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务工的农民工的子女受教育问题调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72553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务工的农民工的子女受教育问题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州务工的农民工的子女受教育问题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州务工的农民工的子女受教育问题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州务工的农民工的子女受教育问题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州务工的农民工的子女受教育问题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务工的农民工的子女受教育问题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务工的农民工的子女受教育问题调查(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报告内容摘要:内容摘要: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阐述了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状况,浅析了存在的隐患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呼吁政策关注三农问题应首先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关键词: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和谐社会;制度壁垒1农民工是现代城市的建设者,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生力量。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关乎农民工家庭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关乎社会公平与法治原则的实现,关乎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整体发展后劲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水准,更 是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所构建的和谐社会

2、主义社会是指各方面的利益关系2协调,社会公平;人际关系环境和谐,社会稳定。但是,如果没有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和谐,甚至连子女受教育这样的基本人权都不能保障,那么我们的和谐社会就只能是少数人的和谐。广州市委、市政府一向重视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之后,近年来通过制定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实施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等工程,推动广州市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形成了与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一是基础教育在全省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强化,2010 年底,全市有幼儿园 1532 所,在园幼儿 34.27 万人;

3、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1351 所,在校生121.91 万人;特殊教育学校 18 所(含工读学校) ,在校生 5273 人;普通高中128 所,在校生 17.79 万人;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 172.5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 99.1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97.49%,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 89.74%,普通高考各项指标连续 21 年位居全省前列。二是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强化,中等职业技能大赛成绩保持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市属高校在校生规模以及办学层次都居于同类城市前列,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 90%以上,位于全省高校先进行列。三是创建省教育强市目标圆满实现,100%的区(县级市

4、)成为省教育强区,100%的镇成为省教育强镇。越秀、天河、荔湾、海珠、黄埔等 5 区先后通过省教育强区复评。四是建设学习型城市成效显著,正向“学习之城”迈进。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为推动广州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市民素质作出了积极贡献。一、调查对象与目的一、调查对象与目的调查的时间:2011 年 7 月 18 号-2011 年 8 月 2 号调查地点:广州市白云区同和镇周边调查对象:30 位在广州谋生的农民工(职业包括:搬运工、建筑工、包工头、卖菜老板、出租车司机)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涉及这些家长在广州工作的时候,他们的子女上学存在哪些问题,并且现状怎样。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问题是否有得到相

5、关部门重视,是否有采取相关措施来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1、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受教育机会是衡量教育是否平等的重要指标,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具体反映在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渠道等方面。他们的就学渠道主要有:第一,在公立中小学借读。 第二,就读于流出地政府在流入地所办的学校。第三,进入民助公立(或公助私立)学校学习。第四,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第五,在家乡学校接受教育。抽样调查显示有 65 的适龄儿童在家乡接受教育,他们的父母3亲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处在教育的边缘地位。第六,部分农民工子女失学或辍学。2、就学过程不平等第一,与城市孩子同处一校的农民工子女,由于户

6、籍的限制,必须比城市孩子多缴纳高昂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尽管他们生活的经济条件比城市孩子要低很多。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公立学校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类是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二是城郊的乡镇学校。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经常是“插班”或者是被单独编班”。由于户口不在当地,经济条件薄弱,常被公办学校的城市学生排斥;由于父母工作流动性大,学校有时会疏于管理;由于没有学籍,成绩因此不计入教学考评,甚至无机会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以及“三好学生”的评选和一些体育竞赛;部分教师素质不高,往往歧视农民工子女学生,甚至剥夺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资

7、金短缺,且不少学校办学以赢利为目的,办学条件被降到最低,因此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设备奇缺、管理水平低、师资力量弱以及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等。所以农民工子女尽管有学可上,享受的依然是比公办学校低得多的待遇;而且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还有比较严重的城市本位观念,不但不落实国家的政策,对这些学校进行财政补贴,改善教学环境,反而以地区、部门利益为重,动辄以办学规模太小、条件太差等不合规范为理由将学校关闭,不给予其合法的办学地位,全然不顾流离失所的学生。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曾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形式把中国公民分成身份不同

8、的两大类别,蜂拥入城的农民工居住在城市,户籍却仍是在农村。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应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农民工子女在流动的同时,教育资金并没有随之流转,从而致使处于流入地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不了流出地政府的教育财政补贴,也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优待 。 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招收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全日制公办中小 学,可依国家有关规定按学期收取借读费”,显示国家政策赋予流入地学校收取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和赞助费的权利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因此在流入地城市就学的农民工子女,必须比城市孩子多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的结

