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实现良好开局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624531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争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实现良好开局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力争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实现良好开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争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实现良好开局(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1 4年1月2 3日星期四责任编辑_张朝霞 | 视觉编辑_赖晓 | 责任校对_陈健铭A02东莞时间网 h t t p : / / w w w . t i m e d g . c o m评论新闻报料热线_22111000或114社评社评李俊雄点经 专注: 隐形冠军的成就之道真正要做到不可复制, 还需要 第二层面的专注, 那就是集中企业 资源聚焦于核心产品的研发。民众对时力科技估计没什么大 印象, 但在磁头领域, 时力科技那就 是举足轻重的角色。去年, 时力科技 出口总值增长63%, 是全球最大的电 脑独立读、 写磁头供应商, 占有全球 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处于产业细分 领域的领先地位,

2、 被喻之为磁头领域 真正的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理论颇为德国中小企 业所推崇, 隐形冠军的概念流行也起 源于德国。隐形冠军的战略定位有 别于在东亚商业企业的做大理想, 在 德国中小企业主看来, 大而不强是非 常危险的。隐形冠军的特色就是专 注, 不搞大而全, 只专心于产业链中 的一环, 不及其余。 时力科技也体现于德国企业的 这种追求。做隐形冠军和做大一样, 都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 做隐形冠 军要有强大的抵抗诱惑的心理和理 性。德国多百年以上的企业, 也多见 隐形冠军的企业, 在他们看来, 许多 需求其实一直是存在的, 只是需要换 一种方式来满足。如人类一直都需 要穿衣服, 但不同时代的衣服拥

3、有不 一样的时尚元素。正是基于这一认 知, 德国企业就愿意集中企业的资源 做好一个产品。 时力科技坚守着磁头的基础性 需求, 也因应着行业产业的发展而改 变。时力科技一直做磁头, 是看准了 磁头市场的长期存在的刚性需求, 但 在满足需求的过程, 时力科技也在拿着一张旧的产业船票的前提下, 因 时因企而改变。时力科技细心地体 了市场需求的变革, 为配套客户提 供更快更轻便的配套, 也为云存储企 业提供容易更大的硬盘。 坚守不易, 最好的坚守就是时刻 打造自己专有的不可复制性。替代 是当下企业最大的风险, 大如柯达、 诺基亚这样的企业巨头、 研发翘首, 也被替代这样的时代风潮所践踏, 可想而知,

4、一般的小公司要形成不可 替代性的竞争优势的难度。不抛弃 不放弃这样的战略定位为成长为隐 形冠军创造了精神力量, 但真正要做 到不可复制, 还需要第二层面的专 注, 那就是集中企业资源聚焦于核心 产品的研发。 资源分散, 投资像撒胡椒面是当 下国内企业的通病, 什么都想做, 什 么都做不好, 时力科技这样的隐形冠 军, 不轻易跨行, 也就敢于专心地 把一件事情做好。专注不是一件轻 松的事, 需要有大量的资源和研发来 支撑, 时力科技平均每年投入4000 万美金用于研发和设备更新。 做隐形冠军所遭遇的挑战很多, 但最大的挑战来自于自身。除了坚 守不易、 专注很难之外, 仅仅克服自 满情绪和傲慢态度

5、也十分困难。不 可替代性在大企业身上, 常带来官 僚风气、 垄断地位及市场强势所带来 的服务精神的衰退。时力科技尽管 能占到全球磁头供应量的三分之一, 有实力演绎 “东莞塞车, 全球缺货” 这 样的事件, 但时力时刻也不敢忽视客 户的要求。2013年, 时力科技就应客 户的要求, 大批量引进了先进生产设 备。解剖时力科技样本, 对于东莞中 小企业而言, 应该具有相当的启迪意 义和借鉴作用。力争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实现良好开局本报评论员 高剑网言界宁新春社观察唐彬本报报道, 省人大、 政协 “” 刚刚闭幕, 我市就举行贯彻省 “” 精神议, 研究部署学习贯彻省 “ ” 精神,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市

