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功能失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72550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传播功能失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众传播功能失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众传播功能失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众传播功能失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众传播功能失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众传播功能失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传播功能失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试探我国大众传播的功能失调问题及对策试探我国大众传播的功能失调问题及对策学号:020105052 作者:李莲清 指导老师:谢英 教授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大众传媒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它的强大功能有目共睹。然而对大众传媒利用不当,就会造成其功能失调,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传播功能失调问题日益严重,已给我国的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传媒与政府、大众之间只有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共同努力重建社会道德体系,新闻从业人员提高社会责任感、遵循其职业道德规范,才能使我国的大众传播功能得到正常、有效的发挥,遏止其功能失调。关关键词键词: :大众传播 功能失调

2、 良性互动今天我们正处于大众传播的时代。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等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不仅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上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大众传播的影响之普遍,作用之强大,使得它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系统。它是社会有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一、大众传播功能及功能失调一、大众传播功能及功能失调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

3、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1关于大众传播的功能,西方许多著名学者都有过论述。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概括的传播“三功能说”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美国社会学家 C.R.赖特提出的“四功能说”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以及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美国学者施拉姆所总结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我国学者普遍认同的大众传播功能有环境监测的功能、社会协调的功能、文化传递的功能和提供娱乐的功能。“传播功能失调”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来的,与“功能”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当某种传播活动产生的后果给社会带来不利或者有害的影响时,就出现了传播功能失调。(一)环境

4、监测功能的失调(一)环境监测功能的失调环境监测功能是指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搜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向大众传递有关周遭环境的信息流通、交通运输、文化消息、经济行情,以及各种即将2到来或已经发生的灾害、威胁等信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2环境监测功能的失调主要是通过提供各种新闻和信息而实现的,当各种新闻信息铺天盖地地涌向受众时,过量的信息会对受众产生“麻醉作用”,即对信息反应冷淡或干脆不予理会。而当传播媒介对自然灾害、社会灾害或战争威胁作过分强调报道时,则可能会导致社会的恐慌。对一些涉及政治统治阶层的负面信息作不恰当的报道,也会影响和削弱他们的威望。就文化体系而言,对外来不健康的或者有害的信息

5、不加限制,任其涌入,则会对本土文化的传播带来消极的影响。(二)社会协调功能的失调(二)社会协调功能的失调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协调统一,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大众传播正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它对社会有机体具有调节作用,能够帮助人们宣泄不满情绪,使人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因此,被形象地喻为“社会的排气阀”。西方国家非常善于运用大众传媒的“排气”功能,来进行社会的调节,以维护社会稳定。3社会协调功能的失调是通过媒介对信息的解释、分析、评论来实现的,当这种解释评论触及到当前时政时,就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官方或非官方的限制,这样就使大众

6、传媒会尽量减少批评,为求谨慎而回避矛盾,不触及公众关心的敏感问题,结果是阻碍了社会的变革和创新,而大量对新闻信息的解释和评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受众个人的判断力和主动精神,对统治阶层来说,当信息筛选过度出现“一边倒”的状况时,则会妨碍其对真实情况的了解,导致作出不准确的判断;对文化体系来说,当信息筛选不当和解释有误时,会影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三)文化传递功能的失调(三)文化传递功能的失调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发展和创造。大众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4大

7、众传播的文化传递功能正是指大众传播对文化的传承,它体现了大众传播延续社会传统、传播社会经验和知识的教育功能。大众传播这种延续社会传统、传播社会经验与知识的教育功能若发挥不当,就会减少社会的亚文化群,促进“大众社会”的形成,标准化教育则束缚了社会成员的独创性和想象力,传播内容大同小异,缺乏个性,阻碍了文化的社会性行为。(四)娱乐功能的失调(四)娱乐功能的失调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是当今大众传播极为显著的一个作用,也是大众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大众文化是指大众共享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果,并且成为一种具有持续性、稳定性和趋同性的群体行为。大众文化利用大众传播进行扩散,它具有明显的娱乐性、消遣性和商业性特

8、征。作为一般民众都接受的文化,它与大众传播技术广播、电视、书刊以及视听等科技的进步密不可分。作为培养大众文化的“摇篮”,大众传播媒介自身的发展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往积极方面看,大众3传播媒介促进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和相互理解,使社会成员的心理趋向于从众性,这正是构成大众文化传播的社会意识基础。5但是过多、过滥的庸俗、低级趣味的信息的传播,降低了大众的审美能力,阻碍了高雅艺术的发展,促使公众沉溺于其中,纵情享受,限制了公众的社会性行为,即大众传播娱乐功能的失调。二、我国大众传播功能失调的具体表现二、我国大众传播功能失调的具体表现(一)低俗化传播日益严重(一)低俗化传播日益严

9、重近年来,我国大众传媒发展迅速,它一方面满足了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文化娱乐的需求,但另一方面大众传播正走向低俗化、庸俗化的境地,它已屡屡触及我们社会传统的道德底线,甚至是在颠覆我们原有的传统观念。凶杀、暴力、色情,这些低俗、哗众取宠的信息正对受众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一方面扭曲了社会的真实环境,另一方面特别容易引起分辨能力差但模仿性强的青少年盲目效仿。而一些品位高雅,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则会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在我国的大众传播中,广播、电视、报纸因其信息传输方式不同,低俗化现象的表现方式、程度也各不相同。1、在纸质媒体上,一方面在内容上大众新闻的流行,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而将各种煽情性、灾害性新

