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二级复习资料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651626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二级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理咨询师二级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心理咨询师二级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心理咨询师二级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心理咨询师二级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二级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二级复习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该求助者的(心理、躯体)主要症状是什么?一、该求助者的(心理、躯体)主要症状是什么? 答:该求助者在心理方面的主要症状是(参考)(参考)焦虑症:焦虑症:焦虑、烦躁、忧心忡忡,坐立不安;有内心冲突、易激惹;抑郁症:抑郁症:自我评价低、绝望、有自杀倾向、痛苦、兴趣下降、意向下降、情绪低落、生存意向下降;恐怖恐怖症:症:反复发作一周发作几次,有濒死感,失控感是惊恐发作,有回避行为、紧张、恐惧;强迫症:强迫症:强迫意向、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洗涤、检查) ;精分:精分:幻听、被害妄想,无自知力;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精神易疲劳、易兴奋、烦恼、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抑郁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想死

2、没有行为的是;该求助者在躯体方面的主要症状是(参考)疲惫感、睡眠差、失眠、身体疼痛不适、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减退等。二、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进行病因分析)?二、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进行病因分析)?1、生物原因:(1)性别(2)年龄、是否青春期、中年期、更年期(3)是否有家族疾病史(4)是否有身体疾病。2、社会原因:该求助者有负性生活事件:照考试案例抄一照考试案例抄一- -二句话二句话 家庭教养方式:照考试案例抄一句话照考试案例抄一句话照抄社会支持系统:该求助者未得到理解关注和正确指导等) 照抄人际关系:缺乏交流沟通、人际接触不良等。3、心理原因:该求助者在认

3、知方面存在认知错误:照考试案例抄一句话照考试案例抄一句话 在情感情绪方面,求助者被情绪困扰,不能自己解决;行为模式,该求助者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面对问题,没有解决办法。 个性特征:照考试案例抄一句话照考试案例抄一句话三、咨询师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三、咨询师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 1、该求助者是否做过心理测验,施测的项目及其测试结果;2、婚姻家庭资料,家庭中的重要事件与原因,家庭的现状与过去的比较等;3、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4、个性特征的特点;5、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6、对未来的希望;7、早年回忆,又无负性情绪记忆;8、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9 该

4、求助者娱乐活动;10、该求助者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特点。11、该求助者的生活状况。12、求助者的疾病史、13、家族史和心理咨询史、出生情况。四、对该求助者的(初步、可能)诊断及依据是什么?四、对该求助者的(初步、可能)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对该案例的诊断是:1、一般心理问题、2、严重心理问题、3、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4、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包括神经衰弱、抑郁性神经症、疑病症、恐怖症、强迫症)5、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诊断依据:诊断依据:如果是:一般心理问题如果是: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1 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

5、的统一原则,如是否有幻觉妄想等。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如知情意是否协调一致等。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如个性行为是否偏离正轨等。 )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 2、对照症状学标准。、对照症状学标准。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 /(是较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心理障碍,体验着痛苦情绪) ,属于生活中事情,有现实意义且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求助者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未超过 2 个月/ /(超过 2 个月,未超过半年),不能自行化解;不良情绪反

6、应在理智控制下,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下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 /( (遭受的刺激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失去理智控制,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情绪反应的内容没有泛化/ /(反应对象被泛化)。3 3、如有心理测验,就写上:、如有心理测验,就写上:“心理测验及相关结果支持本诊断心理测验及相关结果支持本诊断”4 4、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或严重心理问题)(或严重心理问题)如果是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如果是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神经症神经症1 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根据病与非病

7、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 2、对照症状学标准。、对照症状学标准。引起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事情,没有现实意义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为 2-3 个月,未超过 3 个月/ /(超过 3 个月);精神痛苦时间较难以解脱,对工作和学习有一定影响;心理冲突的内容出现泛化;3 3、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评分标准。、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严重程度、有无泛化及病程上的得分小于 6 分且大于 4 分/ /(得分大于 6 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性心理

8、问题/ /神经症)4 4、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有、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有(在案例中找相关字样) 。本案例虽有这些症状,但持续时间较短/ /(长) ,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不重/ /(严重) ,未达到/ /(达到)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故考虑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神经症。精神病性障碍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1 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已经不统一,主观与客观不一致,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没有自知力,没有主动求医的行为,逻辑思维已经混乱,有幻听、被害妄想等典型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考虑诊断为精神病。2 2、由于初始反映强烈,幻听、被害妄想等症状持续时间长达年或月以上,内容

