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心理咨询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667920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心理咨询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职业心理咨询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职业心理咨询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职业心理咨询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职业心理咨询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心理咨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心理咨询(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职业职业心理咨心理咨询询职业职业咨咨询询是针对个人因职业(升学)选择或移动,以及职业适应与发展方面引起的种种烦恼和困惑,期望通过咨询与指导,使个人能活的具体的建议与忠告。从技法角度职业咨询的四个方面特征:1、职业咨询是通过语言手段进行的专门性的援助活动。2、职业咨询以咨询担当者与来访者时机性的互相作用为基础,在双方面对面的接触中双方之间互相依赖关系的质量,是咨询能否向目标顺利进行的基础。3、是对个人在职业生活中产生的形形色色心理问题的援助。4、注重加强来访者对自身的认识,加强自我行为的责任意识,是咨询结果成为个人的意志行动。职业职业咨咨询询与指与指导导的的实实践操作的践操作的 6 项项特征:

2、特征:1、以援助个人职业选择、职业移动、职业生涯向上发展等为具体目标的重要工作。2、是为了个人在职业生活方面的适应与发展,重视人自身的成长与适应,重视发挥个人积极的心理机能,而问题的解决与治疗不是目的。3、有系统的、按步骤的进行与考虑全局的救援方式。4、对个人理解自我、理解职业、职业与专业的选择决策、职业生涯的设计规划、职业环境的适应等方面,进行综合一体化指导。5、是企业方面的顾问参谋,企业内部的调整,员工职业能力开发培训教育,员工精神卫生援助等方面的职业机能作用。6、需要与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劳动就业管理机构、企业的管理部门、就业培训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职业咨询与指导的起源与发展1908

3、 年,美国帕森斯帕森斯在波士顿设置职业咨询所。1909 年,帕森斯职业的选择,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使用了职业职业指指导导这一专门术语20 世纪初帕森斯创立了“特性-因素理论”50 年代,诞生了舒伯职业发展理论。2美国联邦政府教育局在 70 年代初提出了青年学生中的“生涯教育生涯教育”,就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强调对在校学生要抓紧社会实践体验的学习活动。1951 年,成立了国际教育与职业指导国际协会(IVEVG)职业咨询与指导的三种实践类型:1、以人才的合理利用为重点,一般在政府的劳动行政机构的指导下进行。2、以人本身的发展作为主要支点,在各国的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开展。3、既注重人本身发展

4、,又注重人才的合理利用。由劳动部门与教育部门协作完成。CAREER 的三方面内容的三方面内容:1、向上发展的职业移动;2、个人的职业生涯或职业经历;3、个人合适的人格,生存方式的形成与自我表现。2000 年柏林 IVEVG,日本渡边三枝子教授归纳的五五项项共共识识:1、职业咨询与指导的步骤不是单一的,应注重技法与活动的综合运用。2、进一步强调了对青年人进行职业选择援助的作用与意义。3、应注重个体在与外界环境的互相作用中的自身体验。4、对于选择行动与适应状态,有必要适应采取介入行动,包括使用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的一些技法来解决个人情绪性的问题。5、对于当代个体在职业生活背景与生存方式出现复杂化倾向

5、,达成共识。职业咨询与指导的本质是发展人的个性与生存能力。即根据人的身心发展各阶段的不同特征,通过咨询指导工作,使人们能明确的认识职业与自己,能明确的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与生活道路,并且具有以个人意志作出职业决定的能力,以及让自己的决策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活与人生中得以实现的能力。三个重要的社会性意义: 1、合理调节人才的意义;2、适应的意义;3、发展的意义。3职业咨询与指导的对对象与工作象与工作领领域域:1、教育领域;2、产业领域;3、社会福利领域;4、女性工作领域(尤其是生育期后复职和更年期女性的职业适应与发展);5、人生修养领域,对社会成员进行生涯设计(职业、家庭、健康、休闲、经济)等方面的咨

