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旬(月)报电码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655641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旬(月)报电码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气象旬(月)报电码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气象旬(月)报电码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气象旬(月)报电码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气象旬(月)报电码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象旬(月)报电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旬(月)报电码(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气象旬(月)报电码气象旬(月)报电码(HD03)一、电码型式及内容一、电码型式及内容1 段基本气象段(1)(2)(3)(4)(AB)IIiii0Snttt1Sntvtvnt(5)(6)(7)2Sntetete3n01r1r1r14Snrvrvrv(8)(9)(10)5nfs1s1s17SnTTT(11)(12)(13)8SnTvnFnF9R1R1R1R1SnRvRvRv2 段农业气象段(14)(15)(16)2220BBEnE1CSnEvEv(17)(18)(19)2gggW3MMMM4TTTT(20)(21)(22)5SnTVTVTV8H20H20H50H50(23)9H70H70H100

2、H1003 段灾情段(24)(25)(26)3331VVBB2mmdd(27)(28)3YQQQ4FFFu4 段地温段(29)(30)(31)444(32)(33)(34)(35)5 段产量段(36)(37)(38)5551BBQE2mmmm(39)(40)(41)3GGCC4JJDD5AALL(42)(43)(44)6ZZff7PPXX8SnKKK(45)(46)(47)01sss02bbb03zzz(48)(49)04qqq05ccc6 段地方补充段(50)666表一表一 电码内容电码内容段组 电码形式电码内容1基本气象段1(AB)气象旬(月)报报类标志2IIiii发报台站区、站号30Sn

3、ttt旬平均气温41Sntvtvnt旬平均气温距平、旬极端气温出现日期52Sntetete旬极端气温63n0.1r1r1r1旬降水量0.1 毫米日数、旬降水量74Snrvrvrv旬降水量距平百分率85nfs1s1s1旬大风日数、旬日照时数9旬日照百分率、旬内降水量50、25 毫米日数、最大积雪深度107SnTTT月平均气温118SnTvnFnF月平均气温距平、月大风日数129R1R1R1R1月降水量13SnRvRvRv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2*农业气象段142222 段指示组150BBEnE作物(牧草)名称、发育期名称、日期161CSnEvEv发育程度、发育期距平172gggW植株高度、生长状况1

4、83MMMM植株密度(牧草覆盖度)194TTTT从播种到本旬末积温205SnTVTVTV积温距平21干土层厚度、10 厘米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228H20H20H50H5020 厘米、50 厘米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239H70H70H100H10070 厘米、100 厘米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3*灾情段243333 段指示组251VVBB灾害名称、受害作物(牧草)名称262 mmdd灾害发生日期273YQQQ受害程度、灾害强度284FFFu受害面积、受害百分比4地温段294444 段指示组300 厘米月平均地温3120 厘米月平均地温3240 厘米月平均地温3380 厘米

5、月平均地温34160 厘米月平均地温35320 厘米月平均地温5*产量段36555本段电码内容见表十二产量段电码表371 B B Q E382 m m m m393 G G C C404 J J D D415 A A L L426 Z Z f f437 P P X X448 Sn K K K450 1 s s s460 2 b b b470 3 z z z480 4 q q q 490 5 c c c6地方补充段506666 段指示组注:*表示本段可重复编报二、编报总则二、编报总则2.1 本电码为气象台站编发气象旬(月)报用的统一编码。 2.2 气象旬(月)报在每旬初的 1 日、11 日、21

6、 日的 03 点以前,将上旬(月)的报编好,电文要认真校对,加(AB)报类标志传至当地电信部门,用加急公益电报(C 报类,特别业务标识UGT)以 OBSER 电报挂号发至本省、市、自治区气象台(按照改变气象旬(月)报通信传递工作的规定);省、市、自治区气象台再将其中规定应向国家气象中心拍发旬(月)报台站电报的 l 一5 段转发北京。个别站如夜间发报困难,可在 08 点发出。边远台站需用特急电报拍发。 2.3 编报所用气象资料是台站过去一旬(月)内观测并经过计算所得的资料。资料时限,一律截至旬末那一天的 20 点。农业气象和灾情资料采用作物(牧草)生育状况地段的观测资料。结合大田灾情调查。 2.