9、充分泛化,心理痛苦无法自行摆脱,已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行为,说明问题非常严重,可以诊断为精神病。3 3、该求助者主要症状为逻辑思维已经混乱,有幻听、被害妄想,可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五、对该求助者需要做那些鉴别诊断?五、对该求助者需要做那些鉴别诊断? 各类心理疾病须做的鉴别诊断各类心理疾病须做的鉴别诊断抑郁性神经症鉴别诊断有:抑郁性神经症鉴别诊断有:1.与精神病相鉴别;2.与抑郁症相鉴别;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鉴别诊断有严重心理问题鉴别诊断有:1.与精神病鉴别;2 与具体神经症鉴别; 3、与一般问题鉴别疑病症鉴别诊断有:疑病症鉴别诊断有:1.与精神病相鉴别;2.与具体神

10、经症相鉴别;3、与严重心理问题鉴别;4.与躯体疾病相鉴别。精神病(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有:精神病(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有:1 1、与具体的神经症相鉴别;2、与偏执性精神病鉴别。焦虑症鉴别诊断有:焦虑症鉴别诊断有:1 1、与精神病鉴别;、与精神病鉴别;2 2、与严重心理问题鉴别;、与严重心理问题鉴别;3 3、与具体的其它神经症鉴别。、与具体的其它神经症鉴别。其它神经症答案类似。其它神经症答案类似。1 1、与精神病相鉴别、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求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求助者知情

11、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就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 2、与一般心理问题相鉴别、与一般心理问题相鉴别:一般心理问题反应不强烈,情绪尚未泛化,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病程小于 2 个月。而该求助者心理问题反应强烈,内容充分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大于 2 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一般心理问题。3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反应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 2 个月。而该求助者(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而该求助者(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12、)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 3 个月或半年。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4 4、与焦虑症相鉴别、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 3 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特征,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小于 3 个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5 5、与抑郁症相鉴别、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情绪低落、意向下降,兴趣下降,但皆因心因冲突引起,且

13、程度不严重,且无自杀倾向和自我评价地等症状,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6 6、与恐惧症相鉴别、与恐惧症相鉴别:恐惧性神经症的特点是对不应感到恐惧的对象和情景感到恐惧。该求助者的症状是对疾病的一种正常情感体验,且恐惧不是其最主要症状,因此排除恐惧性神经症。7 7、与偏执性精神病相鉴别:、与偏执性精神病相鉴别:本案例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行为和情感反应与妄想观念一致,无幻觉和精神衰退,因此可以排除偏执性精神病。8 8、与躯体疾病相鉴别:与躯体疾病相鉴别:与肝癌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自述右腹部不适,但经北京各家大医院的诊断,均末做出明确的诊断,由此推断肝癌的诊断不成立,因

14、此可以排除肝癌。六、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六、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1、SS(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求助者在焦虑方面的状态及程度;2、S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求助者在抑郁方面的状态及程度;3、EPQ(艾森克人格问卷):了解其人格特征;4、MMPI(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探寻其病理人格特征以及作精神病的鉴别诊断;5、SCL-90(项症状清单):了解求助者对自身症状的评估及程度;6、BPRS(简明精神病量表)以评定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7、UPI 了解大学生人格特征七、如何对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七、如何对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可按照神经症临

15、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许又新量化评定表):1 1、病程、病程:不到三个月为短程,评分 1 分;三个月到一年为中程,评分 2 分;一年以上为长程,评分 3 分;2 2、精神痛苦程度、精神痛苦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摆脱,评分 1 分;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须借助别人的帮助或出境改变才能摆脱,评分 2 分;重度者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陪他娱乐或易地修养也无济于事,评分 3 分;3 3、社会功能、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 1 分;中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避免

16、,评分 2 分;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这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修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避免,评分 3 分;(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总分为分,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改变超过两年,结果大于等于 6,神经症的诊断成立八、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那些资料整理?(请对该求助者目前的八、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那些资料整理?(请对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状态进行整理)1、精神状态(指认知、情感、意志方面,包括:、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情绪情感表现(情绪低落)、意志行为,如自制能力、言行一致等、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等。2、生理功能:如躯体异常感觉(头痛、疲劳、全身酸痛、睡眠障碍)3、社会功能情况:学习情况、工作效率、人际关系、社会交往受影响。九、请对该求助者个人成长资料进行整理?九、请对该求助者个人成长资料进行整理?1、婴儿时期:围产期、出生时的情况,包括母亲身体状况、服药情况、是否顺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