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结构及五官结构理论讲解头部结构及五官结构理论讲解年级:高二年级:高二 授课时段:授课时段:2011.122011.12、、4 4 ————1212、、9 9 课时:课时:1212【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正确理解和认识人的头部形体结构和五官结构,了解头部运动规 律与形体透视变化掌握正确的描绘方法 【教学重点】 头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 【教学难点】 头部结构和五官的正确表现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课堂作业评解 【教学过程】 (内容、方法、步骤) 一、头部的形体结构规律一、头部的形体结构规律 头部的形体结构规律,主要表现为形体结构,外形特征和头部的基本比例三个 方面 ①、形体结构 头部的骨架形状,是介于圆球体和立方体之间的一个大面体,头部又分脑颅和 面颅两部分脑颅呈卵圆形,占头部的 1/3,脑颅部的前额区构成了方形体块 面颅部则由颧骨区的扁平体块,上颌骨区的圆柱状体块,下颌部区的三角形体 块组成,约占头部 2/3头部的形体特征及其面部的协调起伏,即是通过脑颅 部与面颅部,以及额、颧、上颌、下颌构成的四个体块的相互穿插关系构成的 (图 123) 图(123) 头部形体结构②、外形特征头骨的形状决定着头部的外形特征。
它不仅表现出性别、年龄的差别,还包括 各种个性差异a、男、女头部的外形特征男性头部体积较大,趋于方正,前额后倾,眉弓与 鼻骨较显著,下颌与额部带方形,枕部突出在外貌上男性头部线条趋于刚直, 形体起伏较大女性头部体积较小,颜面的隆起和结节部位没有男性显著,但额丘、颅顶丘较 突出额部平直、下颌带尖,颜部趋圆在外貌上,女性头部线条趋于柔和, 形体起伏较小(图 124) 图(124) 男女头部外形特征b、老年和幼年头部外形特征老年头部顶丘因毛发稀疏而十分显著,牙齿脱落,因而牙床凹陷面部缩短,五官集中,嘴部收缩,下颏突出前翘,是老年头部 的显著特征幼儿头部的脑颅体积占头部的 5/6,面颅仅占头部 1/6头顶骨隆起,额丘高而 显著,下颌小而圆脑颅大,颏部内收,鼻根到嘴唇距离缩短,是幼儿头部最 显著的特征c、不同类型的头部特征人的头部肌肉比较浅薄,头的基本造型特征是由头骨 的形状决定的中国传统的人相“八格”之说,是对头部外形特征的极好概括 (图 125) 图(125) 中国传统人相“八格”分析“八格”的不同特征即可发现, “甲” 、 “由” 、 “申”三种头形是头顶骨与下 颌骨形状的尖或方来定格的;“田” 、 “目” 、 “国”三种头形是由颧骨的宽窄与 头长的比例来定格的;“用” 、 “风”两种头型是由下颌骨的宽窄 、开合来决定 的。
熟悉和掌握头部外形特征的分类,对迅速捕捉人的形象特征,塑造人物形象, 具有重要的作用③、头部的基本比例与五官位置a、头部的基本比例头部的基本比例为“三庭五眼” ,发际至眉间、眉间至鼻 尖,鼻尖至下巴,三段的长度相等而通称“三庭” ;从正面看脸部最宽的地方为 五个眼睛的宽度,两眼间距离为一眼宽,两眼外眦至两耳分别为一眼宽,即通 称“五眼” (图 126) 图(126) 头部基本比例b、头与五官的位置关系眼约在头面部 1/2 处,两眼处眦至鼻尖构成等腰三角形,这一三角形的高,决 定着颜面中部的形体特征鼻在面部正中突出部分鼻尖处于额发际线至下颏底 1/3 的位置,鼻翼的宽度 为一眼宽,从眼内眦引垂线可决定鼻翼的宽度嘴的裂位于鼻尖至下颌底 1/3 处耳处在左右两个侧面上,耳的长度等于眉到鼻尖的距离,从侧面观看耳与鼻的 倾斜度基本一致,从正侧面观看时,耳屏、嘴角到眼处眦的距离相等(图 127) 图(127) 头部五官的位置及相互关系④、头、颈、胸的关系头部通过颈与胸部连结颈像一段圆柱,位于头部和胸部之间头部与颈、颈 与胸部在结构上是相互嵌入的,就像木匠合榫一样由于颈椎有一个自然的生理曲线,因此颈部并不是垂直的,在自然的常态下, 头部也不是垂直的。
