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1单元第4课《碗花糕》ppt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6622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1单元第4课《碗花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1单元第4课《碗花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1单元第4课《碗花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1单元第4课《碗花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1单元第4课《碗花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1单元第4课《碗花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1单元第4课《碗花糕》ppt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4课 碗花糕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诗海探珠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美文佳作欣赏 第4课 碗花糕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别老母 清 黄仲则 搴帷 注 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注】 搴帷:把帷帐撩起。 诗海探珠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赏析 】 本诗描写的是诗人远行他乡、离别母亲时,所见到的让他刻骨铭心的场景。 “ 搴帷拜母河梁去 ” 一句,写出了诗人辞乡别母的行为 ,“ 惨惨柴门风雪夜 ” 一句是诗人再一次回头时所见

2、的景象:满头白发的老母亲仍然孤独地倚在柴门上,在夜色中,任风雪吹打。刻画出了母亲的内心的痛楚以及脸上的表情。诗的最后一句 “ 此时有子不如无 ” ,既揭示了老母心中难以名状的哀怨和悲怆,也十分真切地抒写出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内疚和伤痛。 诗歌采用白描手法,将生活中的场景,分别的场面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老母白发苍苍、泪眼哭至无泪、倚门远望儿子身影的形象鲜明地再现了出来,将老母的形象刻画得逼真细致。在这首诗中,诗人心中那种对母亲不忍道别、但又不得不离去时的负疚不安 ,全都展现出来。 【 思考 】 作者在描写老母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 提示 】 画线部分为

3、思考答案。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 晨 曦( x ) 饺 馅( x i n ) 花 翎( l n ) 擀面皮 ( n ) 一 迭声 ( d i ) 神 龛( k n ) 痊复 ( q u n ) 私 塾( s h ) 发 酵( j i o ) 鸡 雏( ) 趔趄 ( l i q i e) 犄角 ( j ) 入 殓( l i n ) 殁( m ) 窆( b i n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二、字形辨认 赚 z h u n 赚钱 傔 q i n 傔卒 谦 q i n 谦虚 犄 犄角 倚 倚靠 掎 掎角之势 塾 s h 私塾 堑 q i n

4、 天堑 垫 d i n 垫付 龛 k n 神龛 盒 盒子 砻 l n 雅砻江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瞪 d n 目瞪口呆 澄 n 澄澈 镫 d n 马镫 殓 l i n 入殓 睑 j i n 眼睑 捡 j i n 捡拾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三 、 词语辨析 (1)清静 清闲 清静:环境安静 , 不噪杂 。 清闲:清静闲暇 。 例: 今天学校停电 , 本以为这是最 _的一天 ,结果 , 却是最累的一天 。 忙碌了一年的疲惫之躯暂时停顿下来 , 享受一下难得的 _和浓浓的家庭氛围 , 他感觉到了什么是幸福 。 清闲 清静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5、】(2)悲戚 悲泣 悲戚:悲痛哀伤 , 指神色 。 悲泣:伤心地哭泣 , 指动作 。 例: 如果说他前期作品主要表现的是对过去时代的落寞与忧伤;那么 , 其近作所表现的则是在现实环境中生成的浓重的 _。 噩耗从小岗村的 _中飞出 。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闻讯作出批示 ,对沈浩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 。 悲戚 悲泣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四 、 词语释义 敷陈演绎: _ 踵事增华: _ 一塌糊涂: _ _ 若无其事: _ _ 铺陈发挥。 继续以前的事业并更加发展。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 程度。 像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 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2017/1/26 该课

6、件由【语文公社】 趔趔趄趄: _ 目瞪口呆: _ 雍雍乐乐: _ 孤苦伶仃: _ 嚎啕大哭: _ 伤天害理: _ 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和谐快乐。 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非常悲痛地大声哭喊。 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五 、 文学常识 1 走近作者 王充闾 , 生于 1935年 , 辽宁盘山 人 , 当代 _。 上个世纪 50 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 , 当过中学 教师 、 新闻记者 , 以后在省 、 市 领导机关工作 。 长期坚持业余创作 , 曾以汪聪 、林牧 、 柳荫 、 任之初等笔名 , 在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上 , 发表过