6、委 书记、 市人大常委主任徐建华强 调, 要突出抓改革, 力争在全面深化 改革方面实现良好开局。 在近日结束的省 “” 上, 无论 是代表委员, 还是政要高官, 谈论最多 的话题是, 今年如何改革, 从何处着手 实施改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几个场合都多次 指出,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必须抓住 的重大历史机遇。改革是今年最重要 的工作任务, 是今年的头等大事。 倡言改革, 推动改革, 实施改革, 这自是一个可以预见的走势。今年 是十八届三中全启动新一轮改革 后的第一年, 依照多年来形成的政治 传统和治理逻辑, 深化改革 决定 所 涉的 60个事项, 将分解于中央各部 委,

7、而各部委依据职权形成具体实施方案, 并交由地方政府各层级加以落 实。虽然说, 这60个子项的改革未必 都能在今年全部加以实施, 但关键性 的对解决当下问题具有指标意义的 举措必定在今年率先出台和实施。 新一轮改革是自上而下推动的 改革, 一个预见是, 今年, 中央、 部、 省 出台的改革具体举措将增多, 包括东 莞在内的地方政府落实这些改革举 措的力度将加大。在这个意义上, 实 现深化改革的良好开局, 首先要抓好落实, 即落实上级出台的各项改革具 体措施。需要指出的是, 无论是部委 层级还是省层级出台的改革举措, 都 不再局限于关于改革必要性和可 行性的强调, 而深耕和布局于细致 而具体的实际

8、操作, 地方政府在落实 这些举措时, 将触及体制机制的实质 性改变, 将触及治理手段和技术的不 同程度的调整。 在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深化改革 的语境中, 如何结合东莞实际, 创造性落实这些改革举措, 无疑是 “力争 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实现良好开局” 的应有之义。与全国多数城市不同 的是, 东莞已经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和 城市化, 进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时 段。某些问题的存在, 是东莞在完成 初级工业化和城市化、 步向高级工业 化和城市化所必然要解决的问题。 中央和省所部署的改革举措有助于 这些问题的解决, 但结合东莞实际, 形成和推动与上级改革举措匹配的“莞版改革” 更是紧要之处。因此, 东 莞要从

9、最紧迫的事项改起, 从人民群 众最期待的领域改起, 从制约经济社 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 从社各 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 才能找 准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激活 改革、 深耕改革的基础上, 东莞才能 释放和收获改革红利, 让改革真正成 为东莞再出发、 创造 “新东莞奇迹” 的 最大动力。社组织成长 当成为东莞发展的推进器用权力制造寂静非权力之利众论解决社组织所存在的发展 功能和质量的困扰, 最终, 还是必 须回到制度的层面上, 进行规划 和着力。单身家庭 更需性安全教育隐藏在教师兼职争议背后的真问题据报道, 市社工委有关负责人日 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 东 莞逐步降低了社组织登记

10、门槛, 特别是社组织登记审批改革实行 后, 东莞社组织迎来了新一轮大 发展, 截至去年底, 全市已登记社 组织超过2400家, 仅去年就注册300 多家。但结构不科学, 专业性、 公信 力不足等问题依旧存在, 东莞目前 社组织整体实力不强。接下来, 需要进一步培育社组织, 激活民 间资源, 做好构建现代社组织体 制的顶层设计。 市社工委负责人对于东莞社 组织的评价, 应该看, 是比较客观 的。特别是, 对于所存在的问题的认 识和理解, 是比较到位的。虽然说, 近年来, 东莞的社组织因为政策 的松绑, 有了一个长足的迅猛增长, 但是, 就总数量来看, 还是相当稀少 的。对于一座经济活跃、 实际人

11、口千 万规模的城市来说, 已登记社组织 才2400多个, 是远远不能满足社的 实际需求的。 至于东莞的社组织数量究竟 达到多少才算合理, 很难有一个比较 精确的计算。可资借鉴的一个数据 是,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 社组织在 不同国家的分布, 通常与其经济发达 程度呈正比例关系。全球范围看, 目 前发达国家每万人拥有的社组织 数已经超过50个, 德国已达120个, 法国110个, 日本97 个, 美国52个; 发 展中国家这一数据通常也在10个以 上。和东莞相距不到几十公里的香 港, 这一数据是25个, 国内其他城市, 上海为6. 1个, 青岛6. 5个, 深圳为3. 5 个。从这样的对比, 不难

