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制度a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625743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制度a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质量管理制度a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质量管理制度a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质量管理制度a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质量管理制度a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制度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制度a(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质量管理手册 质量管理制度 0YZY.700.0071质量管理制度1 产品质量检验制度-22 产品型式试验管理制度-43 废品管理制度-54 标准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65 工艺装备制造使用和维修管理制度-86 质量分析会制度-97 用户服务管理制度-108 质量否决制度-129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13质量管理手册 质量管理制度 0YZY.700.0072产品质量检验制度1 原材料外购(协)件进公司质量验收办法1.1 凡生产用原材料,外购(协)件(以下简称“料件”)原则上应优先向合格供应商定点采购,进公司后供销部,要及时向质管部申请验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未经检验的料件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库

2、或交车间使用。检验不合格的“料件”退交供销部,生产调度室处理。1.2 进公司的“料件”原则上要求有出厂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单,检验员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抽样检查,必要时委托外检。1.3 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条件下,料件的代用须经主管经理、技术部长、质管部长签字方可代用。1.4 各种“料件”的各种检验原始单据凭证保存期不少于一年。2 自制零部件质量检验办法2.1 首件检查:凡加工的首件,操作者应在自检或互检合格的基础上交检验员检查。经检验合格后,检验员在工票上盖首件检验合格印记后方能继续加工。首件不合格,严禁继续加工。对不交首件而生产者检验员有权制止,拒绝检验并按程序上报。2.2 中间检查。在首件合

3、格的基础上,检验员应作好中间巡回检验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正,防止成批废品产生。完工检查,凡跨车间的零部件完工后,入库前要进行完工检查,检验员核对工序的完整性,按图纸、工艺和技术标准全面检验完工零件或抽检重点项目,保证出车间的零件质量。合格后签发零件合质量管理手册 质量管理制度 0YZY.700.0073格单凭单入库。2.3 工序检查必须要有合格的首件记号,在上道工序合格的基础上进行。2.4 对不合格的零部件,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须由主管经理和技术部及质管部签字后方可回用。3 装配工序质量检验3.1 装配各工序,应严格按工艺规定进行检验。各主要装配部件实行装配工打号责任制。无代号零部件,检验

4、员不予检查。3.2 装配过程中不得对零部件作非工艺性修制,如有必要则应有技术部提供的工艺临时更改通知才能进行。涉及尺寸及产品性能问题,还需要技术部审查。3.3 装配工发现不合格零件不得装配,及时要求检验员检验,属实,开票更换不合格品,将不合格品扣留隔离。4 成品质量检验4.1 成品须百分之百地进行检验,按产品标准中出厂试验项目及产品检验规程进行。合格者,签发产品合格证;不合格者,退回车间,经返修后再重新检验。4.2 为了保证成品质量,必须做到不合格产品不出厂。根据产品质量情况,对第一次检验合格的成品必要时进行抽样复查,复查符合要求转入内包装工序。4.3 加强成品检验设备的精度检查工作,保证量值

5、基准的正确传递。4.4 当检测和试验器具、设备校准定位失效时,应对其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追溯评定,其时间应追溯到检测和试验器具、设备校准上一次定位校准时止。质量管理手册 质量管理制度 0YZY.700.0074产品型式试验管理制度1 凡属正式投入生产的产品,都要根据产品技术条件规定进行型式试验。产品型号试验计划由技术部提出,生产调度室给予安排,保证试验台数中心实验室按型式试验要求进行。2 临时性产品性能试验由有关单位提出计划和样品数量,交生产调度室统一安排,由中心试验室负责按要求进行试验。3 型式试验用产品,技术部按计划到装配车间抽样领取,并在车间办理领取手续。4 对型式试验的产品,在试验中如

6、有一台某项目不合格时,中心试验室除立即发出试验不合格的通知交技术部外,并应按试验台数加倍补试该项仍然不合格时,则应认为该批检验产品不合格。中心试验室将试验不合格结果通知技术部,并向总经理汇报。5 技术部接到型式试验结果不合格通知后,负责组织技术、生产等单位分析原因,研究措施,并提出产品的处理意见,提交总经理批准。当产品采取措施后,经过再一次性能试验达到技术要求时,方可再进行生产。6 型式试验全部进行完毕后,中心试验室提出试验报告,分别送总经理办公室、技术部并存档。7 经过型式试验的产品(包括补试产品)和其它临时性试验产品,由中心试验室全部交技术部。凡属不可修复产品由技术部统一保管处理。凡属可修

7、复产品由技术部退交装配车间办理退回手续。8 对车间已修复的型式试验产品,经检验合格后可按正常产品入质量管理手册 质量管理制度 0YZY.700.0075库或出公司。 废品管理制度1 车间生产的废品由检验员按不良品通知单上的要求项目填写一式四份。其中损失项目由该车间核算员填写,由检验员签字后分发。第一联:技术部进行损失统计和废品质量分析后存档;第二联:系过失车间向生产调度室供销部申请补料的凭证;第三联:过失车间计算成本用;第四联:由技术部转财务室统计料损和计算成本用。2 技术部制定的合格率指标,作为技术部考核车间质量的依据。3 凡抽检或全检零部件的合格率未达到下达的指标,待达到合格率指标后方予验

