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品课件2:送魏万之京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6434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创精品课件2:送魏万之京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原创精品课件2:送魏万之京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原创精品课件2:送魏万之京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原创精品课件2:送魏万之京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原创精品课件2:送魏万之京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创精品课件2:送魏万之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精品课件2:送魏万之京(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颀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骊歌 骊驹在门, 仆夫具存。 骊驹在路, 仆夫整驾。 【 骊歌】告别之歌。逸诗有骊驹篇云:“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客人临去歌骊驹,后人因而将告别之歌称“骊歌”。 对比阅读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渡 魏万乘着微霜渡河而来 昨夜微霜渡河而来 参照李颀古塞下曲”春色渡河阳”,可以看出诗人喜欢把抽象的节候形象化、拟人化。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

2、肠 曹丕燕歌行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王实甫长亭送别 见雁思乡信 ,闻猿积泪痕。 岑参巴南舟中夜市 鸿雁: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代指书信 “关城树色催寒近”,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诗人却说树色带来了寒气,说说这样写的妙处。 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再加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 砧声也是诗人常常引进的意象,说说这个意象的情愫。 砧声一般在傍晚或者月夜出现,又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 砧声里渗透的情愫有: 亲人即将别离,怀一种思念之意, 或者衬托夜的寂静

3、,突现那种旷阔幽渺的意境。 分析最后两句寄寓怎样的意味。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 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 问题探讨 本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请从叙事、写景、抒情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说说这首诗的炼句之妙。 诗人是把叙事、写景和抒情交织在一起来写的。 首联,“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朋友要走,再说“昨夜微霜初渡河”,点明昨晚的景象,是一种倒叙的笔法,将深秋时节朋友告别的萧瑟气氛渲染得极为凄清,叙事中有景、有情。 颔联两句用了倒装的手法,加深了描写。“鸿雁”、“云山”是感官接触到的物象,但出以“愁里听”和“客中过”,即是由事见景、由景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 颈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而“催”字、“向”字,更见推敲之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