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品课件2:文本12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6451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创精品课件2:文本12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原创精品课件2:文本12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原创精品课件2:文本12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原创精品课件2:文本12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原创精品课件2:文本12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创精品课件2:文本12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精品课件2:文本12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 1140字幼安,号稼轩,宋代 历城人。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辛弃疾( 21岁)率群众 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耿京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是义端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并斩了这个叛徒;二是亲率 50 骑兵,直逼驻有 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 作者简介: 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但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

2、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 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 孝宗淳熙八年( 1181)罢官。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铅山等地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启用,但都不长。 宋宁宗赵括即位,当时蒙古已崛起,金日益衰败。宁宗妻韩氏的叔父 韩侂胄 企图通过伐金立一场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 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宋宁宗嘉泰四年( 1204)任辛弃疾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弃疾虽被起用,但他看到韩侂胄好大喜功,急躁冒进,妄图

3、侥幸获胜,猎名固位,觉得终非自己同调,而韩侂胄对他也并非完全信任。所以他对当时的局势深感忧虑。 这首词是作者于开禧元年 1205) 66岁时在镇江任上所做。辛弃疾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后来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之后他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怨而死。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

4、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 江山 风流 总被雨打风吹去 金戈 铁马 元嘉 草草 赢得 仓皇北顾 可堪 回首 久远的年代 英雄业绩 精锐部队 草率 落得 不堪,哪堪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在京口北固亭,词人都想到了些什么? 孙仲谋 刘 裕 舞榭歌台 风流业绩 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 刘义隆 拓跋焘 金戈铁马 万里如虎 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 廉 颇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上 片 下 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用孙权典故 孙权,幼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建都京口(后迁建康),占据江东。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又

5、数拒曹操于江北,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终为吴侯。 表达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用“千古”修饰“江山”, 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在这大好河山上,自古以来多少代兴,多少代亡,现在国势又日益衰微了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即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深恨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紧承上句,并且用“总”修饰“被”:这就 既慨叹孙权时期京口繁华景象和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都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不复存在;更表明了英雄人物及其业绩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逝。 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当时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

6、抒发了对屈辱苟安的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用刘裕典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南畿志:“丹徒旧在镇江城南,宋武帝微时宅业。”史载刘裕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单写“斜阳”之下的“草树”,用“寻常”修饰“巷陌”, 表明刘裕出身寒微,突出他以寒 微出身而建立了赫赫功业,含有讽刺南宋权贵失地误国的意思 。“金戈铁马“,表现出刘裕统帅万众精锐部队勇战强敌的 英雄气概 ;“气吞万里如虎”,更表现出他灭南燕、平后秦,所向无敌的 气势声威 。这

7、和南宋统治者的屈辱苟安构成 鲜明的对比 ,抒发了不满庸懦统治者的感情。 上片小结: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 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 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 敌救国的热情。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此处用何典故,用意有在? 理解背景:宋宁宗继位( 1200年)后,韩侂胄受到重用,他很想有一番作为政治上打击投降势力,启用主战派,当时,朝野上下笼罩在一片北伐的气氛中。但军事上的准备显然不足,特别是缺乏将领,此时已经 65岁的辛弃疾看得十分清楚,虽然自己表面上得到韩侂胄的重用,调防京口,但韩侂胄并未充分相信自己。 辛弃疾忧国愤时, 渴望收复失地而又反对草率冒进 。这首因时为事而作的

8、词中,运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大败的典故,当然旨在 借古讽今,旨在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出兵,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词作由前面的 怀古转而伤今。 词人站在北固亭上北顾中原,回忆起 43年前出生入死,突骑渡江南来效命的往事,不胜身世之慨!而在金占区的瓜步山上,百姓正在异族皇帝佛狸祠前迎神赛会,热闹非凡,一片平和景象!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模糊,更添词人之悲叹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用廉颇典 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 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9、 借廉颇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老而弥坚、抗敌之志不衰的报国之情和老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愤慨。爱国之情,忠义之气,溢于言表! 下片小结 下片用刘义隆、拓跋焘、 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 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 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在京口北固亭,词人都想到了些什么? 孙仲谋 刘 裕 舞榭歌台 风流业绩 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 刘义隆 拓跋焘 金戈铁马 万里如虎 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 廉 颇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赞叹惋惜 ) (赞叹之情) (警告当局 ) (怒斥偏安) (壮志未已) 借 古 讽 今 上 片 下 片 主旨: 作者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在敌人之手,想到韩侂胄

10、等人并不想真正肩负起抗敌复国的重任,于是怀古伤今,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词中用典之处颇多,有无堆砌之感,为什么? 用事是用典的一种方式, 即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辛词中用典很多,却无堆砌之感,因为内容大多根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 上片是借历史人物书写自己的抱负,下片一开始就是令人沮丧的历史图画,使人回溯历史,意在汲取教训,不打无准备的仗。上片已说到北伐雄图,这里再说北伐的基本方针,也是极自然的,是词中常见的讽喻手法;最后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用它来结束全词,不仅使

11、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综观全词, 用事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词中所涉及的历史故事全都图画般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使人的思想感情也显得触手可及,一句话,它用艺术形象来表现词人的政治立场和观点。 本文写作特色 手法: 1、大量用典,借古讽今 2、叙事、抒情、写景融为一体 风格: 豪放悲壮、慷慨愤世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扩展阅读 上阕写元宵节灯火辉煌的热闹 景象;下阕写经过反复寻找, 终于在“灯火阑

12、珊处”发现了意 中人的惊喜感情。而这位意中 人是厌恶繁华、自甘寂寞的美 人。这正是词人虽政治失意, 却不与那些庸人同流合污的品 格的反映。故梁启超评之为“别 有怀抱”。此词乃辛弃疾婉约词 之代表作。 丑奴儿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 欲说还休 , 欲说还休 , 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