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的维护保养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656199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煤机的维护保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采煤机的维护保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采煤机的维护保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采煤机的维护保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采煤机的维护保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煤机的维护保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煤机的维护保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煤机的维护保养采煤机的维护保养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设备(包括液压支架、泵站系统)必须有维修和保养制度 并有专人维护,保证设备性能良好。 所以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要落实到人。要责任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维修工作好的给予 奖励,维修保养不当的要承担责任,其中包括经济责任,这样的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称为包 机制。 一、采煤机的检查 对采掘设备的维修、保养实行“班检” 、 “日检” 、 “周检” 、 “月检” ,这是一项对设备强 制检修的有效措施,称为“四检”制。 (一)班检 班检由当班司机负责进行,检查时间不少于 30min。 (1)检查处理外观卫生情况,保持各部清洁,无影响机器散热、运行的杂物。 (2)检

2、查各种信号、仪表情况,确保信号清晰,仪表显示灵敏可靠。 (3)检查各部连接件是否齐全、紧固,特别要注意各部对口、盖板、滑靴及防爆电气 设备的连接与紧固情况。 (4)检查牵引链、连接环及张紧装置连接固定是否可靠,有无扭结、断裂现象,液压 张紧装置供应压力是否适宜,安全阀动作值整定是否合理。 (5)检查导向管、齿轨、销轨(销排)连接固定是否可靠,发现有松动、断裂或其他 异常现象和损坏等,应及时更换处理。 (6)补充、更换短缺、损坏的截齿。 (7)检查各部手柄、按钮是否齐全、灵活、可靠。 (8)检查电缆、电缆夹及拖缆装置连接是否可靠,是否无扭曲、挤压、损坏等现象, 电缆不许在槽外拖移(用电缆车的普采

3、面除外) 。 (9)检查液压与冷却喷雾装置有无泄漏。压力、流量是否符合规定,雾化情况是否良 好。 (10)检查急停、闭锁、防滑装置与制动器性能是否良好,动作是否可靠。 (11)倾听各部动转声音是否正常,发现常要查清原因并处理好。 (二)日检 (1)日检由维修班长负责,有关维修工和司机参加,检查处理时间不少于 4h。进行 班检各项检查内容,处理班检处理不了的问题。 (2)按润滑图表和卡片要求,检查、调整各腔室油量,对有关润滑点补充相应的润滑 油脂。 (3)检查处理各渗漏部位。 (4)检查供水系统零、部件是否齐全,有无泄漏、堵塞,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好。 (5)检查滚筒端盘、叶片有无开裂、严重磨损及齿

4、座短缺、损坏等现象,发现有较严 重问题时应考虑更换。 (6)检查电气保护整定情况,搞好电气试验(与电工配合) 。 (7)检查电动机与各传动部位温度情况,如发现温度过高,要及时查清原因并处理好。(三)周检 周检由综采机电队长负责,机电技术员及日检人员参加,检查处理时间不小于 6h (1)进行日检各项检查内容,处理日检难以处理的问题。 (2)检查各部油位、油质情况,必要时进行油质化验。 (3)认真检查处理对口、滑靴、支撑架、机身等部位相互间连接情况和滚筒连接螺栓 的松动情况并及时紧固。 (4)检查牵引链链环节距伸长量,发现伸长量达到或超过原节距的 3时,即应更换。(5)检查过滤器,必要时清洗更换。

5、 (6)检查电控箱,确保腔室内干净、清洁、无杂物,压线不松动,符合防爆与完好要 求。 (7)检查电缆有无破损,接线、出线是否符合规定。 (8)检查接地设施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四)月检 月检由机电副矿长或机电总工程师组织机电科和周检人员参加,检查处理时间同周检 或稍长一些时间。 (1)进行周检各项内容,处理周检难以解决的问题。 (2)处理漏油,取油样检查化验。 (3)检查电动机绝缘、密封、润滑情况,必要时补充锂润滑脂。 (五)检修维护采煤机时应遵守的规定。 (1)坚持“四检”制,不准将检修时间挪做生产或他用。 (2)严格执行对采煤机的有关规定。 (3)充分利用检修时间,合理安排人员,认