6、询与指导,社区生涯教育的推广与指导。职业职业咨咨询询与指与指导导的理的理论论基基础础心理学理论:1、 特性因素理特性因素理论论(人(人职职匹配理匹配理论论):帕森斯):帕森斯。主要观点 1、人具有各式各样的个人特性;2、不同的职业类型,有其相匹配的人格类型;3、根据职业类型与人格类型,可以预测成功的可能性。个人的能力、兴趣、性格等与其获得的职业一致的话,那么个人的职业选择达到了最初的理想。三个本质:1、清楚的了解自己,即了解自己的气质、能力、兴趣、志向、界限,以及这一次而存在的根据;2、了解关于职业上成功、利弊、报酬等的必要资格与机会,以及对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条件的预测;3、关于以上两项事

7、实关系的合理推断。2、 要求理要求理论论: :R霍伯克。霍伯克。主要观点:1、人对于职业的选择,主要是为了基本满足自身要求;2、当职业(工作)不能满足要求或低度满足要求时,将发生辞职或转换其他职业的行为。3、 精神分析学的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论(心理(心理动动理理论论):):ES波丁,波丁,1963。 。主要观点是:1、个人内在的心理动力,可以作为职业选择构造中的一个机能。2、人与职业的关系,可成为被压抑的欲望的升华。4、 养育关系理养育关系理论论: :罗罗伊伊,1957。 。用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早期的养育环境,对成人以后的职业志向与职业领域选择有十分明显的影响。罗伊认为,幼年家庭气

8、氛(温暖或冷淡),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直接关心或回避或容忍),对孩子的处置4方式(过于保护、要求过剩、拒绝、无视、爱心、变化无常等),将决定孩子成人后的志向性与职业的选择领域,并且表现出职业区分十分明显的倾向。5、 发发展理展理论论: :E金斯伯格和金斯伯格和 DE舒格。舒格。主要观点:1、职业的发展贯穿整个生涯;2、职业选择不是单一的决定,而是各种连锁决策的结果;3、职业生活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其自身的发展课题;4、人具有不同的职业发展模式。6、 意志决策模式理意志决策模式理论论: :TL希希尔顿尔顿、 、SH奥西泡、奥西泡、HB伽列特、伽列特、DA杰普森等。杰普森等。主要观点:1、

9、职业选择是一个合理的过程,通过研究分析,可探索出达到选择目标的最佳个人决策行为方案;2、选择的决策过程包括如下一些要素:决策者、决策事项、选择内容、对选择内容的评价、选择决策、决策的实施等。3、决策过程中连续反复利用情报,有利于做出明智的决策;4、人的决策并不是最后一刻的单独行动,而是经过一连串小的个人决策后,最后做出成熟的决定;5、根据占有职业情报信息的多少和决策所花费时间的长短,个人决策的成效有差异。7、 社会学社会学习习理理论论: :JD布布鲁鲁克克尔兹尔兹。 。主要观点是:1、个人职业决策行为,是个人学习社会生活经验的结果;2、学习是通过认知进行的,社会学习能使个人将周围过去发生的事与

10、对未来的期待结合起来解释;3、个人以素质和环境条件作为基础,通过学习经验与接近课题技能(指个人的作用与对环境的认知能力、达成能力以及情绪倾向等)的自我积累,做出职业的决策行动。非心理学理论:1、 偶然理偶然理论论: :DC米勒和米勒和 WH福姆。福姆。主要观点:1、人容易选择自己生活周围的职业;2、个人的职业,可能受偶发事件或机遇影响。2、 经济经济学的理学的理论论: :LG托托马马斯。斯。主要观点:1、人倾向选择最能获得利益的职业;2、经济性利益是选择职业的主要原因。3、 社会学理社会学理论论: :OD邓邓肯肯 WH西西维尔维尔 YD仙。仙。主要观点:1、社会背景对职业5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

11、力;2、社会背景能对个人选择的职业的前程加以限制。4、 类类型学的理型学的理论论(人格与(人格与环环境境类类型理型理论论):霍):霍兰兰德德。主要观点:1、不同的人格类型有集中于不同职业群的倾向;2、人一般选择适合与自己人格类型的职业。核心内容的四个基本概念:1、当代文化中,大部分人的人格可区分为 6 种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2、职业环境和人格一样,也区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 6 个类型;3、一般来说,人总是寻求能发挥自己知识、能力、技术以及能展示自身价值与态度,并与自己相适合的环境;4、个人行动取决于人格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霍兰德