7、4 计算旬(月)平均气温距平、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所使用的平均值应采用本站最近的阶段气候资料整编相应的累年平均值,不需每年求取平均值。作物发育期距平应用本站开始观测以来相同类型的品种该发育期的累年平均日期。仅有一年发育期观测资料时,则编报当年与前一年的日期差值。 2.5 凡应编发的段必须按本电码型式顺序编发。有指示组的段,只要该段其中一组有报,段指示组必须编发,整段无报,该段省略不发。按规定全组无报,该组省略不发。需要编报的码因项目缺测或情况不明时,编“。用实测值直接编报的项目,实测值为 0 时则编“0“,实有位数少于需编报位数时,则在左方空位上加“0“补齐。例如:旬降水量 5.0mm,则 r1r

8、1r1编报 005。 2.6 本电码各段编报规定如表二: 表二表二 编编 报报 规规 定定段 名称 编 报 规 定 1 基本气象段1-9 组每旬必须编发。10-13 组每月下旬连同下旬资料一起编发。 2 农业气象段14-20 组编发作物生育期间主要发育期、生长状况和热量状况。21-23 组进行土壤湿度测定的台站,在土壤不冻结或冻结深度不超过 10 厘米时,编报每旬逢八测定的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百分率。 3 灾情 24-28 组,发生灾害的旬编发。上一旬灾害持续到本旬时,本旬仍应编发。 段 4 地温段 29-35 组,按(84)气业字第 201 号文附件规定拍发地温资料的台站,编发规定层次地温月

9、平均值,每月 1 日编发。5产量段36-44 组,冬小麦遥感综合测产地面苗情监测站编报。 36、37、44 组,编报主要作物的产量预报资料。36、37、45-49 组,编报主要作物产量分析资料。6地方补充段以上 5 段电码如满足不了本省、市、自治区气象局需要,可在本段增加补充组,按补充内容规定编发。附加说明需要同时编发几种作物或旬内有几种灾害发生,2 段、3 段和个别组分别连同段、组指示码重复编报。固定土壤湿度地段的观测资料在 2 段编报时优先编发。三、三、1 段段 基本气象段编报说明基本气象段编报说明3.1 (AB)(第 1 组)-气象旬(月)报的报类标志,必须编报。 3.2 IIiii 组

10、(第 2 组) 3.2.1 II-本台站区号 3.2.2 iii-本台站站号 . 3.3 0Snttt 组(第 3 组) 3.3.1 0-组指示码 3.3.2 Sn-正负号,按表三编报。表三表三 S Sn n电电 码码 表表 电码 0 1 正负号正值或 0(十、0)负值(一)3.3.3 ttt-旬平均气温。以 0.1。C 为单位编报,正负号用 Sn表示。 3.4 1Sntvtvnt组(第 4 组) 3.4.1 1-组指示码 3.4.2 Sn-正负号。编报方法同 3.3.2。 3.4.3 tvtv-旬平均气温距平。以当年本旬平均气温减本旬累年平均气温所得差值。以 1为单位编报,小数四告五入。 例

11、如旬平均气温距平为 3.7,编报 04;0.5 编报 01;一 0.4,Sntvtv编报 100。 3.4.4 nt-旬极端气温出现日期。6 月至 8 月各旬编报极端最高气温日期;9 月至次年 5 月各旬编报极端最低气温日期。极端气温出现在一旬的那一天,即以该日期的个位数编报。例如 2 日编 2,20 日编 0,出现在 31 日,编报。当一旬内出现两天或以上相同的极端气温时,nt编发旬内第一次出现极端温度的日期。 3.5 2Sntetete组(第 5 组) 3.5.1 2-组指示码 3.5.2 Sn-正负号。编报方法同 3.3.2。 3.5.3 tetete-旬极端气温。编报方法同 3.3.3