10、闻作为新闻的重点;刺激性的犯罪新闻和两性新闻更是每天不可缺少的题材,炒作明星绯闻和犯罪新闻;热衷各类淫秽色情报道,宣扬低俗、庸俗的社会现象。另一方面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标题制作煽情化,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刻意突出新闻事件中的矛盾冲突、感官刺激、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其煽情、刺激的因素,走新闻故事化、戏剧化的道路,感情因素和细节被大肆渲染。例如,赵忠祥与饶女士的纠纷,被媒体穷追不舍;李亚鹏和王菲的爱情成了媒体追踪的焦点;南方体育早年策划“狂 2000”、“赤裸甲 A”等一批专题报道吸引人们的眼球;某媒体上出现的足球性高潮、世界杯期间的外遇这样的标题,令人瞠目;2002 年 10月,莫斯科地铁人质案震

11、惊全世界,一些媒体可谓“独辟蹊径”,制作了莫斯科人质劫持匪首和他的“寡妇敢死队”。2、电视媒体更借助声画一体的优势,使低俗化的传播内容在新闻节目、影视节目、娱乐节目、广告中全方位展开。娱乐节目和影视剧中的低俗化最为严重,1997 年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推出后,“快乐旋风”、“玫瑰花香”,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全国电视媒介刮起了娱乐旋风。在这股旋风中,有的节目主持人语言粗俗,把丑化他人的形象作为取悦观众的笑料;有的则在相互调侃中常带上“性”色彩,把日常生活中老百姓都难以启齿的肉麻语言都搬上了荧屏;还有的节目怪招迭出,把小孩子拉进了娱乐节目,做起了主角,什么“宝宝秀”等,把小孩子打扮成成年

12、人,主持人还教三、四岁的孩子唱情歌,以博观众一笑,节目的“示范”效应实在令人担忧。影视作品中无病呻吟的太多,过分强调感情戏,或者是情感的不正常现象,比如畸形恋情、婚外恋,而且在是非的取向上脱离了大众的正常情感和伦理道德标准。4电视广告低俗化也非常突出,有费翔暧昧的西服广告,有某药品宣传补肾强身的“聪明的男人抓根本啊”,饮料芬达的广告也出现了穿着性感的女郎。一些纪实性节目也走向低俗化,如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节目和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的目击者节目,经常拍摄吵架、婚变、凶杀等所谓的“真实记录”,它们旨在追求卖点,关注奇闻逸事,以曲折离奇去吸引观众。3、网络低俗则已经走上了色情的道路,什么裸体

13、、交友、性、同性恋、真人秀、不一而足,以至引起网民的声讨,共同打击网络色情;而更多的是打擦边球、准黄色,目前还是在网络上招摇。这种低俗化内容的传播对受众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了消极、负面的影响,使他们的审美情趣低俗化,古典、严肃、优美的文学受到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流行,艳情、流星花园成为时尚。在审美情趣上,不再崇尚含蓄古朴,而追求露骨的男女性爱和金钱关系;在价值观念上,主要表现为享乐主义,物质利益取向和颓废主义精神取向,前者表现为行为和成功观念的利益驱动性及消费主义的消费方式,后者则表现为对青少年特有的反叛性的消解,使青少年对生活的适应性大于批判性,对现实中正义道德的事物采取冷漠态度。

14、(二)外来文化的冲击不断加剧(二)外来文化的冲击不断加剧民族文化,是适应民族生存特点而形成发展的,是在民族身上体现出来的民族化的精神依托和力量,它往往凝聚为民族特有的国民性格和社会心理意识。6文化乃国脉所系,它是一个民族不同于别一民族的特质,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是一个民族真正的根,是各区域与民族的特征得以维系的基础,是一个民族得以不息繁衍、保持旺盛活力的生命线。我国的文化安全,就是我们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所愿意选择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会因为外来的冲击而动摇其文化根基,或者说在外来的冲击面前能够保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增强生机与活力。7维护文

15、化安全,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面临的生死选择。文化兴则国家旺,文化衰则国运竭。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世界上最有特点的文化,是我们民族本身历史和现实的选择。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 WTO,我国文化市场也进一步得到开放,欧美、日韩影视剧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包括通过正当或非正当途径进入我国的电视剧、电影、动画片以及电视节目和各种音像制品。这些外来影视剧赢得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就拿韩剧来说,据统计 2002 年,中国内地播放了 67 部“韩剧”,2004 年,仅中央电视台就引进了 3 部,2005 年中央电视台在与湖南卫视竞争大长今的播放权失利后,很快就引进了正在韩国本土热播的加油,金顺。而大长今在内地的收视

16、一直呈现良好的上升态势,平均收视率达到 3.45%,平均收视份额达到 15.3%,居全国、湖南全省及长沙三市场同时段的第一位;自 9 月 1 日该剧开播以来,湖南卫视后晚间时段,收视率比以前增加了 3 倍。几乎同时播出的加油,金顺也为中央电视台赢得了众多观众。8这些影视剧具有着很强的意识形态渗透力,它们在销售本国文化产品牟取5高额利润的同时,也竭力输出其政治观念、文化观念与价值观念。它们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形成猛烈的冲击,对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产业、对我国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意识形态观念、对我国文化体制和文化管理制度等等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冲击,对我国人民既有的价值标准、价值观念、文化传统、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等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情人节、圣诞节的热衷远远超过端午节、中秋节,这种现象的产生不能不说和这些影视剧在我国的传播存在一定的关系。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文化安全的重要性。法国重视维护本国文化已为世人皆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