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品课件1:寄李儋元锡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6333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创精品课件1:寄李儋元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原创精品课件1:寄李儋元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原创精品课件1:寄李儋元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原创精品课件1:寄李儋元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原创精品课件1:寄李儋元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创精品课件1:寄李儋元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精品课件1:寄李儋元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韦应物 作者及创作背景 唐德宗建中四年( 783)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 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心情是焦急忧虑的。 2、初读诗歌,理解大意 去年春天花开时节,我与您在长安分别,现在春暖花开了,又是一年。国家的前途,个人的前程,都觉得茫茫一片,自己无法预料。面对春色,

2、心中闷闷不乐,独自睡去,难以睡着。我身体多病,想回乡归隐,自己任刺史所管辖的地区,还有逃亡流落在外的饥民,我拿了俸禄而没有使百姓免于饥寒,因而感到惭愧。听说您要来,我不断地探望,多少次月儿缺了又圆,我站在西楼上眺望,仍不见您来。 这是一首寄赠好友的诗,但并不只限于抒写朋友间的情感,而是表达自己对时局的一种人生态度:自己所以拖着病体为官一方,并非贪恋名利。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正是这样一种淡泊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现了诗人的人生至味。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 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 朱熹盛称“贤矣”, 黄彻更是激动地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