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传纪选读·子刘子自传》ppt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6544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选修《传纪选读·子刘子自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粤教版选修《传纪选读·子刘子自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粤教版选修《传纪选读·子刘子自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粤教版选修《传纪选读·子刘子自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粤教版选修《传纪选读·子刘子自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选修《传纪选读·子刘子自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选修《传纪选读·子刘子自传》ppt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6 子刘子自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唱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内容赏析】 刘禹锡也研究哲学,也笃信禅宗,在怎样用于立身处世这一点上,他也得到了踏踏实实的好处,他能通过哲学的深思,把生活中的愁恨化解为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感悟。这样,他就能从有限的时空跳出来,在更高的层面上求得心理平衡。 在巴山楚水这样的凄凉地区被弃置二十三年,回来后成了出土

2、文物一样的老古董,许多朋友都死了。但他却把悲痛凝聚在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这两句诗中。尽管把自己比作 “ 沉舟 ” 、 “ 病树 ” ,内心悲苦,但他把这种悲苦摆到时光流逝的广阔背景上来关照,使悲苦化为透彻的哲理。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 字音辨识 谥( 曰 靖(j n ) 殒( 灭 温 凊(q n ) 因成 痼( ) 疾 后 忝(t 登朝 捧 檄( 入告 道无 虞( 苏州 掾(n ) 诏下内 禅(n ) 擢(z h u ) 为监察御史 夔( ) 州 数之 奇(j ) 兮 人或加 讪(n ) 心无 疵(c ) 兮 寝于北 牖(

3、 庸 讵(j )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 通假举要 翊日 ( 翊,同 “ 翌 ” ) 3 一词多义 ( 1) 虞涉二年而道无 虞 动词,这里作 “ 阻塞 ” 讲 以 虞待不虞者胜 动词,戒备,准备 我无尔诈,尔无我 虞 动词,欺骗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 过日夕 过,言其能 动词,交往,相处 过犹不及 动词,胜过,超过 人恒 过,然后能改 动词,犯过错 无乃尔是 过与 动词,怪罪,责备 ( 3) 因子孙 因封为中山人也 副词,于是 因间隙得言及时事 介词,趁着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

4、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4) 以 因白丞相 以请 连词,来 以善弈棋得通籍博望 介词,凭借 叔文 以本官及内职兼充副使 介词,凭借 身份 能 以口 辩移人 介词,用 举族东迁, 以违患难 连词,来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5 古今异义 ( 1) 一昭一穆如 平生 古义: _ _ 今义:指一生。 ( 2) 官司 闲旷,得以请告奉温凊。 古义: _ _ 今义:现在指诉讼。 ( 3) 因为 东诸侯所用 古义: _ _ _ 今义:为连词,表原因或理由。 这里指平时在世的时候。 这里指官署。 这里是两个词,“因”是“于是”,“为”是“被”。 晨

5、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4) 明年 冬,擢为监察御史 古义: _ 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 ( 5) 后为淮西 从事 古义: _ _ 今义:指投身到某项事业中。 第二年。 古代指属官。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6 词类活用 ( 1) 遂及大乱,举族 东迁 ( 方位名词用作状 语,向东 ) ( 2) 士林 荣之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荣 ) ( 3) 因间隙得言及时事,上大 奇之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奇 ) ( 4) 能以口辩 移人 (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改变,说动 )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

6、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7 文言句式 ( 1) 因为东诸侯所用 ( 被动句,为 所 ,表被动 ) ( 2) 宰相贬崖州 ( 被动句,无标志的被动句 ) ( 3) 如是者积久,众未之知 ( 宾语前置句,应为 “ 众未知之 ” ) ( 4) 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 ( 状语后置句,应为 “ 于始谋之 ” ) ( 5) 天宝末应进士 ( 省略句,省略主语 “ 父 ” )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刘禹锡 ( 772 842) ,字梦得,唐彭城 ( 今江苏徐州 ) 人

7、,一说洛阳 ( 今河南洛阳 ) 人。唐代文学家。曾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早年与柳宗元为文章之友,世称“ 刘柳 ” ;晚年与白居易为诗友,号称 “ 刘白 ” 。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的序言中曾称赞说: “ 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 有刘宾客集。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刘禹锡一生时运不齐,仕途坎坷 。先 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召回后,又因作诗讽刺时政再次遭贬。这样刘禹锡便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这篇自传写于他去世那年,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和郁闷之情。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铭 铭是

8、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 “ 座右铭 ”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 “ 墓志铭 ” 。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作者刘禹锡在这篇自传中叙述了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和仕途的不顺,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郁闷之情。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子刘子自传自叙身世家史交代仕途经历参加叔文革新因受牵连贬官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

9、公社】1 刘禹锡作为一代文学家,在自传中,为何没有提及自己在文 学上的成就呢? _ _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答案】 作者刘禹锡,我们现在把他作为一个文学家看待,是因为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文学方面的成就。其实古代很多文学家,他们并非一生致力于文学。他们首先是想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建立一番功业。文 学,则主要是他们用来言志抒情的。刘禹锡写这篇自传,主要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郁闷之情,所以他虽然在文学上成就较高,但在自传中却只字未提。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 刘禹锡参与了以王叔文为首的 “ 永贞革

10、新 ” ,这篇“ 自传 ” 是怎样评价 “ 永贞革新 ” 的? _ _ 【答案】 刘禹锡是王叔文革新集团的一员,自然是肯定和支持 “ 永贞革新 ” 的。从 “ 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 ” 一句可以看出是肯定 “ 永贞革新 ” 的。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以时间为顺序,叙事条理 作者刘禹锡在为自己立传的时候,总体上以时间为顺序,叙事条理清晰。第一段主要交代自己的出身和家史,由先人一直写到自己。第二段由写自己考中进士开始,按时间先后交代了自己的仕途经历。第三段以写王叔文为主,写了自己与他的交往。第四段写 “ 永贞革新 ” 失败的原因、

11、经过,自己因受牵连而被贬。这样全文以时间为顺序,条理清楚,行文自然。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问题 你如何看待刘禹锡的官场生涯? 白发人 刘禹锡少年得志,仕途顺利。后因参与革新,失意遭贬,从此仕途坎坷,最后抑郁终老。这也是封建士大夫的一般特点,出仕为官,是为兼济天下。后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最终遭到排挤打击,壮志难酬,空留感慨。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碧荷 刘禹锡一生的转折就在于 “ 永贞革新 ” ,以至后半生长期流放,颠沛流离,但他并不后悔自己参与了这场改革,相反,在经历了一系列人事变迁之后,他在 7

12、1 岁高龄时,仍在为 “ 永贞革新 ” 辩护, “ 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 ” ,一句话,便道出了革新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为对人世的参透,才有了一生的豁达。即使命运多舛,也坦坦荡荡,无愧于心。 我的观点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刘子,名禹锡,字梦得。祖先是汉景帝贾夫人的儿子刘胜,受封为中山王,谥号为 “ 靖 ” ,子孙因此成为中山人。七世祖刘亮,在北朝做官,担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遇上迁都到洛阳,成为北部都昌里人。世代以儒学做官,祖先的坟墓原在洛阳北山,后来因为地方狭小不可依凭,就葬在荥阳的檀山原。从曾祖父以来,父葬在左边,子葬在右边,就像在世那样长幼有序。曾祖刘凯,做官至博州刺史。 晨读开卷有益 助读参考译文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