从侧面看,颈部呈倾斜状的长方形,头部在靠前位置与颈 连结;从正面看,颈的界线从下颌骨两旁一直垂下,圆柱状的颈部由三块三角 形的面组成男子颈部(颌底至锁骨)的长度,等于颌底到鼻底的长度颈部两侧,从颈窝两边的锁骨和胸骨一直伸到耳后的乳突有一对“胸锁乳突肌” , 它的伸缩能使颈部(头部)转动(图 128) 图(128) 1、颈部的外形与肌肉;2、颈部的形体与结构⑤、头部的运动与透视头部的运动范围很小,只能左右转动,偏斜或前俯、后仰,同时使面部五官产 生不同的透视变化掌握头部动势和透视变化,可以用立方体或卵形来帮助理解头部动势及五官 透视变化表现为以下规律a、正势写生对象面朝正前方,头部正直,与画者彼此间视线高低基本相同 通过面部眉间、鼻梁、下颏结的一条中轴线与双眉弓,双鼻翼,口裂三条水平 线相互垂直头部上下、左右两侧的形体结构部位均呈现基本对称的状态(图 129 下中——头部的动势与透视) b、俯势双眉弓、双鼻翼、口裂三条水平直线因俯势而呈现为孤形向下的曲线 双耳位置下移,头顶部、前额部面积扩大,面颊部,下颏、嘴、鼻之间距离缩 小(图 129 下右——头部的动势与透视) c、仰势双眉弓、双鼻翼、口裂三条水平直线因仰势而呈现为弧形向上的曲线, 双耳位置下移,头顶部转向看不见的后边,前额、眉弓、鼻头之间的距离缩小, 嘴与下颏、腮角、颈部之间的距离扩大(图 129 下右——头部的动势与透视) 。
d、转势头部依靠胸窝左右的胸锁乳突肌、后部斜方肌的伸拉与收缩作用而左 右转动颈的转动轴心在颈部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关节处(图 129 上——头部 的动势与透视) 当头部转向左侧或右侧时,因头部形体的透视变化,从眉间到鼻梁、下颏的中 轴垂线变为弧形向左或向右的曲线两眉弓、两眼,两鼻翼、两嘴角的距离因 透视而缩短,并产生与正势、仰势相应的透视变化e、偏斜头部呈正势偏斜,面部中轴线与三条水平线的关系是不变的头部呈 转势、俯势、仰势偏斜时,中轴线与三条水平线的关系将产生与三种动势相应 的透视变化画者根据视点的高或低,双眉弓、双鼻翼、口裂三条线将呈现近 宽远窄,近低远高或近高远低的透视变化在写生中,辅助线的应用对确定头部动势或五官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图 129 头部的动势与透视) 图(129)二、头部的解剖结构规律二、头部的解剖结构规律掌握头部解剖结构,是人物头像写生的基础头部的解部结构主要包括头骨、 肌肉及五官三部分1、头骨头骨由脑颅骨骼和面颅骨骼构成,从前面和顶面观察,头部为长方形,从侧面 观察,则接近正方形额骨、顶骨、颞骨、枕骨构成坚固的球形脑颅骨、鼻骨、颧骨、上颌骨、下颌 骨等构成面颅骨骼,其中只有下颌骨是可以活动的(图 130) 。
图(130) 头部的解剖结构头部骨骼的形态与细节,都会在头部外表上显露出来,并决定着头部的形体特 征,而成为素描造型的依据其中“骨点”在头部造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骨点” ,是指头部骨骼中比较突出显露的部分, “骨点”具有对称性,它 包括额丘、皱眉丘(眉弓) ,颧丘(颧骨)下颌骨、颏丘等用线将“骨点”连 起来,即形成头部造型的基础 “骨点”是头像写生中必须深入理解和刻画的部 分(图 131) 图(131) 