6、真完成检修计划。 (4)检修标准按原煤炭部 1987 年颁发的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执行。 (5)未经批准严禁在井下打开牵引部机盖。必须在井下打开牵引部机盖时,需由矿机 电部门提出申请,经矿机电领导批准后实施。 开盖前,要彻底清理采煤机上盖的煤矸等杂物,清理四周环境并洒水降尘,然后在施 工部位上方吊挂四周封闭的工作帐蓬,检修人员在帐蓬内施工。 (6)检修时,检修班长或施工组长(或其他施工负责人) 。要先检查施工地点、工作 条件和安全情况,再把采煤机各开关、手把置于停止或断开的位置,并打开隔离开关(含 磁力启动器中的隔离开关) ,闭锁工作面输送机。 (7 注油清洗要按油质管理细则执行,注油口设在上

7、盖上,注油前要先清理干净所有 碎杂物,注油后要清除油迹,并加密封胶,然后紧固好。 (8)检修结束后,按操作规程进行空运转,试验合格后再停机、断电、结束检修工作。(9)检查螺纹连接件时,必须注意防松螺母的特性,不符合使用条件及失效的应予更 换。 (10)在检查和施工过程中,应做好采煤机的防滑工作。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变化情况, 确保安全施工。 二、采煤机冷却喷雾系统日常检查内容 (1)检查供水压力、流量、水质,发现不符合用水要求时,要及时查清原因并处理好。(2)检查供水系统有无漏水情况,若发现漏水时,要及时处理好。 (3)每班检查喷雾情况,如有堵塞或脱落,要及时疏通补充。 (4)每周检查 1 次水过

8、滤器,必要时清洗并清除堵塞物。如经常严重堵塞时,要缩短 检查周期,必要时每日检查 1 次,确保供水质量。三、采煤机的完好标准 1.1 液压泵、马达、阀 1.1.1 柱塞泵和柱塞马达 1.1.1.1 柱塞与其配合的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拆装时应对号,不得互换。换件时应进行选配成对研磨; 2 配合间隙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3 圆度、圆柱度不得大于设计公差 2/3; 4 柱塞表面不得有划伤、麻点,表面粗糙度 Ra0.m ; 5 柱塞孔的内表面不得有轴向划痕,表面粗糙度 Ra0.m ; 1.1.1.2 柱塞与连杆应转动灵活,其轴向窜量不得大于 0.15mm。 1.1.1.3 连杆球头与球窝应符合下列

9、要求 1 连杆球头表面不得有划伤、麻点,表面粗糙度 Ra0.1m ; 2 球窝表面不得有划痕,表面粗糙度 Ra0.2m; 3 球头与球窝的接触面积与配合间隙应符合生产厂家技术文件的要求;修磨或更换零件必 须成对研磨。 1.1.1.4 转子与配油盘(盖)的配合面不得有划痕,修磨量不得大于表面硬化层厚度的 50,研磨必须成对进行。 1.1.1.5 径向柱塞泵、马达的曲轨表面不得有划伤、剥落现象,表面粗糙度 Ra0.4m。 1.1.1.6 斜盘轴向柱塞泵的滑履与斜盘滑动表面不得有划伤,表面粗糙度 Ra0.1m。 1.1.1.7 柱塞复位弹簧不得有断裂、疲劳或锈痕等缺陷。 1.1.1.8 其余各主要工

10、作部分的配合间隙、接触密封均应符合生产厂家技术文件的要求。 1.1.1.9 各种液压泵液压马达检修后,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装机使用。 1.1.1.10 液压泵若由于密封件损坏,达不到性能要求时,可更换密封件,检修后进行性 能测试,压力应达到原液压泵指标,流量不低于系统设计要求。液压泵主要零件损坏,应 整体更换。 1.1.2 齿轮泵和摆线转子泵 1.1.2.1 齿轮泵检修后各主要零件的配合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齿顶圆与泵壳之间应保持 H7/f7 的配合,泵壳内表面粗糙度 Ra0.4m; 2 齿轮与泵盖间的轴向间隙应为 0.030.05mm,双向运转的间隙不得超过 0.08mm; 1.1.2.2

11、 摆线转子泵检修后各主要零件的配合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外转子与泵盖的轴向间隙为 0.02mm; 2 内转子与泵盖的轴向间隙为 0.025mm; 3 内转子与外转子间的径向间隙为 0.050.07mm; 4 外转子与偏心套,偏心套与泵壳的径向间隙均为 0.010.043mm。 1.1.3 叶片泵和叶片马达 1.1.3.1 同一转子上的旋板可以互换,旋板比转子长不大于 0.01mm。旋板和转子槽的间隙 为 0.020.05mm。 1.1.3.2 叶片在旋板槽内的间隙为 0.030.07mm,叶片应比旋板短 0.0050.015mm。1.1.3.3 滑块在导向环槽中应能轻快滑动,并高出导向环 0