7、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散文和一些旧体诗词 。 任南开大学客座教授 , 兼任辽宁大学 、 散文家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沈阳师范学院 、 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 国家一级作家 。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 辽宁作协主席 。 曾获鲁迅文学奖 、 冰心散文奖 、 辽宁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 出版有散文随笔集 柳荫絮语 、 人才诗话 、 清风白水 、 当代散文大系 王充闾散文随笔选集 、 沧浪之水 、 春宽梦窄 、 中国当代散文精品文库 王充闾散文 、 面对历史的苍茫 、 沧桑无语 、 何处是归程 、 淡写流年 和诗词集 鸿爪春泥 , 学术著作 诗性智慧 等

8、。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 资料链接 碗花糕 以浅花瓷碗为线索贯穿全文 , 塑造了一位勤劳善良 、 可亲可敬的美丽而命运多舛的嫂子形象 , 集中体现了故乡的真善 、 亲人的真情和情感的真实 , 文章将自然与人性 、 故事与灵魂融合成一种自然纯朴的美 。 在当今物质世界得到了空前发展的时代 , 这种真善美应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归宿 。 学习本文 , 重在体会文中自然流露的真善美的人性;领悟记叙类散文随事而感 , 借物感怀的写作方法 。体会王充闾散文自然 、 朴素的感性化语言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六、整体预知 碗花糕 一 除夕守夜煮饺子蒸年糕 二 笑面嫂嫂

9、借枕头搬油罐讲情面叫灵魂 三 家庭变故无奈 “ 出水 ”老嫂比母点滴小事亲情无限乡思深远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 探究 1 从全文看 , 作者主要回忆了嫂嫂的哪些事件 ?请概括出来 , 并说说这些事件表现了嫂嫂怎样的性格特点 。 【 提示 】 置办夜餐 , 煮吃饺子 , 做碗花糕 ,捉弄小弟 , 沙岗玩耍 , 为 “ 我 ” 讲情 , 叫魂驱鬼 ,陷入孤独 , 守节不嫁 , 被迫 “ 出水 ” , 清扫庭院 ,早起放鞭炮 。 这些事件很好地表现了嫂嫂勤劳能干 、 善良多情 、 孝敬 、 体贴 、 贤惠 、 仁慈宽爱 、 和蔼可亲等性格特点 , 是一位典型的贤妻

10、良母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 文似看山不喜平 , 文章语言虽然朴实感人 , 但情节却波澜起伏 , 试加以分析 。 【 提示 】 文章第一 、 二部分透露出一派和谐 、 自然 、 温馨的氛围 , 一家人其乐融融 ,享受天伦之乐 。但第三部分人物命运在这里陡然转折 , 常年在外的哥哥因病逝世 , 嫂嫂的厄运来了 , 嫂嫂出于孝心不愿改嫁 , 父母又出于良心 , 劝嫂嫂改嫁 , 读罢叫人落泪 。 文章情节就是这样跌宕起伏 , 情感就是这样悲喜交加 , 悲中又有安慰 (父母的良心 ), 让人潸然泪下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3 在 碗花糕 一文中 , 表现出

11、作者在精神领域怎样的向往和追求 ? 【 名师点拨 】 在 碗花糕 一文中 , 一家人父慈子孝 , 兄友弟悌 , 邻里之间 ,鸡犬相闻 ,隔墙笑骂 。“ 行人在外 , 再远也要赶回家去过个团圆年 ” , 连辛苦一年的牲畜都要在除夕之夜美餐一顿 作者在文章的第一大段不遗余力地描写这世外桃源一般的天人合一和他这位 “ 自由人 ” 的天伦之乐 。 作者写的天伦之乐 , 人情之纯 , 实际上就是自然美 、 人性美 , 就是他追寻的精神家园的和谐美 、 静态美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细剖 深析 楼主 “ 碗花糕 ” 对本文抒情达意起什么作用 ? 沙发 “ 碗花糕 ” 既是乡风乡俗的典

12、型代表 , 也是美好岁月的历史见证 。 它的身上凝聚了一家人的快乐和满足 , 凝结了嫂嫂的一腔赤诚 , 对家的爱恋 ,对父母 、对小弟的疼爱 , 是爱的化身 , 是情的代名词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板凳 同时,它也起了线索性的作用。在作者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碗花糕 ”,同时也是在吃糕中长大的。后来,嫂嫂 “出水 ”后又做了一次蒸糕,直至去世后,再也没有吃到这样的蒸糕了,饱满而真挚的情感蕴含其中。 三楼 “碗花糕 ”还有象征的作用,好吃的 “碗花糕 ”象征了嫂嫂身上所有美好的品德,也象征了人间的真善美以及作者心灵的追求。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刻画逼真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美的最直接体现是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