12、 旬平均气温。正负号用 Sn表示。 3.6 3n0.1r1r1r1组(第 6 组) 3.6.1 3-组指示码 3.6.2 n0.1-旬内降水量0.1 毫米的日数,按表四编报。 表四表四 n n0.10.1 电电 码码 表表 电码 01 23 4 5 6 7 89日数0 12 34 5678-910-11 3.6.2 r1r1r1-旬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编报,小数四舍五入。例如,旬降水量为 0.0-0.4 毫米,编报 000,0.5 编报 001。 3.7 4Snrvrvrv组(第 7 组) 3.7.1 4-组指示码 3.7.2 Sn-正负号。编报方法同 3.2.2。 3.7.3 rvrvrv-

13、旬降水量距平百分率(r)。即以当年的本旬降水量(r),减本旬累年平均降水量 所得差值,再除以本旬累年平均降水量所得的百分率。以 1 为单位编报,小数四舍五入。正负号用 Sn表示。 当距平百分率为 999以上,仍以 999 编报。距平百分率绝对值小于 0.5时,正值或 0 编0000,负值编 1000。 3.8 5nfs1s1s1组(第 8 组) 3.8.1 5-组指示码 3.8.2 nf-旬内大风日数。编报旬内瞬间风速17 米秒或风力8 级的日数。编报方法同3.6.2。 3.8.3 s1s1s1-旬日照时数。以小时为单位编报,小数四舍五入。 3.9 组(第 9 组) 3.9.1 6-组指示码.

14、 3.9.2 ksks-旬日照百分率。以 1为单位编报。旬日照百分率大于 99时,仍编 99。 旬可照时数,以各旬逢六的日照时数(从气象常用表第三号查得)乘以该旬的实际天数。 3.9.3 n50-旬内降水量50 毫米的日数。编报方法同 3.6.2。 3.9.4 n25-旬内降水量25 毫米的日数。编报方法同 3.6.2。 3.9.5 hh-旬内最大积雪深度。以厘米为单位编报,小数四舍五入。超过 99 厘米仍编 99。 3.9.6 4 月至 9 月各旬编报 ksksn50n25,10 月至次年 3 月各旬编报 kskshh。 3.10 7SnTTT 组(第 10 组) 3.10.1 7-组指示码

15、 3.10.2 Sn-正负号。编报方法同 3.3.2。 3.10.3 TTT-月平均气温。编报方法同 3.3.3。 3.11 8SnTvnFnF组(第 11 组) 3.11.1 8组指示码 3.11.2 Sn正负号。编报方法同 3.3.2。 3.11.3 Tv月平均气温距平。以当年本月平均气温减本月累年平均气温所得差值,以 1为单位,小数四舍五入。距平为 9 以上仍编 9。 3.11.4 nFnF-月内大风日数。编报月内瞬间风速17 米秒或风力8 级的日数。 3.12 9RlRlRlRl组(第 12 组) 3.12.1 9-组指示码 3.12.2 RlRlRlRl-月降水量。编报方法同 3.6

16、.3。 3.13 SnRvRvRv组(第 13 组) 3.13.1 -组指示码 3.13.2 Sn正负号。编报方法同 3.3.2。 3.13.3 RvRvRv-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编报方法同 3.7.3。 四、四、2 段段 农业气象段编报说明农业气象段编报说明4.1 222组(第 14 组) 农业气象段指示组 4.2 0BBEnE组(第 15 组) 4.2.1 0-组指示码 4.2.2 BB-作物(牧草)名称,按表五编报。例如杂交双季早稻早熟种编报 21。作物品种类型、熟性可请农业部门协助确定。在观测作物播种前或收获后,编报土壤水分组时,BB 码按白地编报91。 4.2.3 E-旬内出现的作物发育期名称。按表六编报。该项编报必须与 4.2.4 所编发育期一致。作物播种前或收获后编报土壤水分时,E 码编。 4.2.4 nE-旬内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