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习题(已含答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651671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史习题(已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育史习题(已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育史习题(已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育史习题(已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育史习题(已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史习题(已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史习题(已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1.六艺六艺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大艺” 、 “小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为教材的诗诗 、 书书 、 礼礼 、 易易 、 乐乐 、 春秋春秋称为称为“六艺六艺” 。2.2.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

2、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士。3.3.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基本主张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基本主张(2(2 分分) ),其内,其内涵是指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不论涵是指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社会各阶层

3、的人不论贫富、贵贱和国别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有助于教育的普及贫富、贵贱和国别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有助于教育的普及(2(2 分分) )。4.4.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学专著(1(1 分分) ),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和概括(2(2 分分) ),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1(1 分分) )。5.5.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八条目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

4、育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家,再到国,再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到整个世界。6.6.大学大学大学大学原为原为礼记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

5、、程颐兄弟把它从它从礼记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大学 、 中庸中庸 、 论语论语 、孟子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合编注释,称为四书四书 ,从此,从此大学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成为儒家经典。至于于大学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孔氏之遗言也” 。7.7.稷下学官稷下学官是战国时期齐国创办的高等学府,因设在齐国稷下而名。是是战国时期齐国创办的高等学府,因设在齐国稷下而名。是当时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百家争鸣的中心,对我国文化教育和学当时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百家争鸣的中心,对我国文化教育和学术思想的发展有巨大影响。术思想的发展有巨大影响。8

6、.8.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由于不同阶级利益的驱使和学术资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由于不同阶级利益的驱使和学术资料源流的不同,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料源流的不同,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史称史称“诸子百家诸子百家” 。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9.9.六经六经也称也称“六艺六艺” 。指。指诗诗 、 书书 、 礼礼 、 乐乐 、 易易 、 春秋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六经皆史六部儒家经典:六经皆史10.10.鸿都门学鸿都门学汉灵帝光和元年,正是汉灵帝光和元年,正是“党锢党锢”之争达到最高峰的时候,一之争达

7、到最高峰的时候,一所设立于皇宫鸿都门内的新型的中央官学。所设立于皇宫鸿都门内的新型的中央官学。11.11.察举察举中国汉代选官取士制度。由地方官根据一定的科目和标准考中国汉代选官取士制度。由地方官根据一定的科目和标准考察选拔,层层推荐,最后向朝廷荐举,经皇帝亲自策问,按成绩高察选拔,层层推荐,最后向朝廷荐举,经皇帝亲自策问,按成绩高下授以不同的官职。下授以不同的官职。12.12.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官取士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官取士制度(2 2 分)分) 。由中正官根据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将士人进行评定,朝。由中正官根据士人的家世和

8、德才表现将士人进行评定,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2 2 分)分) 。13.13.国子学国子学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历代国子学(监)的教育对象,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历代国子学(监)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封建统治者的子弟,学生称国子生或监生。监生业满多数参主要是封建统治者的子弟,学生称国子生或监生。监生业满多数参加科举入仕;亦有部分以积分法或历事法直接授予官职。加科举入仕;亦有部分以积分法或历事法直接授予官职。14.14.书院书院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的名称它的名称始于唐始于唐代,代,但只是校刊、收藏经籍的

9、场所。但只是校刊、收藏经籍的场所。书院作为一种教学机关,是从书院作为一种教学机关,是从北宋开始的。北宋开始的。由于北宋初期官学荒废。士子无求学场所,宋代理学由于北宋初期官学荒废。士子无求学场所,宋代理学的传扑也需要有其自身的场所,加之佛教祥林讲学制度的影响,作的传扑也需要有其自身的场所,加之佛教祥林讲学制度的影响,作为教学组织的书院便应运而生。宋代书院有私办、官办和私办公助为教学组织的书院便应运而生。宋代书院有私办、官办和私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初期组织比较简易,主持人亦是教学者,通常称为山等多种形式,初期组织比较简易,主持人亦是教学者,通常称为山长,亦有称洞主、院长、堂长。长,亦有称洞主、院长、

10、堂长。15.“15.“三舍法三舍法”“三舍法三舍法”是王安石改革太学时的一条重要措施是王安石改革太学时的一条重要措施(1(1 分分) ),主,主要内容是:要内容是: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生员依学业程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通过考核,依次升舍( (2 2 分分) )。这样,学校不仅担负养士的。这样,学校不仅担负养士的任务,而且具有取士的职能了任务,而且具有取士的职能了(1(1 分分) )16.16.苏湖教法苏湖教法( (分斋教学法分斋教学法) ) 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

11、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学管理方法(1 1 分)分) ,其主要做法是:,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生专长和爱好 分分 斋斋 而教。而教。 (1 1 分)分)它创立了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它创立了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 (2 2 分)分)18.18.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于穷理; ;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他的弟子汇集他

12、的训导,概括归纳出纳出“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六条六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有内在的逻辑,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有内在的逻辑,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 “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包含有读书的包含有读书的“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 ,“熟读精思熟读精思”包括有读书的包括有读书的“巩固性巩固性”原则,原则, “虚心涵泳虚心涵泳”包含有读包含有读书的书的“客观性客

13、观性”原则,原则, “切己体察切己体察”包含有读书的包含有读书的“结合实际结合实际”原则,原则,“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包含有读书的包含有读书的“积极性积极性”原则,原则, “居敬持志居敬持志”包含有读包含有读书的书的“目的性目的性”原则。可以说原则。可以说“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包含有上述这些原则包含有上述这些原则的萌芽和因素。的萌芽和因素。21.21.八股文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的最大特点就是八股文,作文的题目只能出自明清科举考试的最大特点就是八股文,作文的题目只能出自四书四书 、 五经五经 ,并且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严格限定,不能作任何发,并且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严格限定,不能作任何发挥。八股文把经义考

14、试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到极端,成为束缚士人挥。八股文把经义考试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到极端,成为束缚士人思想的文化专制工具。思想的文化专制工具。22.22.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也称同文馆,是洋务派于也称同文馆,是洋务派于 18621862 年在北京创办的培养外教翻年在北京创办的培养外教翻译人才的外语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新式学堂,开中国近代译人才的外语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新式学堂,开中国近代教育之先河。教育之先河。23.23.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京师大学堂是 18981898 年戊戌变法时建立的全国最高学府。大年戊戌变法时建立的全国最高学府。大学堂除大学外,兼设中学堂、小学堂,

15、分别班次,循级而升,同时学堂除大学外,兼设中学堂、小学堂,分别班次,循级而升,同时附设师范斋(实建于附设师范斋(实建于 19021902 年,为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年,为北京师范大学前身) 。大学堂中西。大学堂中西兼学,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建学目的是要作为全国学堂的兼学,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建学目的是要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最初还兼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表率,最初还兼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大学。24.24.中体西用中体西用中体西用是张之洞在中体西用是张之洞在劝学篇劝学篇提出的教学思想,也叫旧学提出的教学思想,也叫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为体,新学为用(1(1 分分) )。旧学指的是。旧学指的是四书四书 五经五经中国史事、政中国史事、政书、地理,新学指西政、西艺、西史。书、地理,新学指西政、西艺、西史。(1(1 分分)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办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办教育的指导方针,中国近代的教育改革就是在这种思潮影响下起步教育的指导方针,中国近代的教育改革就是在这种思潮影响下起步的,对清末教育宗旨的影响更为深刻的,对清末教育宗旨的影响更为深刻(2(2 分分) )。25.25.癸卯学制癸卯学制也称奏定学堂章程,是也称奏定学堂章程,是 19041904 年由张之洞等拟定清政府颁行的年由张之洞等拟定清政府颁行的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