希望接受监督。传媒和公众的监督是对企业的一种促进。因为 企业越透明,大家对它越有信心,企业就越能健康发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企业得不到 传媒和公众的认可,形象就会受损,一个不被传媒和公众认可的企业是无法生存下来的。从大量企业生生死死的

13、案例中可以发现,一个成功的企业无疑与媒体关系处理得较好, 反之,失败的企业不乏太多与媒体关系交恶的结果。第二,制度到位认识到位了,制度要到位。设机构。现代企业在组织架构上要设置一个专司与传媒打交道的机构,而且至少应该 有一位企业副总级领导来分管这个企业与传媒关系的管理部门。目前做得好的企业多数都 是老总自己直管。企业与传媒关系管理机构因企业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如:新闻部、公关部、企划部、 外联部、宣传部、文化部、广告部等等,大企业通常叫新闻中心、广告中心、企划中心、 文化中心等,还有的称公共事务部、媒介关系部、对外传播部、市场传讯部等。叫法可以 不同,但一个共同的职能是代表企业与传媒打交道,重点

14、是传播推广企业品牌、维护企业 的形象和声誉。企业应赋予该机构足够的地位和权力,就如国内各级宣传部长进各级党委 常委会一样,使之进入企业最高层,能清楚了解企业的战略、立场,保证重要信息的传达 快速、 “原声” 、畅通。组队伍。与传媒打交道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企业与传媒关系管理部门的人员要 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如政治头脑、文化修养、文字功底、沟通技巧、组织与策划能力等, 最好要有具有媒体从业经历的优秀人士加盟,让专业人来做专业事。客观上来讲,有无媒体从业经验对做好企业与传媒关系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具 有丰富媒体从业经验的人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传媒的特性,懂得传媒的文化,熟悉媒体

15、的操作,在媒体公关、企业宣传、 品牌传播中会有的放矢,能提高宣传费用的利用率,帮企业花少钱、多办事、办大事。二是和“自己人”打交道,传媒人更显驾轻就熟。知道记者的习性,有圈内朋友,易 与各路记者亲近,方便企业与媒体和记者建立友善关系,能快速构建企业的媒体关系网络, 关键时能得到记者的相助,在舆情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三是懂得媒体的一些行规,了解其中的潜规则,能抵挡一些行为不规的媒体记者对企 业的欺诈。知道如何发布新闻信息,如何接受记者采访,能提高传播实效。四是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敏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广的社会关系、人脉资源, 能为企业带来新的有时是意想不到的利益。2004 年 4 月,曾为

16、我国民营企业大鳄的德隆集团深陷危机,随后一系列的挣扎没能保生, 最终走向了倒闭。德隆败阵的外部起因是因媒体的质疑,引发了公众和政府对德隆信誉的怀 疑,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事后德隆高层自我反省后叹息:德隆败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沟通上 的失败,遗憾的是企业缺乏一支像做经营那样能干的队伍来与媒体打交道。几年前,境内外发生了一场“东芝(笔记本电脑)事件” ,东芝公司事后总结自己的教 训中有一条,就是缺乏有经验的新闻发言人与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 当时,东芝任由事态在媒体的集中报道下肆意发展的回避态度,使中国消费者的民族情绪 由平常的产品投诉事件给点着了。东芝公关部负责人大森圭界说:“此事件让东芝认识到 光靠产品说话是不够的,还必须用人来说话。为此,东芝决定在中国区设立公关部,加强 与媒体、公众的沟通。 ” 定规则。企业与传媒关系管理要有明确的政策方针,要确定与媒体关系的目标、原则、 标准和流程。包括进行各种相关传媒的调研和分析,建立关系传媒、记者档案,了解强势 传媒的风格、特点和运作方式以及重要记者的特性;制定企业宣传和新闻信息发布计划以 及危机管理预案;明确公司日常与传媒联系的责任人和沟通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