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668973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农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我国农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我国农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我国农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农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农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我国农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浅析我国农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内容摘要:农业用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用地的利用现状, 揭示了其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人地矛盾突出,土地生产力低, 土地退化严重和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很多严重问题等, 提出了合理利用农业用 地资源、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关键词:农业用地 问题 解决方法农业用地又称农用地。指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 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如水库、闸坝、堤埝、 排灌沟渠等) ,以及田间道路和其他一切农业生产性建筑物占用的土地等。近些 年来,各种建设占用耕地以及水土

2、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土地污染的广泛 存在,使我国的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1985 年,世界农业用地约占 世界陆地总面积(不包括南极洲)的 64.7%;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 推进,这一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变小。耕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没有耕地面 积的保证,即使生产力飞速发展,也很难保持一定程度的粮食自给,这对于地少人 多的中国而言无疑是一种灾难。我们应该努力找到解决的办法,使农业用地达 到环境、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效益的统一,以保持良性循环,永续利用。1我国目前农业土地的利用现状目前我国的农业用地资源在利用结构中占主导地位(70.6%) ,东部地区土 地利用率高,利用条件较

3、好,可利用性强,土地利用效益较高;西部地区,土 地利用率较低,,利用条件较差,可利用性弱,土地利用效益低;但西部地区, 资源丰富,地域广阔,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大兴安岭一河北张家口一陕北榆 林一甘肃兰州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为一线。此线以东, 耕地占全国总耕地的 88.4%,林地占全国林地的 75.5%,为耕地集中地带和重要经济林区,经济发达, 城市密集,交通便利,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垦殖率高, 土地利用效益高;此 线以西,为干旱、半干旱、高寒区。耕地、林地面积少,牧草地占全国牧草地 面积的 80%,是全国最主要的牧业区,全国难利用土地集中分布区,土地质量 差,农业用地资源利用结构简单,利用程度、

4、生产率均较低,利用效益差。秦 岭一淮河以北,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79.9%,耕地占全国耕地的 46.3%,旱地占全国旱地的 60 %,水浇地占全国水浇地的 63.2%,是我国旱作农 业区。林地占全国林地的 22.7%,是全国重要林业生产基地,北方暖温带的水 果产区;秦岭一淮河以南,土地仅占全国的 20.1%,但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土 地利用率高,土地利用效益高,经济发达。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多地少的矛 盾相当突出,在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农业用地面积逐年减少,并且现有的耕地 也存在因管理不当而导致的土壤肥力水平降低现象,我国 70“-80的耕地养 分不足,土壤污染退化、土壤的侵蚀等也都严重威

5、胁到土壤的总量和土壤的质 量。2我国目前农业用地存在的问题2.1 人口与农业用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 4 位,林地居第 8 位,草地居第 2 位,但人均占有 量很低。世界人均耕地 0.37 公顷,我国人均仅 0.09 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 0.76 公顷,我国为 0.35 公顷。发达国家 1 公顷耕地负担 1.8 人,发展中国家负 担 4 人,我国则需负担 8 人,其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尽管我国已解决了近世界 1/5 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也应注意到,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 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2.2 土地生产力低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调查分析,我国耕地中

6、,中低产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 积的 67.84 % 。其中华北地区中低产田占该区总耕地面积的 70.6 %,全国中低 产田大致有以下 6 种类型:疮薄地、坡耕地、干旱缺水地、盐碱地、渍涝地、 风沙地,其中瘩薄地在中低产田中占比重最高,达 36.34 铸,可见中低产田培 肥地力问题巫待解决。造成土地生产力低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条件, 投入少,掠 夺式经营土地等。2.3 农业用地资源退化严重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造成土地退化和破坏,土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 要表现为: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增加,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原退化严重,土 地环境污染日趋加重。2.4 我国目前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4.1 农

7、民建房占用不少耕地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农民的收入增加了,随之而来的是 大多数富裕起来的农民把修房盖房作为投资的重点,各地农村掀起了持续多年的 建房热潮。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规划及政府的有效引导,土地管理部门又监 管不严,许多农村呈现出居民点向公路两侧和村外围发展,路边店随处可见,而且 宅基地的占地面积不断扩大,大量占用耕地。 2.4.2 基础设施建设占用大量耕地 加速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增 加,经济建设与保护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非农建设 占用耕地指标不足,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前些年,中央提出实行积极的

