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华北北电电力力大大学学( (留留学学生生英英语语授授课课) )电电气气工工程程一一级级学学科科博博士士研研究究生生培培养养方方案案(专业代码:0808 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 在电气工程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 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要初步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 发项目,或解决和探索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 果,能够胜任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熟练掌握汉语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包含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 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5 个二级学科和电气信息技术、电力经济 2 个自设二 级学科,其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为北京市重 点学科,由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承担培养任务 主要研究方向: 1.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2.电机及其系统分析与监控 3.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4.电力系统保护与安全控制 5.电网安全防御与灾变控制 6.新能源电力系统 7.先进输电技术 8.电能质量 9.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 10. 电气绝缘技术 11. 现代电力变换技术 12. 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13. 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4. 电气信息分析与处理 15. 电力经济 16.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全英文授课(汉语综合课除外)。
2.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必要时可设副导师,或组成指导小组跨学科或交叉 学科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副导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及高 级职称,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具有高级职称 3.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进行创造 性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时要根据本学科专业的要求、学位论文的需要及个人的实际情况学 习有关课程;要学会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4.博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全日制培养方式 5.博士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 3-4 年,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学习年限的,应提前半年由博士生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学院领导审核、报国际教育学院(政府奖 学金生需由国际教育学院先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批准)、研究生院批准、备案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博士生的课程设置分学位课、必修环节和任选课三大类学位课分公共课、基础理论 课、专业核心课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修最低学分为 19 学分,其中学位课 14 学分, 必修环节 5 学分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博士研究生应根据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的需要, 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博士论文答辩前完成课程学分。
具体要求 如下: 1.学位课(17.5 学分) ,其中: 公共课:汉语综合(1):4 学分(64 学时)汉语综合(2):4 学分(64 学时)中国概况(英文):2 学分(32 学时) 基础理论课:3 学分; 专业核心课:4.5 学分 要求博士生在基础理论方面,应进一步掌握现代数学等高层次的宽厚的基础理论,为 研究方法的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中以研究型的专业基础课程 为基础,以加强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理论训练为主,使学生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培 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2.必修环节(5 学分) ,包括: 研读专业经典名著 1 学分:要求博士生在学习期间,须在导师的要求与指导下,研读 各自专业的经典名著 1 至 2 本,完成后记 1 学分;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2 学分; 前沿讲座与专题研讨 1 学分:参加前沿讲座与专题研讨是培养博士生综合能力和进入 学科前沿的重要环节,要求博士生在学习期间,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至少参加 8 次 前沿讲座与专题研讨,完成后记 1 学分; 博士论坛 1 学分:要求博士生至少做学术报告 2 次及以上,记 1 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进行科学研究与撰写学位论文,是对博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创新能力的 主要途径,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博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博士生在学期间一般要用 至少 2 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 要标志,博士生的资格考核、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预答辩、论文 答辩资格审查等,是博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各学科与专业应在培养方案中做出具体 安排与要求 1.博士资格考试 博士生资格考试是在博士生完成课程学习阶段正式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之前进行的一次 严格系统的综合考核,是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前的必要准备,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资 格考试重点考核博士生是否掌握了符合学位标准要求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博士生的资格综合考试由学院统一组织,一般在第二学期末(一般在每年 7 月的第一 周)进行通过资格综合考核的博士生方可进行开题报告未通过资格综合考核者,一般 在第一次资格综合考核后半年至一年内再进行一次 2.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在了解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现状、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确定论文题目,要体现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和先进性。
选题报告时间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博士生工作进 度情况确定,一般应在第二学期末完成,最迟距离申请答辩日期不少于 2 年 博士论文选题报告内容应包含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及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 线、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选题报告在二级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地进行,并 由以博士生导师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选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导师和研究生参加, 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做选题 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研究生院备 案 为了保证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创新性,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要求攻读博士 学位的研究生在进行论文开题报告之前,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教育部认定的科技查 新工作站进行论文开题查新工作 3.论文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应在第四学期进行,各二级学科应组织考查小组(3-5 名教授 组成) ,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查 4.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部分,应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博士生在申请学位 论文答辩前必须按学校规定发表学术论文为鼓励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探索重要 的学科前沿问题,从事原创性的研究,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或工程应用项目的研究, 作为取得我校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应以第一作者身份或第二作者身份 (若是第二作者其导师或副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按下述要求公开发表反映学位论文工作 成果的学术论文: (1)至少在本专业核心期刊、国际期刊或国际会议上发表 2 篇及以上学术论文,其中 至少有 1 篇发表在本专业权威学术期刊或被 SCI 收录期刊上。
(2)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署名华北电力大学)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 项, 或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 1 项,或作为主研人完成的科研课题通过省、部级及以上鉴定,其 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水平及以上者 1 项,相当于权威期刊论文 1 篇3) 博士生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华北电 力大学为第一发表单位 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其他成果,在学位申请时仅作参考 5.学位论文预答辩 预答辩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修改、完善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生在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初稿, 经导师审核认为符合要求的,要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学位论文预答辩通过者,方 可申请正式答辩具体要求按照《华北电力大学博士研究生必修环节实施细则》中相关规 定执行 6.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送审的资格审查 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送审 的基本条件: (1) 修完所规定的学分要求; (2) 通过博士资格考核; (3) 完成论文开题查新报告与论文选题报告; (4) 完成论文中期检查; (5) 满足学术论文发表与科研成果要求; (6) 通过学位论文的预答辩; (7) 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并通过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审查。
7.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 博士生在通过论文送审的资格审查后即可进行学位论文的送审与答辩,具体要求按照 《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的有关规定》 、 《华北电力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 施细则》等相关规定执行附附表表:: 课课程程设设置置表表课程性质课程性质课程属性课程属性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学时学时学分学分考核方式考核方式 开课学期开课学期备注备注汉语综合(1)Chinese Comprehension(1)644.0考试1中国概况(英文)Introduction to China322.0考试1公共课10 学分汉语综合(2)Chinese Comprehension644.0考试2基础理论课3 学分现代数学基础与方法Basic and Method of Modern Mathematics483.0考试1现代电力电子技术Modern Power Electronic Technique322.0考试1学位课(17.5 学分)专业核心课4.5 学分电网络分析理论Electric Network Analysis Theory402.5考试1研读专业经典名著Professional Classics studying1.0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Literature Review and Topic-selection Reports2.0前沿讲座与专题研讨Cutting-edge Lecture and discussion on Special Subject8 次1.0必修环节(5 学分)无博士论坛Doctoral Forum2 次1.0任选课无补修课程Courses needed附注附注:对非本专业入学的博士生,应补学由导师指定的本专业主干硕士课程华华北北电电力力大大学学((留留学学生生))英英语语授授课课电电气气工工程程一一级级学学科科硕硕士士学学位位研研究究生生培培养养方方案案(学科代码:0808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在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的研究 领域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
具有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 技术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 汉语 二、学科研究方向二、学科研究方向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包含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 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5 个二级学科,其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国 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由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承担培养任务 主要研究方向: 1.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2.电机及其系统分析与监控 3.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4.电力系统保护与安全控制 5.电力经济 6.先进输变电技术 7.新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 8.电气绝缘技术 9.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 10. 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11. 电磁场分析与电气测量 12. 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全英文授课(汉语综合课除外) 2.实行导师负责制,或组成指导小组集体培养充分发挥导师、学术群体指导研 究生的作用 3.可跨学科专业或与有关研究部门、企业联合培养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硕士 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具有高级职称的有关人员协助指导 4.采用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使硕士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 的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