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丝机培训课件第四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35624773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丝机培训课件第四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拉丝机培训课件第四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拉丝机培训课件第四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拉丝机培训课件第四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拉丝机培训课件第四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拉丝机培训课件第四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丝机培训课件第四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拉丝类培训课件,主讲:颜安二O一六年九月,一、拉丝机介绍,2,3,4,二拉丝机-东佳港13模为例,铜大拉机组成圈式收线、双收线、储线器、退火、牵引、主机、放线架,5,电气控制系统构成如下: 触摸屏、PLC300、直流驱动器、接触器、继电器、直流电机来实现电机传动。,6,1、放线装置 1.1悬臂式放线架上放置固定上大导轮和下导轮组成1.2立式线卷置于线架下方,导线经线架上方大导轮,绕过下导轮进入拉线主机,悬臂式放线架,2、主机部分,8,2.1 、由直列式并列轴线倾斜3拉线鼓轮排列组成。直列斜 3 度布置的拉丝鼓轮轴设计 , 减小了拉丝鼓 轮与 箱体 间 的 距 离 , 增 强拉丝鼓轮的支 持

2、刚性 , 缩短 了鼓 轮与操作者间的距 离 , 操作方便,便于铜丝之间错开角度 。2.2 、拉线鼓轮由渗碳淬火经磨削的圆柱斜齿轮传动,传动功率大,效率高,更换容易。,9,传动图:速度越来越大,轴是倾斜3,2.3、理论公式:d进线=d出线* i:传动比,假设导体的体积不变,2.4主机列管式热交换器,2.5接头机,10,直流驱动方式,优点:力矩大低,速特性好缺点:直流电机碳刷(易耗品)更换频繁。,变频驱动方式,优点:价格便宜,使用范围广。缺点:力矩小。,11,2、6主机、牵引驱动,铜大拉机使用采用编码器反馈,速度精准。,直流驱动原理图,13,控制,3、退火装置,立式退火结构-进口铜大拉,卧式退火结

3、构-东佳港铜大拉机,14,直流退火装置,交流退火装置-合肥铜大拉机,15,3.1退火原理:将加工硬化后的线材通过带电的接触轮 ,使电流直接通过线材 ,形成 电阻加热 ,达到退火目的。3.2 密封室在各种形式的连续退火机中 ,各密 封室均采用铝合金铸造 。3.3保护蒸汽,采用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防止线芯氧化。3.4连续退火机属于接触式电阻退火,在与导线的接触时通常使用镍带;退火轮、轴都为低电阻的铜质材料。其余过线轮为铝合金喷涂硬质耐磨材料。,16,蒸汽发生器,板式热交换器,17,直流退火原理图与电气装置,18,国产退火电控装置-风冷,进口退火电控装置-水冷,19,4、储线器作用:1、保证收线具有

4、一定张力且与主机同步,给收线提供伺服信号;2、计米功能。,20,储线器背面,21,5、收线架双盘自动换盘的盘式收线和桶式梅花收线方式两种,它们共用一套储线装置。双收线换盘方式:降速换盘(常用,收线速度稳定)、不降速换盘。,双盘收线,圈式收线,5.1工装上盘方式,全自动上盘,手动-人工上棒,22,半自动上盘,收线工装加紧放松,23,工装,张力气缸,升降托盘,排线装置,交流电机-排线,直流电机-排线,24,三、铜大拉机故障分析,3.1定径模处断线3.2储线器浮动轮波动较大3.3铜单线表面氧化3.4铜单线软硬不均匀,25,3.1定径模处断线 原因:1、主机与牵引速度不匹配; 2、接头不牢 3、配模不

5、合理或模孔形状不 正确或不光滑。 解决方法: 1、排除主机、牵引速度反馈 方式是否正常,速度是否稳定。滑差率设定是否合适 2、提高焊接质量。 3、按配模原理进行配模并验证调整模具尺寸;严格按标准修制线模,线模各区尺寸、表面光洁度符合模具要求,26,3.2储线器浮动轮波动较大 -导致电缆粗细不均 分析:1、储线器位移传感器故障; 2、收线速度不稳故障; 3、储线器气压是否匹配; 解决方法: 1、更换位移传感器,并调整位置。 2、收线驱动器装置及速度反馈信 号检查处理。 3、储线器气压设定参考标准。,27,3.3铜单线表面氧化 分析:1、 退火电流过大; 2、退火箱密封不好, 蒸气压力低; 3、冷却液温度过高; 解决方法: 1、降低退火电流(调整退火K值), 需检查三相退火电流是否均衡。 2、修理退火箱密封,提高电锅炉 蒸气压力。 3、降低冷却剂温度。,28,3.4铜单线软硬不均匀 分析:1、铜杆成分不均匀; 2、退火轮与铜单线接触不稳定; 3、 退火电流、电压、车速不稳定; 解决方法: 1、更换铜杆。 2、检修退火轮,使其转动平稳。尤其检查镍带(易耗品)接触是否良好,镍带磨损情况等。 3、检查牵引运转是否稳定,调整退火参数。,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理论及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