12、认为他的理论对职业指导的实践,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1、进行职业兴趣测定,能够简洁、明了地获取个人职业倾向的情报;2、根据测定的数据,能够帮助了解所测对象适合哪一类职业领域的工作;3、能促进个人职业的发展,对测定对象存在的职业发展不成熟等问题,可以通过咨询得以解决,并完善治疗。金斯伯格和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金斯伯格划金斯伯格划为为的青年期的青年期职业发职业发展三展三阶阶段:段:1、 、空想期(未满 11 岁),2、探索期(11岁-17 岁左右)以兴趣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以价值为中心、转移的时期。3、现实期(18 岁-22,24 岁)实行时期、结晶时期、特殊时期。舒伯的理舒

13、伯的理论论:自我概念的理论、职业的发展阶段、职业发展的课题、职业经历的发展成熟。自我概念的理自我概念的理论论强调职业满足感,把职业的发展看作是自我概念的形成、自我概念在职业语言上的存在、职业的自我概念的实现。三个中心内容三个中心内容:1、人通过选择能自我实现的职业,从而表现了自己与自我概念;2、人通过职业表现自我概念,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自我概念的表现;3、随着职业经历的成熟,职业的行为也日趋安定。6舒伯的舒伯的职业职业生活生活 5 阶阶段:段:1、成长阶段(出生-14 岁);又分为空想期(4-10 岁)、兴趣期(11-12 岁)、能力期(13-14 岁);2、探索阶段(15-24 岁)

14、;暂定期(15-17 岁)、转移期(18-21 岁)、试行期(22-24 岁);3、确立阶段(25-44 岁);修正期(25-30 岁)、安定期(31-44 岁);4、维持阶段(45-64 岁)5、衰退阶段(65 岁以上);减速期(65-70 岁);隐退期(71 岁以上)舒伯舒伯职业职业成熟的六成熟的六项项目目标领标领域域:1、职业选择的方向;2、有关志向职业的情报与计划;3、职业志向的一贯性;4、个人特性的明确化;5、职业上的独立性;6、职业选择的明智性和妥当性。有关有关职业职业成熟指成熟指标标的的测测定定项项目目:舒伯,1972,CDI(职业发展测定项目);柯拉因1973,CMI(职业成熟

15、测定项目)。职业职业心理指心理指导导:重点是人的青年期,特别是初中、高中教育阶段。具有目的性、实践性、组织计划性的特征。目的:以培养青年能和谐的步入职业社会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是根据青年的发展特征,以援助个人职业道路发展向上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是以提高青年将来职业生活中自我充实与自我实现所必要的能力和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学校学校职业职业指指导导的基本的基本过过程与方法之一程与方法之一:积累个人资料,深入了解自我。1、个人资料的应包括四个方面的事实情况:1、心理方面的事实资料,即个人的能力、性格特性、兴趣等;2、职业意识方面的事实资料,即个人职业观与职业志向,关心程度、决策性等;3、身体方面的事实

16、资料,即体格、体力、体质等;4、社会环境方面的事实资料,即有关家庭的环境条件、人际关系的环境条件等。72、自我理解的方式有直接的和简洁的两种。3、 指导者的观察理解注意的三个方面:1、发展的视点,注重观察理解指导对象身心发展阶段的特征,发展的课题一级发展的过程等;2、个别的、临床的视点,注意观察理解指导对象个人性的特殊点(差异性)与行动的样式结构等;3、集体的、社会的观点:注重观察理解知道对象在集体中的位置、作用、行动,以及家庭环境、社会区域等方面的特征等。4、指导者观察理解的范围可分为能力型与非能力性。能力性包括:智力、学习与技能、职业能力倾向、体格体力及其他;非能力性包括:职业的志向、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人格特征、环境特征、职业经历的发展成熟与其他。观察理解的实施手段,一般可分为:直接观察、间接观察和共感观察。5、资料整理的重点包括:被指导者的姓名与照片、过去的具体学历、家庭构成、父母工作及单位(包括特殊家庭环境的备案)、身体状况(包括生理障碍、残疾方面的备案)、所属社会团体、个人兴趣特长等一些必要项目,还包括个人各学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