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7课《与妻书》ppt导学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6484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7课《与妻书》ppt导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7课《与妻书》ppt导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7课《与妻书》ppt导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7课《与妻书》ppt导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7课《与妻书》ppt导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7课《与妻书》ppt导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7课《与妻书》ppt导学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文言文 (1) 17 与 妻 书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林觉民 (1887 1911), 近代民主革命者 , 字意洞 ,号抖飞 , 福建福州人 。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之一 。 14岁进福建高等学堂学习时 , 即深受民主思潮影响 , 倾向革命 。 1907年赴日本庆应大学留学 , 加入同盟会 。 1911年春 , 得知黄兴 、 赵声将发动广州起义 , 即归国返乡 ,组织几十名革命志士赴广州参加起义 。 负伤被捕 , 在督衙受审时 , 他毫无惧色 , 且当众演说 , 声讨清廷反动罪行 , 宣传革命思想 , 后从容就义 。 遗有 绝命书 , 表示献身革命的坚强决

2、心 , 充满爱国主义的革命精神 。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作 者 简 介 1911年 4月 27日 , 广州起义爆发 。 在攻打两广督署衙门的敢死队中就有林觉民 , 起义失败后林觉民英勇就义 。就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即 1911年 4月 24日 (夏历三月二十六日 )夜林觉民写下两封绝笔信 , 一封写给父亲 , 一封写给妻子 。本文就是写给妻子的那封绝笔书 , 题目是后人加上的 。 形式上是一封书信 , 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 、 说理深刻 、 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 。 全文千余字 , 倾诉了对妻子真挚的爱 ,更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 、 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 催人泪下 , 令人感

3、奋 。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写 作 背 景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1 ) 几家能 彀_ _ _ _ _ _ 必不能 禁_ _ _ _ _ _ 使之 肖我 _ _ _ _ _ _ 眷属 _ _ _ _ _ _ 嗟夫 _ _ _ _ _ _ 一 恸_ _ _ _ _ _ 1 注音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u 2 通假字 (1)几家能彀 (_同 _) (2)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_通 _, _) 彀 够 旁 傍 靠近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3 解释词义 自身,代词 孕,名词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课文

4、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4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老吾老 ,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 以及人之幼 _ _ (2)汝幸偶我 _ (3)汝泣告我 _ 第一个“老”“幼”字,均为形容词作动词,分别为“敬爱、敬重”“爱护、爱抚”意;第二个“老”“幼”,均为形容词作名词,分别为“老人”“孩子”意 名词作动词,嫁 名词作状语,哭着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4)瓜分之日可以死 _ (5)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_ (6)卒不忍独善其身 _ (7)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_ 名词作状语,像分瓜一样 使动用法,使 完毕 形

5、容词作动词,完善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乐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5 古今异义 (1)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古义: _今义:指生活上的利益 , 特指对职工生活 (食宿 、 医疗 )等的照顾 , 如 “ 福利费 ” 、 “ 福利事业 ” 等 。 (2)汝可以模拟得之 古义: _今义:指模仿 。 幸福 想象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6 分析句式类型 (1) 所 以 敢 先 汝 而 死 , 不顾汝也( ) (2) 必以告妾 ( ) (3) 天 灾 可 以 死 ( ) 省略句, “ 先 ” 后省略介词 “ 于 ” ,应为所以取 “ 先 (于 )汝而死 ”

6、省略句, “ 以 ” 后省略宾语 “ 之 ” ,应为 “ 必以 (之 )告妾 ” 省略句, “ 死 ” 后省略宾语 “ 人 ” ,应为 “ 天灾可以死 (人 )”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4)厅旁一室 , 为吾与汝两栖之所 ( ) (5)钟情如我辈者 ( ) 判断句, “ 为 ” 表示判断 状语后置句,状语 “ 如我辈 ” 后置,应为 “ 如我辈钟情者 ”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1)“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 , 不可数计 ,钟情如我辈者 , 能忍之乎 ?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这几句话表达了作

