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651989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二知识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第一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1.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1 1)豌豆是)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 (纯种纯种) );(2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 3)豌豆具有)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易于区分的性状。2.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1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相对性状: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如毛色)的(如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不同表现类型(黄、白)(黄、白)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显性性状:在显性性状:在 DDddDDdd 杂交试验中,杂交试验中,F1F1 表现出来的性状表现出来的性状;决定显性性状的为;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显性遗传因子(传因子(基因)基因) ,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 D D 表示。表示。隐性性状:在隐性性状:在 DDdd

3、DDdd 杂交试验中,杂交试验中,F1F1 未显现出来的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决定隐性性状的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隐性遗传因子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 d d 表示。表示。(2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相同的个体。如的个体。如 DDDD 或或 dd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不同的个体。如的个体。如 Dd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性状分

4、离现象。(3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自交:遗传因子组成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测交:测交:F1F1(待测个体)与(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的方式。如:DdddDddd(4 4)表现型:指生物)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关系:基因型环境 表现型)表现型)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如甲()乙(乙()为

5、正交,则甲()为正交,则甲()乙(乙()为反交;)为反交;如甲(如甲()乙(乙()为正交,则甲()为正交,则甲()乙(乙()为反交。)为反交。3. 3.常见问题解题方法常见问题解题方法(1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3 :1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Dd)即即 DdDdDdDd 3D_3D_:1dd1dd(2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 :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为即为 DdddDddd 1Dd1Dd :1dd1dd(3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

6、方为显性纯合子。)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即 DDDDDDDD 或或 DDDdDDDd 或或 DDddDDdd4. 4.分离定律分离定律其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子时,其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第第 2 2 节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1 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 正交正交 还是还是 反交反交 ,结出的种

7、子结出的种子(F(F1 1) )都是都是 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这表明。这表明 黄色黄色 和和 圆粒圆粒 是显性性状,是显性性状, 绿色绿色 和和 皱粒皱粒 是隐是隐性性状。性性状。2 2孟德尔让黄色圆粒的孟德尔让黄色圆粒的 F F1 1自交,在产生的自交,在产生的 F F2 2中发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亲中发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 绿色圆粒绿色圆粒 和和 黄色皱粒黄色皱粒 。亲本类型:子二代中出现与亲代表现性相同的个体亲本类型:子二代中出现与亲代表现性相同的个体重组类型:子二代中出现与亲代表现性不同的个体重组类型:子二代中出现与亲代表现

8、性不同的个体3. 3.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1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2)(2) F1F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3 3)F2F2 中有中有 1616 种组合方式,种组合方式,9 9 种基因型,种基因型,4 4 种表现型,比例种表现型,比例 9

9、9:3 3:3 3:1 1注意:亲本为注意:亲本为 YYRRyyrrYYRRyyrr,F2F2 中中重组类型为重组类型为 6/166/16 ,亲本类型为,亲本类型为 10/1610/16但亲本为但亲本为 YYrryyRRYYrryyRR,F2F2 中中重组类型为重组类型为 10/1610/16 ,亲本类型为,亲本类型为 6/166/16。(4 4)F F1 1(YyRr)(YyRr)与隐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yyrr)(yyrr)进行杂交,无论是进行杂交,无论是 F F1 1作作 母本母本 ,还是作,还是作 父本父本 ,后代表现,后代表现型有型有 4 4 种:种: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10、、绿色皱粒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它们之间的比例是,它们之间的比例是 1 1:1 1:1 1:1 1 ,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 4 4 种:种: YyRrYyRr、YyrrYyrr、 、yyRryyRr、yyrryyrr 。3. 3.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 n n 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

11、配子最多可能有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 2 2n n种。种。4. 4. 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位于一对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基因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DNA 片断,在片断,在染色体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上呈线性排列。5. 5.常见遗传学符号常见遗传学符号符号符号 : P P (亲本)(亲本) 、 F1F1 (子一代)(子一代) F2F2(子二代)(子二代) 、 (杂交(杂交

12、 ) 、 (自交)(自交) (母本)(母本) ( 父本父本 )6. 6.常见组合问题常见组合问题(1 1)基因型类型)基因型类型 如:如: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AaAa 后代后代 3 3 种基因型(种基因型(1AA1AA:2Aa2Aa:1aa1aa)BbBBBbBB 后代后代 2 2 种基因型(种基因型(1BB1BB:1Bb1Bb)CcCcCcCc 后代后代 3 3 种基因型(种基因型(1CC1CC :2Cc2Cc:1cc1cc)所以其杂交后代有所以其杂交后代有 3x2x3

13、=183x2x3=18 种类型。种类型。(2 2)表现类型问题)表现类型问题如:如: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后代表现数为多少?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AaAa 后代后代 2 2 种表现型种表现型BbbbBbbb 后代后代 2 2 种表现型种表现型CcCcCcCc 后代后代 2 2 种表现型种表现型所以其杂交后代有所以其杂交后代有 2x2x2=82x2x2=8 种表现型。种表现型。第二章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第 1 1 节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1)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

14、,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2)(2)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分裂间期的最大特点:完成分裂间期的最大特点:完成 DNA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前期出现;中期清晰、排列;后期分裂;末期消失。特分裂期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前期出现;中期清晰、排列;后期分裂;末期消失。特别注意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别注意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a. a.前期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

15、前期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b. b.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3)(3)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对象:有性生殖的生物对象: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常出现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常出现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中,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中,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单体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