12、.0050.015mm。滑块磨损后, 可研磨导向环内侧面,以达到上述要求。 1.1.3.4 同一滚柱环内滚柱直径差不得超过 0.0035mm。 1.1.3.5 组装后转子端面与滚柱环之间应保持 0.0050.03mm 的间隙,旋板与定子应保持 0.20.3mm 的间隙。 1.1.4 阀 1.1.4.1 各种阀体均不得带有磁性,配合面不得有毛刺、划伤、锈斑和点蚀等缺陷。 1.1.4.2 各种阀的配合表面均需研配。 1.1.4.3 滑阀的配合面、密封面的表面粗糙度 Ra0.1m ,其它阀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a0.4m。 1.1.4.4 阀杆和阀孔的配合间隙为 0.010.03mm。磨损后间隙的增大

13、量不得超过原设计要 求 1/3。 1.1.4.5 电磁阀的换向稳定性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在液压系统额定压力下,换向与复位必须迅速、灵活、可靠,不得有外泄漏和卡阻现象;2 当电压降至额定电压的 85时,电磁阀应能正常动作。 1.1.4.6 各种阀类密封件损坏应更换,主要元件损坏应更换新件,各种阀修复后应能满足 液压系统要求。 1.1.4.7 阀体上各种配合孔道表面、阀芯表面以及其他镀层表面不得剥落和出现锈蚀。 1.1.4.8 阀用弹簧不得有锈蚀、腐蚀斑点,否则应更换。 1.1.4.9 方向控制阀检修后,应保证其动作灵活,做 1.5 倍额定耐压试验 5min,不得渗漏。1.1.4.10 压力表、温

14、度计损坏应更换。若未损坏应对其质量进行校核,保证正确可靠工作。1.2 机壳和机械零件 1.2.1 机壳镗孔修复后,其轴孔尺寸精度、粗糙度、中心距、各孔的形位公差,均应符合 技术文件的要求。 1.2.2 机壳上的螺纹孔、定位孔、定位台修复后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1.2.3 轴承无明显磨损痕迹,游隙符合要求。 1.2.4 紧固件无明显塑性变形。 1.2.5 各零件无损伤,无明显磨损痕迹、变形。 1.3 牵引部 1.3.1 各零部件要认真清洗,不得有锈斑,机壳内不得有任何污杂物。 1.3.2 伺服机构调零必须准确。 1.3.3 试验前应按规定注入经过滤的油液,并排净管路系统内的空气。 1.3.4 各

15、种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并按规定值调定,不得甩掉任何一种保 护装置。 1.3.5 履带板无裂纹或断裂。行走减速箱与机架的结合面应完好,若有划伤、凸边等应修 平。 1.3.6 履带销子轴最大磨损不得超过 0.5mm。履带架若有局部变形应整形;若重要受力部 位有裂纹等缺陷,修复时保证其强度及刚度要求。 1.3.7 销子套不得有裂纹,最大磨损不得超过 0.5mm。液压张紧装置中张紧柱塞镀铬层若 有锈蚀、划伤、剥脱现象应修复或更换。 1.3.8 支承轮直径磨损不得大于 5mm。1.3.9 驱动链轮与导向链轮齿部磨损不得超过原齿厚的 20。 1.3.10 更换履带板时应将履带处于最大悬垂点,

16、悬垂度应达到 4065mm。 1.4 截割部 1.4.1 截割机构应转动灵活,不得有裂纹或开焊。截齿座严重磨损,影响其强度或内孔变 形过大,影响使用时应更换。在更换过程中不得损坏切割体的其它部位。 1.4.2 更换齿座时应首先保证与原设计的几何位置相同,然后采用预热或保护焊等特殊工 艺,保证焊接强度,且齿座应具有互换性。 1.4.3 截齿尖不得磨损,截齿体磨损严重应更换。 1.4.4 同轴度要求较严的箱体,涨套等应按对角线顺序逐级拧紧螺钉,所有连接螺栓应按 设计要求采用力矩扳手操作,并达到规定的扭矩范围。 1.4.5 拆卸或装配无键过盈联接的齿轮与轴,应用专用工具和采取特殊工艺。 1.4.6 喷嘴若堵塞应修复畅通,否则应更换。 1.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