12、看出, 东莞 的社组织, 在数量上的差距, 是相当巨大的。未来几年, 东莞的经济社 情势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社组织 数量, 更应有一个超越通常社情势 的分布才是。 数量之外, 社组织的功能和质 量, 其结构的合理性, 专业性、 公信 力、 融资能力, 也是衡量社组织发 展状况的核心指标。这一方面看, 东 莞的差距应该更为巨大。不久前, 北 京市社建设工作办公室发布了一 份调查报告, 指出当前影响和制约社 组织特别基层社组织发展的因 素很多, 但最主要的还是集中在政 策、 资金、 人才和管理等四个方面, 主 要表现在政策法规滞后、 管理服务滞 后、 发展资金短缺、 急需人才短缺。 报告最后得出的

13、结论是, 制度是决定 社组织发育成长和发展壮大的最 关键因素, 要加快培育和发展社组 织, 特别是公益类、 慈善类、 服务类的 基层社组织, 首先必须要破解社 组织发展政策、 资金、 人才和管理等 “四大瓶颈” , 加快创新完善政策, 加 大资金支持投入, 加紧引进急需人 才, 加强管理服务改革, 为推进社 组织生存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 氛围。由此不难看出, 解决社组织 所存在的发展功能和质量的困扰, 最 终, 还是必须回到制度的层面上, 进 行规划和着力。 有人形容, 现代社是由三条腿 来共同支撑的: 政府、 企业和社组 织, 它们分别构成健全社的政治资 本、 经济资本和社资本。只有政 府

14、、 企业和民间组织三者平衡发展, 才能实现一个社发展的和谐。社 组织的多寡兴衰及其功能质量作 用发挥的好坏, 是公民社成熟与否 和社发展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就已经迈入改革开放深水区和利益 调整关键期的东莞而言, 对此的理解 和认识, 当更为深刻和迫切才是。唯 此, 社组织在东莞的发展, 才能支 撑起社建设和社治理逐步深入, 社自治和社区发展不断强化, 公众 参与和社监督不断提升, 公共服务 和基本民生日益进步的现实。点评: 在职教师兼职被 禁, 引来舆论一片哗然。大 多数的意见都集中在教师 兼职该不该全面禁止, 是否 可以对民办教师高抬贵手 等方面, 仿佛能不能兼职只 与教师有关。显然, 这

15、样的 话语方式完全忽视了真正 的利益相关者市场竞 争规则和市场竞争秩序。 兼职很普遍, 其中的危 害在于, 教师在其中扮演了 一个双重的角色。教师的 一面是公共教育的参与者, 另一面是市场经济的参与 者, 这个角色天然地具有 冲突性。教师能获得兼职 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职 业的价值溢出。从劳动市 场来看, 社性的辅导机构 聘请专职的教师并非难事, 但从教师兼职现象不少的情况看, 辅导机构更愿意聘 用在职教师。辅导机构要 的是教师身上的市场影响 力和其所在机构的影响力。 教辅机构持有的这种 决策理念透露, 社上的辅 导机构很看重教师特别是 名师身上所依附的职业、 职 务和职称信息, 而不仅仅是

16、为了获取其专业知识。也 就是说, 教师成为社性的 辅导机构的一块招牌。但 显然, 教师的兼职身分决定 了教师很难成为教辅机构 的 专 职 人 才 和 核 心 竞 争 力。教师的市场号召力和 使用的方便性却很容易诱 导教辅机构实行投机性定 位, 丧失长久的战略安排, 从而妨碍教育市场的健康 成长。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度, 权力机构都很自觉地 回避自身行为对市场经济 的干预和扭曲, 教师虽说不 算严格意义上拥有权力的 人, 但教师兼职却也影响 自己的职业精神和敬业态 度, 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也让大量的学生流失到 教辅机构中寻求帮助, 更有 个别不理性的教师, 甚至 干脆脱干净, 逼使或诱使学 生上教辅机构接受辅导, 以 赚取个人利益。 兼职争议不是一个收 入问题, 而是一个社规则 的问题。试想想看, 如果法 官和警察也走上兼职之路, 那社出现什么样的混 乱。教师兼职, 后果似乎不 严重, 但其对规则文化的破 坏性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