8、财政 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城镇化发展,实施小城镇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这些战略的实施无疑将占用更多的耕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规 模将会提前实现。 2.4.3 城市无限制外延扩展占用大量耕地 19882001 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数目由 434 个发展到 662 个, 小城镇的数目由 11 481 个发展到 20 374 个。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意味着 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而且意味着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这一需 求既包括城市发展对土地的“自然需求”,也包括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人为需 求” 。前者使土地资源得到重新配置,而后者造成城市规模迅速

9、扩大,从而使我国 耕地保护雪上加霜。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城市化,无视土地规划,盲目扩大城区, 违规设立各类开发区、园区、大学城,大量的无序占地造成大量的耕地闲置浪费。2.4.4 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占用大量耕地 中国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国家,特别是进入 20 世纪末期,生态系统呈现急剧恶 化的趋势,这里面既有天灾也有人祸。数据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由 1949 年 的 100 万 km2 扩展到 367 万 km2,并且每年仍以 2 400 km2 的速度扩展;全国每 年经河流输送入海的泥沙 50 亿 t ,加上输入江河湖泊的泥沙超过 100 亿 t ,相当 于 300 万 hm2 耕地耕作层

10、的土壤;全国沙化土地达 174. 3 万 km2,且每年仍以 3 496 km2 的速度扩展;全国酸雨区已扩展到占陆地面积的 30 %,且逐年扩大。在 这种生态压力下,国家出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决定实行生态退耕的重大战略。从 长远来看,随着生态退耕战略的逐步实施,整个农业生产环境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局部农业小气候会向良性方向发展,土地的生产潜力可能得以发挥。同时,生态环 境的改善,会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然而,就近期而言, 生态退耕无疑使大量的耕地退出了粮食生产的舞台,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提出 了严峻的考验。3对于现存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3.1 调整农业用地资源利用结构,

11、协调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 合理开发利用林地资源我国山地多, 宜林 面积大, 发展林业生产的条件较好, 今后应大力开发林地资源。稳定耕地面积, 促进粮食生产我国人多地少, 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农业用地资源利用最基本的问 题。3.2 合理利用与保护耕地, 大力治理中低产田, 适度开发宜农荒地资源我国中低产田约占70%左右, 改良治理这部分耕地资源, 投资小, 见效快, 应加大力度。宜农荒地资源, 分布偏僻、零散, 开发利用难度大, 宜对条件较好、 投资效益较高的荒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3.3 正确处理耕地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的关系,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

12、,一定的耕地生产能力或潜力不仅仅意味着维持一 定数量的耕地,而应该是维持一定数量、 一定质量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相统一的 耕地。因此完整意义上的耕地保护政策应该是促进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相均 衡的政策。目前,耕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农村社会保障替代者的角色,还具 有生态保育、清洁空气、涵养水源、美化景观等作用。拥有足够的耕地资源才 能使后代人的衣食之源得以保持,从源头上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当 今,我们在向土地资源索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承受能力,严 格控制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要树立生态观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 由“人是自然的主人”向“人是自然的成员”的转变,

13、实现耕地经济、社会、环 境三方面综合效益的共同发展,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耕地是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实现社会和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保护耕地,从根本上依赖于有效的土地产权的设置和安排,依 赖于土地产权制度的建设。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已呈 现出某些局限性,例如: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土地产权界定不清晰;土地产权结 构不合理等,并成为保护耕地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中国问 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的核心是产权问题。 因此,我们应当在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前提下,建立以土地使 用权为基础,完善土

14、地他项权利设置的土地产权体系。其中,国家拥有土地的发展 权和管理权,按照农地农用、 农地农有的原则,严格控制农业用地的非农化,保障 对耕地的保护。3.4 积极开发山区土地资源我国山地多, 山地、丘陵、高原占70 %, 合理开发利用这部分资源, 在农 业用地资源利用中占有重要位置。但目前山地开发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生产力 水平低, 需合理规划, 搞好水土保持, 加强综合治理。3.5 加强农业用地资源利用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我国农业用地资源利用过程中, 违背科学规律, 乱占浪费土地的现象十分严 重。为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物质基础, 必须加强农业用地资源的宏观 调控与管理: 一是制定农业用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规划; 二是采取法律、经济、 行政等综合手段, 加强农业用地资源的保护; 三是加大投入, 综合治理农业用地 资源, 提高其生产力水平; 四是进一步加强农业用地法制建设, 依法强化农业用 地资源的管理, 把农业用地资源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参考文献:1.何来芳,麻志周,范诗鸣.目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河南土地资源, 2004. 2.伯华,郑新奇.耕地危机与城市化进程的盲目性J .城市问题,2003. 3.卢树昌,赵淑杰.我国农业用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合理利用的基本对策 4.李爱军.农业用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 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