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5622966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安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1安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1安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1安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1安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安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安徽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安 徽徽 省省 粮粮 食食 局局20082008 年年 9 9 月月目目 录录一、现状和趋势一、现状和趋势.1(一)粮食产需现状及趋势.1(二)粮食流通设施现状.1(三)粮食流通现状及趋势.2(四)突出问题.3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4(一)指导思想.4(二)基本原则.4三、目标和任务三、目标和任务.5(一)发展目标.5(二)主要任务.5四、总体布局四、总体布局.6五、建设项目五、建设项目.8(一)内河港口散粮中转库及专业化码头项目.8(二)内陆散粮中转库项目.8(三)散粮运

2、输工具项目.8(四)散粮接收发放设施改造项目.9(五)粮食物流信息系统项目.9(六)粮食检验检测设施项目.9六、政策措施六、政策措施.10(一)加强项目管理.10(二)加大资金投入.11(三)完善各项政策.11(四)创新体制机制.12(五)加快人才培养.12专栏一 安徽粮食流量.2专栏二 粮食分运输方式流量预测.3专栏三 粮食物流节点布局.6专栏四 粮食物流节点主要依托企业.7专栏五 建设项目.10附 件 2008年安徽省粮食现代物流项目库.131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商品。安徽既是我国粮食主产省,也是粮食主要消费省,粮食的调出和调入都具有一定规模。加快发展安徽粮食现代物流,实现粮食散

3、储、散运、散装、散卸(即“四散化” )的变革,对提高安徽粮食产业竞争力,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发改经贸20072136号) ,为指导全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制订本规划。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07年2015年。分两个阶段实施:2007年到2010年为第一阶段;2011年到2015年为第二阶段。一、现状一、现状和趋势和趋势(一)粮食产需现状及趋势(一)粮食产需现状及趋势安徽省有47个县(市)是国家商品粮大县,滁州、阜阳、宿州市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全省粮食播种

4、面积9000万亩左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保持在2750万吨以上,粮食总产中水稻、小麦约占80%。2006年全省粮食产量2861万吨,粮食商品率为44%,粮食需求量2100万吨。预计2015年粮食产量将达到3000万吨,粮食商品率将提高到53%,商品量达到1495万吨,粮食需求量将增加到2600万吨。(二)粮食流通设施现状(二)粮食流通设施现状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2足发展。特别是1998年以来,安徽利用国债资金新建仓容373万吨,优化了粮库布局,提升了粮食仓储现代化水平,为发展粮食 “四散”奠定了一定基础。截至2006年底,全省有效仓容1304万吨,装备环流熏蒸

5、仓容520万吨,装备粮情测控系统仓容332万吨,实现机械通风仓容993万吨,低温准低温仓容33万吨。粮食铁路专用线21条,总长度20.4千米。粮食专用码头20座,泊位36个,总吨位3.5万吨。专用散粮汽车245辆,总吨位5000吨。全省规划建设粮食产业园区94个,总投资18.8亿元,已有55个动工兴建,其中22个基本建成。安徽粮油信息中心建立了“中国粮食网” , 合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实现了网上交易。(三)粮食流通现(三)粮食流通现状及趋势状及趋势 粮食跨省和省内流量双向增加(见专栏一) 。出省粮食流向主要是东南沿海省市,江苏、福建、浙江、上海、广东等省市约占75%;山东、湖北、湖南、广西、海南

6、等省市约占20%;京津等省市约占5%。省外调入的粮食,玉米占一半左右,主要从河北、河南、东北购进;其余稻谷、小麦、大豆主要从江苏、山东、河南、黑龙江购进。省内粮食主要是从北部和中部主产区流向粮食加工量大的城市、主要消费城市以及皖南、皖西南山区。专栏一专栏一 安徽粮食流量安徽粮食流量 单位:万吨年年 份份全省粮食流量全省粮食流量流出省外流出省外省外流入省外流入省内流量省内流量跨省流量跨省流量2006 年149584523042010752010 年180091044045013502015 年2000100050050015003目前出省粮食的铁路、水路、公路运输比例为44%、33%、23%,省

7、外流入粮食的运输比例为69%、14%、17%,省内粮食的运输比例为31%、3%、66%。预测在规划期内运输方式仍以铁路为主,水路运输比例有所增加(见专栏二) 。近两年安徽散粮运输开始起步,2006年原粮散运比例为6.5%。专栏二专栏二 粮食分运输方式流量预测粮食分运输方式流量预测 单位:万吨名名 称称20062006年流量年流量20102010年预测流量年预测流量20152015年预测流量年预测流量全全 省省149518002000 1、水路、水路325500575 (1)淮河及其支流270415440 (2)长江及其支流5585135 2 2、铁路、铁路660770885 (1)京九线 17

8、0180210 (2)京沪线 320340410 (3)宁西线 404055 (4)沿江铁路干线253035 (5)皖赣线7070100 3 3、公路、公路 510530540注:1、表中京九线含阜淮线、淮南线、合九线,下同。 2、约90%的水路和铁路流量通过公路集并或疏运,在计算散运比例和运 输工具时计入公路运量,但不计入公路流量。粮食流通主体多元化,目前全省已有各类粮食收购经营者近8000家,其中非国有粮食经营者占81.8%。粮食加工业发展迅速,全省现有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600多家,年加工能力1800万吨以上,其中日加工能力400吨以上的企业30多家,已经形成一批能带动发展区域粮食现代物

9、流的跨地区、跨所有制粮食集团。(四)突出问题(四)突出问题安徽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仓储设施4制约。2.5万吨以下的粮库企业占粮库企业总数的84.6%,平房仓比例高达98.7%,具有机械化功能和四散作业能力的立筒仓、浅圆仓仅占全省有效仓容的0.9%(全国平均水平为13.1%) ,相当部分粮库不能适应粮食现代物流发展需要。二是散粮装卸运输设施制约。配备散粮接卸设施的粮库比例较低,粮食加工企业散粮接卸能力较弱,散粮运输车辆较少。三是粮食物流信息化制约。缺乏粮食物流信息采集渠道及技术标准,尚未形成全省性粮食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公共信息交换和电子商务平台。四是粮食物流主体制约。参与粮食物

10、流的主体大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现代物流手段和理念。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抓住国家建设跨省散粮物流通道的机遇,通过创新体制、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提升功能,建立全省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实现粮食流通现代化,增强调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二)基本原则(二)基本原则1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省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安徽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合理布局粮食现代物流设施项目,并给予一定扶持。项目实施由企业按照市场方式运作,充分发挥多种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2 2、统筹协调,形成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