8、收。4 凡抽检或全检零部件的合格率低于指标的 87%时除退回车间进行挑选外,还须作质量事故处理。质量事故分三种:一般质量事故、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具体见下表:一般质量事故:50-100 元(200-400 件)过失车间主任负责。分析废品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质量事故:100-300 元(400-600 件)过失车间主任、技术部长负责组织有关部门研讨分析废品原因,确定改进措施,技术部会签。重大质量事故:300 元以上(600 件以上)质管部组织有关部门讨论,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报主管经理批准。质量管理手册 质量管理制度 0YZY.700.00765 属于科室废品:损失 50 元以下由过失科室负

9、责人签字,损失50 元以上按(4)款规定处理。6 对过失者视情节情况和态度予以处罚。7 属工艺需要,如试压、调试机床等而产生的废品,计入材料工艺定额内,不重复计算废品损失。8 对车间校验中确认的废品,检验员要认真核对废品数量,打上废品标记并及时收回隔离。9 废品零件损失的计算方法:废品零件单件损失=(生产废品工序工时+前各工序工时)工时成本+材料成本。10、废品(未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应打上不易去掉的标记或对其进行不可修复的破坏或采取其它措施确保其不能被误用或转序。 标准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1 凡本公司使用的各种长度、电量、压力、温度、衡器标准计量器具的计量工作(标准计量仪器仪表、标准量具、计量

10、标准传递装置等)由技术部计量室归口管理。2 属长度、电量各种标准计量器具,从外购起经使用直到报废为止,由计量室按照国家检验规程进行入库检定和周期检定。属于压力、温度、衡器各种标准计量器具及计量标准,由计量室归口委托有关上级计量部门进行周期检定。原则上本单位能检定和维修的项目在本单位解决,不能检定和修理的项目委托上级计量部门进行。3 凡计量器具必须具有检定合格证才能准许使用,检定周期可照规定缩短,但不能延长。质量管理手册 质量管理制度 0YZY.700.00774 对新购入公司的标准计量器具,必须交计量室进行入库检定,检定合格填写入库检定合格证明后计量器具由计量室保管。计量人员在报销单据上签字认

11、可予以报销,检定不合格的应予退货。5 各车间、科室从计量室领取计量器具时,由计量室统一编号、登记,作出库检定并发给计量器具检定合格证方可使用。6 对使用中的各种计量器具,由计量室按使用条件、受检合格率、仪器精度,编排检定周期,根据检定周期按期进行周期检定,并将检定结果记入计量器具修理(检定)登记表。合格的换新检定合格证,超差或不合格的由计量室进行修复或给予修正值。7 计量器具在使用中,若有损坏或丢失应追查责任。填写计量器具丢失报告单一式二份,经本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交计量室与有关方面共同研究处理。实属无法修补的应予报废,凭计量器具报废通知单重新领取。报废的实物由计量室隔离保管处理。8 在实用中

12、,如发现有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不合理的使用,计量检定人员、质量员,有权劝阻或强行扣留交计量室处理。9 凡需送修理的计量器具,应提交计量器具修理通知单,否则计量室拒绝修理。对私自拆封的计量器具,要根据情节的轻重对责任者进行教育和处理后才能给予修理。10 为了保证生产的需要,对所缺计量器具应由需方提出申请,填写计量器具申请单,交上一级单位批准,转计量室研究由公司办决定。质量管理手册 质量管理制度 0YZY.700.007811 各种标准计量器具必须要有专人负责保管和维护以保证量值准确。 工艺装备制造、使用维修管理制度1 工装零件、成品必须按工装图纸、工艺、技术条件进行制造和检查。2 送检的工装零件必

13、须清理干净。3 工装零件不符合要求者由工装检验员给予报废。若可以利用时制造单位须办理代用申请手续,一般零件经车间技术人员、检验人员签字即可有效,主要零件或成形部分必须经工装设计人员或产品设计人员签字,否则无效。涉及产品主件主项尺寸的零件代用须经技术部长批准。4 成品完工后必须按工装设计要求打刻工装号,制造年、月、日等以便管理。5 冲模刃部有效刃口必须符合工装技术条件。6 夹具初检合格后,必须经现场实际验证,由使用单位会签后,方可入库。7 模具试压前,必须按工装技术条件严格检验垂直性、平行性、光洁度及间隙等主要项目,不符合工装技术条件不能试压。8 模具初检合格后进行试压,由技术科、制造单位、使用

14、单位、质管科有关人员参加。试压零件由工装检验员填写试压零件的检验纪录。模具试压合格填发合格证,履历卡并与试压件一起入工装库。9 模具试压或修理后,试压件不能全部达到图纸及技术要求,但质量管理手册 质量管理制度 0YZY.700.0079有代用可能性时,制造单位办理工装代用申请手续,使用单位签署意见经技术部同意,工装检验员签发代用合格证。涉及产品主件主项尺寸的零件代用须经技术部长批准。不能修复,又无代用可能的模具予以报废。10 新模具在使用单位投入生产,发生零件不合格时,工装检验员会同制造单位有关人员共同分析鉴定,属实退回制造单位返修。11 生产车间使用的模具必须带有合格证履历卡及试压件并妥善保管。12 生产车间每使用一次模具后,入库时必须留有合格尾件并填写一次履历卡。13 工装由仓库进出时须办理进出库手续并交检验合格证、合格尾件履历卡、工装操作证。14 模具修理后必须试压,经检验合格,方可继续生产或入库。如不合格,按本办法第九条办理代用手续。15 工装经使用磨损后,确实无法修理时,由工装检验员进行分析核实,填写报废证明,交车间办理报废手续。质量分析会制度1 各车间每月召开一次由检验员参加的质量分析会。2 技术部每月召开一次由总经理参加的全厂性的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制定措施。3 在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