头部形体起伏要点(骨点、高点)2、五官①、眼的形体与结构眼,被称为“灵魂的窗户” ,是传神写照的重要部分眼部包括眼眶、眼睑、眼 球三部分,眼眶为四边矩方形,内置眼球,双眼并置于脸部同一平面上眼睑俗称“眼皮” ,它分为上下眼睑包裹在眼球外眼睑开口处称为“眼裂” , 眼裂两端分别为内眦分与外眦上下眼睑并非是对称的半圆形,上眼睑弧度最 高点靠近内眦下眼睑弧度最低点靠近外眦眼睑的开闭依靠上眼睑的活动上下眼睑长有放射状睫毛上眼睑睫毛较粗并上弯;下眼睑睫毛较细并下弯 闭眼时睫毛不会交差眼球是一个球状水晶体,绝大部分被眼睑覆盖,但外形仍呈现球形状眼球主 要由瞳孔、巩膜(俗称“白眼球” )构成。
双眼的运动始终是一致的,视点均在 同一方向(图 132) 眼部的透视变化随着头部的透视变化而变化,并通过眼裂的弧度,眼球的位置、 内眦与外眦的形状,上下眼睑的厚薄表现出来图(132) 眼的形体结构②、嘴的形体与结构嘴分为上唇和下唇,闭合处称“口裂” ,两端称为“口角” 口内有上下两列牙 齿长于上下颌骨的齿槽内,嘴的形体特征与上颌骨是一致的,构成半圆柱形嘴的中线上方为人中,唇侧有鼻唇沟与脸颊相接,下唇的额唇沟与颏部为界 (图 133) 嘴的透视变化除随头部的透视而变化,还通过嘴裂的弧度,嘴角的距离及唇的 厚薄表现出来图(133) 嘴的形体结构③、眉的形体与结构眉毛依附在眼眶上缘即眉骨上眉毛靠近鼻根处为内端,称为“眉头” ,中部称 为“眉峰” ,尾部为“眉梢” 一般眉头毛较密;颜色较深;眉梢毛较疏,颜色 较淡眉骨的起伏变化对眉毛的颜色浓淡也有影响眉毛的形状与浓淡,因人的性别、年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来讲,男性的眉毛 粗而密,颜色浓;女性的眉毛细而长,颜色淡儿童的眉毛淡,老年人眉毛则 浓淡兼有眉与眼的表情动作及其透视变化是协调一致的(图 134) 图(134) 眉的形态④、鼻的形体与结构鼻在颜面最突出的中心部位,在造型上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
鼻由鼻根、鼻背和鼻尖三部分构成,正视好似梯形,其体积由鼻梁、鼻两侧、 鼻底四个面组成鼻根隆起的“嵴”俗称“鼻梁” ,上部 1/2 处为鼻骨,上缘与额骨相连鼻骨小 而结实,其形状决定着鼻的长宽斜直鼻骨下缘宽而薄与鼻软骨相接鼻软骨包括鼻中隔,鼻侧和鼻翼软骨鼻尖为 软骨组成的半球体,两侧为鼻翼,下面为两个亚圆状的鼻孔,鼻孔大端靠后 (图 135) 鼻的形状取决于鼻根的高度、鼻梁的横断面和鼻软骨的形状,其形状特征与人 种、民族的差异有着密切关系鼻的透视同样随头部的透视变化而变化,并通过鼻的长短、鼻梁宽窄鼻翼两侧 的距离,鼻底线的弧度和鼻底的宽窄的表现图(135) 鼻的形体结构⑤ 耳的形体与结构耳朵有软骨支撑,由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屏和耳垂等部分构成耳斜长 在头部两侧,极少有垂直和平贴于头部两侧的(图 136) 耳的透视随头部的透视变化而变化,并通过耳与五官的其它部分的高低位置、 耳廊的长短宽窄来表现的图(136) 耳的位置与外形特征三错误纠正和改正方法错误纠正和改正方法 错误: 1、头部的形体比例掌握不准 2、五官的形体结构表现错误 改正: 1、要求学生完全记忆所学的知识 2、通过实践临摹头像五官和整体结构深入理解 四作业布置和要求四作业布置和要求 1 五官结构的单幅作品临摹 (1) 眼睛 2 课时 (2) 嘴 2 课时 (3) 鼻子 2 课时 (4) 耳朵 2 课时 2 头像骨骼的整体训练 2 课时 格式:8 开纸 竖构图 作画时间:二课时一张画 五、教学反思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