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氟化工园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72240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熟氟化工园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常熟氟化工园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常熟氟化工园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熟氟化工园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熟氟化工园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氟化工产业发展情况报告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氟化工产业发展情况报告CCTV.com 2010 年 06 月 02 日 16:00 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成立于 1999 年 10 月,于 2001 年 7 月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2006 年 12月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冠名“中国氟化学工业园”。2008 年 6 月设立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党工委、管委会,同时增挂“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牌子。园区位于常熟市北部,濒临长江,距常熟市区 20 公里,沿江高速设道口直接与园区公路对接,与苏嘉杭高速、沪宁高速、沪宁铁路、内河干道共同组成园区快速便捷的现代交通网络。园区规划

2、面积 15.02 平方公里,截止 2008 年,已投入 10 亿元完成一期 2.97 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形成了“四纵五横”的道路框架,同时实现了“九通一平”,道路、电力、通讯、供热、排污、雨水、天然气、自来水、工业用水等管网全部到位。消防站、热电联供厂、污水处理厂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工程相继投用。园区发展的总体设想是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的公共设施,重点发展新材料、氟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目前累计引进企业 33 家,包括美国杜邦、法国阿科玛、日本大金、比利时苏威等 4 家世界氟化工巨头以及国内上市企业上海三爱富公司等,合同利用外资 6.44 亿美元,

3、注册外资 3.25 亿美元,利用内资民资达 20 亿元,从业人员 4213 人。2008 年园区完成销售 50 亿元,上交税金 1.76 亿元。园区以氟化工产业为主导,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各企业以产品为纽带形成了相互配套、相互链接的关系,是全球氟化工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国外友人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辛迪?格林对园区的评价是: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不仅是江苏最大的,而且是亚洲最大、在全球也是极有影响的快速成长型氟化学专业园区。以下是园区氟化工企业产品产能等情况:1、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4.5 万吨二氟一氯甲烷(F22)、4.5 万吨氢氟酸(HF)、3 万吨二氟乙烷(F152

4、a)、1.5 万吨二氟一氯乙烷(F142b)、1 万吨二氟甲烷(F32)、8000 吨五氟乙烷(F125)、2000 吨灭火剂 F227a、1000 吨氟树脂。2、大金氟化工(中国)有限公司年产四氟乙烯(TFE)万吨,悬浮聚四氟乙烯(PTFE)3000 吨、分散PTFE3000 吨、分散 PTFE 浓缩液 1000、六氟丙烯 1500 吨、氟橡胶 700 吨、HFC 系混合冷媒 12000 吨。3、阿科玛(常熟)氟化工有限公司年产 2 万吨氢氟酸(HF)、3.5 万吨二氟一氯甲烷(F22),5000 吨聚偏二氟乙烯(PVDF)。4、杜邦(常熟)氟化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3000 吨聚四氟乙烯(P

5、TFE)。5、杜邦三爱富氟化物(常熟)有限公司年产 R410A、R407C、R404A 混配制冷剂 5000 吨,均为氟利昂替代品。6、苏威特种聚合物(常熟)有限公司年产聚四氟乙烯(PTFE)超细粉 2000 吨。7、常熟三爱富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 3 万吨氢氟酸(HF)、6000 吨三氟三氯乙烷(F113a)、2000 吨三氟氯乙烯(CTFE)、3000 吨五氟乙烷(F125)、2000 吨氧化锌(ZnO)、2 万吨一氟二氯甲烷(F141b)。8、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四氟分厂年产 3500 吨四氟乙烯单体(TFE)。9、常熟市新华化工有限公司年产 1000 吨氟化盐。10、阿科

6、玛大金先端氟化工(常熟)有限公司年产 2 万吨五氟乙烷(F125)。园区围绕氟化工产业链和热电联产初步形成了园区的产业链网。(见图)为主产品物流循环链;为能源综合利用链;为硫酸钙综合利用链;为副产盐酸综合利用链;为温室气体削减链。下阶段,园区将坚持 “突出特色、壮大规模、提高质量、拓展市场”的理念,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求发展,一是继续做大做强氟化工产业。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球氟化工产业市场总值约 4000 亿元,而我国仅占5左右,并且全球产业呈明显成长趋势,因此市场空间十分巨大。我们要重点发展含氟新型致冷剂、含氟高分子材料、含氟工程塑料、含氟橡胶、含氟涂料,并向含氟材料的深加工拓展。二是拓宽产业领域,打造新材料新特色。我们园区后续发展空间巨大,单纯氟化工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我们必须寻求向别的产业延伸。当今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前景喜人,园区增挂新材料产业园牌子后,我们将积极向这一方向努力,重点研究发展有机硅材料、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功能膜材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