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品课件1:与诸子登岘山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6379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创精品课件1:与诸子登岘山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原创精品课件1:与诸子登岘山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原创精品课件1:与诸子登岘山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原创精品课件1:与诸子登岘山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原创精品课件1:与诸子登岘山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创精品课件1:与诸子登岘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精品课件1:与诸子登岘山(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浩然 孟浩然 (689一 740),字浩然,行六,襄州襄阳 (今湖北襄樊 )人,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 “ 王孟 ” 。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 “ 当路无人 ” ,只好还归故园。后病故,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虽隐居山林,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宦如张九龄等有往来,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 “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 ,杜甫礼赞他 “ 清诗句句尽堪传 ” 。可见他

2、在当时即享有盛名。现有孟浩然集。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与诸子登岘山 朗读诗歌 ,初探诗意 人事有代谢 , 往来成古今 。 江山留胜迹 , 我辈复登临 。 水落鱼梁浅 , 天寒梦泽深 。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衣襟。 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和今。 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们又来登临。 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梦泽显得格外深远。 什么特点 ? 因山上有名胜古迹 思考 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梦泽显得格外深远。 萧条、悲凉、邈远 再

3、读诗歌 ,体会情感 “湮灭无闻”正是对自己遭遇的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 全诗借古抒怀,感情 真挚 深沉 ,平淡中见深远。(孟诗特点) 为何会流泪? 2. 概括 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吊古伤今 抚今思昔的感慨和不能实现抱负的悲哀 三读诗歌 ,品味语言 你以为哪两个字用得好 ? 2.“羊公碑尚在 ” ,一个 “ 尚 ” 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哪些复杂的内容 ? 羊公碑 ” 借用典故,寓有羊公的丰功伟绩。这与 “ 怀古伤今 ” 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后诗人似乎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 问题探讨 你以为哪两个字用得 好 ? “浅 ” 指水,由于 “ 水落 ” ,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

4、故称 “ 浅 ” ; “ 深 ” 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2.“羊公碑尚在 ” ,一个 “ 尚 ” 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哪些复杂的内容 ? 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帆首山上,令人敬仰。 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 羊祜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 “ 布衣 ” ,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 “ 尚在 ” 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 羊公碑 ” 借用典故,寓有羊公的丰功伟绩。这与

5、 “ 怀古伤今 ” 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最后两句诗人借羊公的典故,更具体抒发了诗人的悲感。不仅是追悼古代贤明的政治家,而且更是感叹自己不能像羊祜那样有一番作为,让自己的名声与岘山那样长留人间。两相对比,令人伤感不已。 后诗人似乎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 自己像羊公那样有才华,但自己却不被重用,抒发内心的忧伤和感慨。 名家点评 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 “ 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 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李景白 唐诗鉴赏辞典 ) (二)怀古诗的特征: ( 1)结构:临古地 思古人 忆其事 抒己志 ( 2)意象: 京口北固亭、赤壁、乌衣巷

6、、武侯祠、寺庙、后庭花等 ( 3)表现手法:运用典故,对比,借代,借古讽今等 ( 4)主要情感:叹朝代兴亡变化,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感慨岁月沧桑巨变,人世变化无常,而诗人自己壮志难酬;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告诫统治者以前车为鉴。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隋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 ,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 ,岂宜重问 后庭花 ! 这是一首咏史伤时的诗 ,诗人表达的深沉感喟令后人为之扼腕叹息。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喟呢 ? (1)对隋炀帝穷奢极欲行径的辛辣讽刺。 (2)对昔盛今衰、繁华易逝、世事无常的慨叹。 (3)荒

7、淫必然亡国的警策。 四读诗歌 ,比较鉴赏 1比较 山居秋暝 和 与诸子登岘山 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有何异同 2以 山居秋暝 和 与诸子登岘山 为例说说王维诗和孟浩然诗的异同 1比较 山居秋暝 和 与诸子登岘山 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有何异同 山居秋暝 先写景 ,后抒情。借景抒情。 与诸子登岘山 先议论后写景感慨,先虚后实,打破了传统的 “ 触景生情 ” 的写法。 2以 山居秋暝 和 与诸子登岘山 为例说说王维诗和孟浩然诗的异同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孟浩然: 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 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 两人的诗都有清淡的特色 ,但王诗在清淡中更多些秀丽,而孟诗在清淡中更多些素雅古朴,语言以平淡质朴胜。 总结 : 孟浩然长于五言, 与诸子登岘山 写得平易自然,用典贴切,用字凝练,反映了孟诗清淡幽雅的风格。在艺术手法上:先虚后实,先议论后写景感慨,打破了传统的 “ 触景生情 ” 的写法,这在登临诗中是不多见的。正如清人沈德潜评价 “ 语淡而味终不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