9、果。2、义务教育制度的过度分权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过度分权。 义务教育法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第十二条规定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4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这个教育法则明确了流入地政府对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入学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作为城市边缘人口,农民工子女无法享受流出地政府带给他们的教育补助。因此,义务教育的过度分权是造成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主要原因。3、农民工经济收入低在我国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运输业以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农民工占到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人数超过

10、一亿。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经济社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理应得到公平、公正待遇,但农民工却经常遭遇工资偏低或拖欠的不公正待遇,收入普遍微薄。他们大部分居住在城市郊区,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城市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昂贵的求学成本,使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额外的赞助费和借读费,他们只能“望学兴叹”,这是导致他们子女上学难的直接动因。4、农民工家庭的流动性大,社会交往面窄农民工居住空间狭窄,条件较差,孩子没有安静的学习空间;农民工子女尽管生活在广阔的城市空间,他们实际却只拥有狭隘的生活空间,这与乡村社会中频繁的互动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经常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使适龄儿童的正常学习缺乏系统性和

11、稳定性,甚至造成了阶段性辍学,影响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客观层面上拉大了与其他儿童的教育差距,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弱势地位。四、解决对策四、解决对策(一)深化认识,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是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根本、抓发展、抓未来的理念。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优先发展教育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根本、抓发展、抓未来的理念,把教育事业纳入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的重要任务,整体规划、重点保障、优先发展。优先发展教育,当好教育的“后勤部长”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党政领导的共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经常到

12、学校进行实地调研,积极为教育出实招、办实事、谋实效,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是科学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市委、市政府通过深入调研、组织专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等,制定了一个立足广州实际、体现优先发展、促进公平正义、突出改革创新的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以国内教育发达城市和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着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着眼于办一流教育、建人力资源强市的目标,必将为广州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人力资源支撑。同时,制定了关于广州市加快教育现5代化建设的意见,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天河、越秀、番禺等区顺利通过“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督导验收。3、是教

13、育投入优先保障。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教育作为公共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体现法定增长要求,市本级财政年度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不低于 15%。其中,2009 年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7.95%,2010 年为 18.00%;全市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为 617.7 亿元、732.8 亿元,增幅分别为 10.18%、18.63%,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为 135 亿元、170.1 亿元,增幅分别为 14.71%、26.05%,确保教育经费实现“两个提高”、“三个增长”。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同期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分别为3

14、9.43%、37.66%。(二)履行政府职责,教育更加惠及广大市民群众1、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免费标准一致。各级政府切实强化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在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从 2009 年秋季学期起,实现农村和城镇免费义务教育补助标准一致。2、是健全具有广州特色的教育资助体系。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学生补助政策。加大职教扶贫力度,“十一五”期间,市财政共投入 3484.4万元,资助 1877 名从化、增城市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入读市属中等职业学校;投入 2724 万元,资助 2719 名广州市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和梅州对口扶贫生免费入读市属中等职业学校。2010 年,市财政拨付高等院校和中等职

15、业学校国家奖、助学金经费 1 亿元,共资助学生约 12 万人次。制定广州市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从 2010 年开始组织实施。今年初,市政府还将“免收本市户籍贫困家庭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学费”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实施后广州市户籍贫困家庭子女入读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免费教育3、是积极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市委、市政府认真按照国务院“两个为主”的要求,履行流入地政府职责,统筹安排,分步实施。2010 年,市政府同意印发了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把来穗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目前,广州为非广州户籍学生提供了 51.09 万个义务教育学位,占义

16、务教育总学位数的 41.91%,实现了国家规定的“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的目标,其中就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非广州户籍学生达到 19.51 万人,占 38.19%,正朝着“以公办学校为主”的目标努力。(三)抓全面普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广州学前教育整体质量不断提高,初步实现了以示范性幼儿园建设为核心的园际互动、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格局。各区、县级市按照“广覆盖、保基本”6的要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在园幼儿总数达到 34.27 万人,基本满足了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基本取消了学前班,确立了白云区钟落潭镇等一批农村幼儿园“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市级试点,番禺区成为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试点区。制定了广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努力形成全社会合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新格局。(四)抓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1、是加快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将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市领导抓重点工作,2010 年还将建设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