7、者什么情感 ? 答: _ _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精 读 探 究 答案: 当时国家腐败 , 社会黑暗 , 灾难深重 。 作者假设了人们命运的两种情况 , 第一种情况: “ 死 ” 随时随地都有生命危险 , 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死去;第二种情况: “ 离 ” “即可不死 ” , 也可能 “ 离散不相见 ” ,“ 较死为苦 ” 。 “ 今日吾与汝幸双健 ” , 但眼看 “ 天下人 ”的 “ 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 ” , 又怎能忍受 ? 这就是林“ 敢率性就死不顾汝 ” 的原因 。 作者采用了反问句式 , 启发妻子深思 , 让妻子理解 、 谅解自己的行为和心情 。 课文导读 预

8、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精 读 探 究 (2)作者在抒写 “ 吾至爱汝 ” 的感情时 , 主要回忆了哪几件事 ? 作用分别是什么 ? 答: _ _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精 读 探 究 答案: 作者追忆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夫妻谁先死的谈话 , 说明自己本不愿因先死而 “ 留苦 ” 给妻子;第二件事是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 , 说明自己 “ 真真不能 ” 忘记爱妻;第三件事是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 , 说明自己 “ 至爱 ” 妻子 , 怕妻子承受不起沉重的悲痛 。 这三件事的共同之处是都反映了作者对妻子的眷恋之深 , 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 。 用事实说明自己绝

9、不是一个无情的人 , 即 “ 吾至爱汝 ” 。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精 读 探 究 (3)这封信中 , 作者是怎样将中心思想 “ 吾至爱汝 , 即此爱汝一念 , 使吾勇于就死也 ” 贯穿全文的 ? 答: _ _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精 读 探 究 答案: 第 1段说明了写信时的心情和原因 , 引出“ 即此爱汝一念 , 使吾勇于就死也 ” 。 第 2段直接提出了全文的中心: “ 吾至爱汝 , 即此爱汝一念 , 使吾勇于就死也 ” 。 第 3段举夫妻谁先死的例子点明中心前半点 “ 吾至爱汝 ” 。 第 4段开头部分抒发了 “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的感情

10、, 再次呼应中心前半部分 “ 吾至爱汝 ” 。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精 读 探 究 然后第 4段中间部分逐层深入地论述了 “ 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 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 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 , 呼应了中心后半句的 “ 即此爱汝一念 , 使吾勇于就死也 ” 。 第 4段结尾部分表达了作者 “ 则吾之死 ,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 汝不必以无侣悲 ” 的心愿 。 第 5段慨叹“ 幸 ” 与 “ 不幸 ” , 实际上也是紧扣中心: “ 幸 ” ,“ 吾至爱汝 ” ; “ 不幸 ” , 使自己 “ 就死 ” 。 第 6段希望妻子 “ 当尽吾意 ” , 这里的 “ 吾意 ” , 就是

11、信的中心 ,以此结束全文 。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精 读 探 究 (4)这封绝笔书中用了许多典故 , 其中 “ 司马青衫 ”“ 骨化石 ”“ 独善其身 ” 这几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 _ _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精 读 探 究 答案: “ 司马青衫 ” 白居易贬至江州 。 其 琵琶行 有 “ 座中泣下谁最多 ? 江州司马青衫湿 ” 句 ,表达了对琵琶女命运的同情 。 林觉民用 “ 司马青衫 ” 的典故 , 表达对 “ 天下人 ” 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 “ 骨化石 ” 古代传说 , 有一女子天天登高望夫还家 , 久而久之 , 化成石头 , 称望夫石 。 事见南朝刘义庆 幽明录 。 林觉民用 “ 骨化石 ” 典故 , 意在说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 夫妻离散 , 相见无期 。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精 读 探 究 “独善其身 ” 出自 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