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品课件1:《鹊踏枝》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6302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创精品课件1:《鹊踏枝》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原创精品课件1:《鹊踏枝》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原创精品课件1:《鹊踏枝》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原创精品课件1:《鹊踏枝》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原创精品课件1:《鹊踏枝》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创精品课件1:《鹊踏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精品课件1:《鹊踏枝》(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冯延巳 南唐词 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李煜 冯延巳 李璟 冯延巳 (903名延嗣 , 字正中 , 广陵 (今扬州 )人 。 作为词人 , 他虽受花间词影响 , 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 ,但词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雕琢 , 而以清丽多彩和委婉情深为其特色 , 有时感伤气息较浓 , 形成一种哀伤美 。 其词集名 阳春集 。 冯延巳词 的特点 , 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因循出新 。 所谓 “ 因循 ” , 是说他

2、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 , 创作目的还是 “ 娱宾遣兴 ” , 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越 “ 花间词 ” 的相思恨别 、 男欢女爱 、 伤春悲秋的范围 。 所谓 “ 出新 ” , 是说他的词在继承花间词传统的基础上 , 又有突破和创新 。他的创作使婉约词有进一步的发展 , 对当时和后世词都有一定影响 。 刘熙载 艺概 说: “ 冯延巳词 , 晏同叔得其俊 , 欧阳永叔得其深 。 ” 王国维 人间词话 也说: “ 冯正中词不失五代风格 , 而堂庑特大 , 开北宋一代风气 。 ” 鹊踏枝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3、?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 踏 枝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 “ 闲情 ” 即闲愁 , 既可以指爱情的苦闷 , 也可以指人生的失意 、 理想的失落 。 每到春来, 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 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 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 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 踏 枝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 核心字眼: “闲情”既可以指爱情的苦闷,也可以指人生的失意、理想的失落。 词人以“闲情”为核心,采用层进手法,写出了闲愁的连续性。 每到春来, 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 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 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

4、平林新月人归后。 词人以“闲情”为核心,采用层进手法,写出了闲愁的连续性。 鹊 踏 枝 冯 延 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 “日日”强调了闲愁的连续性 每到春来 “每”“还”“依旧” 长久性 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 足见闲愁的沉重 敢辞镜里朱颜瘦 进一步写闲愁的沉重 河畔青芜堤上柳 “年年”则强调了愁苦的持久性。 为问新愁 新愁袭上心头 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 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 踏 枝 冯 延 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 词人以 “ 闲情 ” 为核心 , 采用层进手法 ,写出了闲愁的连续性 。 年年日日 , 闲愁都挥之不去 。 天天在花前饮酒 , 应该是非常快乐逍遥 , 可每饮必醉 ,连美酒都无法消

5、解 , 足见闲愁的沉重 。 镜子里朱颜消瘦 , 面容憔悴 , 也是闲愁所致 ,进一步写出闲愁的沉重 。 过片宕开 , 将画面移向河畔草地 、 堤上杨柳 , 境界为之开阔 , 思绪也随之转移 。 但轻松的情绪稍纵即逝 , “ 新愁 ” 又袭上心头 。 上片说 “ 日日 ” , 下片说 “ 年年 ” , 各有侧重: “ 日日 ” 强调了闲愁的连续性 , “ 年年 ” 则强调了愁苦的持久性 。 每到春来 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 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 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 平林新月人归后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最为人激赏,有画意,又有雕塑造型之美。月上柳梢头,人归黄昏后,可抒情主人公仍独立小桥,一任晚风吹拂,寒风满袖 ,那样孤寂 ,那样清冷 ,那样落寞 ,似在翘首等待,又仿佛在俯首沉思,韵味无穷。此两句情景交融 ,抒情主人公 孤寂忧伤的形象 分外动人 闲愁 ” ,所以一经春色触发 ,便会生出这似旧实新的 惆怅之情 。 鹊 踏 枝 冯 延 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