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预期调结构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620453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稳定预期调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稳定预期调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稳定预期调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稳定预期调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稳定预期调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稳定预期调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稳定预期调结构(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稳定预期调结构稳定预期调结构 打破垄断促转型打破垄断促转型20052005 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分析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分析天则所天则所 中评网中评网 中国体改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中国体改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 联合课题组联合课题组张曙光张曙光 高辉清高辉清 牛犁牛犁内容提要:内容提要:2005 年,中国的经济运行在高增长、低通胀中平稳走过,GDP增长 9.8%,CPI 上涨 1.8%,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6 年进出口增长将一升一降,净出口的贡献度将从 30%减少到 11%左右,提升消费,稳定投资就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必然选择。其中可供选择的重要政策之一是,通过增加政府对教育、医疗

2、等社会支出,稳定消费预期,通过进一步打破垄断,放开民间资本进入,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和要素市场化,稳定投资,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一、一、总量态势总量态势1、经济高位平稳运行,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经济高位平稳运行,工业生产稳定增长2005 年,中国经济在高位平台上快速增长,季度间经济波动明显减小,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增强。初步预计,国内生产总值 175546 亿元,比上年增长9.8%。在实际投资快速增长、外部需求强劲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1-11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63491 亿元,增长 16.4%,增幅较上年同期略有回落。其中,重工业增长 17%,增幅下降 1.3 个百

3、分点,轻工业增长 15.2%,二者的增速差距由去年同期的 3 个百分点缩小为 1.8 个百分点。20032003 年以来各季度年以来各季度 GDPGDP 与工业生产增速走势图与工业生产增速走势图2051015202003q12003q22003q32003q42004q12004q22004q32004q42005q12005q22005q32005q4GDP工业生产2 2、物价上涨明显减弱,通货紧缩可能增加、物价上涨明显减弱,通货紧缩可能增加2005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出稳步下行的态势,除受春节因素影响 2月份上涨较快外,其余各月不断回落,9 月份涨幅跌至全年最低(0.9%) ,以后几

4、个月受技术因素等的影响有所反弹。其原因在于,上年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动力粮价涨幅明显趋缓;而石油等能源资源产品价格上涨向下游的传导不畅。预计全年 CPI 同比增长 1.8%左右,通货膨胀压力解除,由于产能过剩等问题增加了通缩的可能性。20032003 年以来月度年以来月度 CPICPI 走势图走势图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03m103m303m503m703m9 03m1104m104m304m504m704m904m1105m1 05m305m505m705m905m113、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目标已告完成就业目标已告完成111 月,全国城镇新增

5、就业人员 935 万人,超过全年 900 万的目标任务,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475 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500 万人)的 95 %,其中帮3助“4050”人员再就业 110 万人。三季度末,全国共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8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4.2 %,与上年底持平。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三季度比二季度分别增加近 36 万人和 31 万人,增幅分别为 9.4%和 7.8%;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约71 万人和 65 万人,增幅分别为 20.9%和 18.3%。用人需求相对集中的有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4、国际收支大量盈余,、国际收支大量盈余,外汇储备超常增

6、加外汇储备超常增加2005 年继续保持了双顺差的态势,货物贸易顺差超过 1000 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 600 多亿美元,国际收支大量盈余,12 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 亿美元,同比增长 34.3%。全年外汇储备增加 2089 亿美元,同比多增加22 亿美元。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12 月末,人民币汇率为 1 美元兑 8.0702 元人民币,较 7 月 21 日汇重新定值后升值 0.5%左右。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汇率升值压力依旧,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二、因素与结构二、因素与结构1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市场商品销售比较活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市场商品销售

7、比较活跃2005 年,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加大了对房地产投资的调控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虽有所下滑,但依然保持较快增长。1-11 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63259.85 亿元,同比增长27.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 1.1 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 32067亿元,增长 12.5%,增幅回落 11.3 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 13240 亿元,增长 22.2%,增幅回落 7 个百分点。2005 年,城乡消费品市场销售趋旺,使前几年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一热一冷的局面有所改观。1-11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6836.2 元,同比增长12.

8、9%,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2.1%,比去年同期加快 2.2 个百分点。其中,城市零售额 38.94 亿元,增长 13.9%;县及县以下零售额 18742 亿元,增长11%。20032003 年以来季度投资与消费增速走势图年以来季度投资与消费增速走势图4010203040506003q1 03q2 03q3 03q4 04q1 04q2 04q3 04q4 05q1 05q2 05q3 05q4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2、净出口大幅增长,利用外资略有下降、净出口大幅增长,利用外资略有下降2005 年,外贸出口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出口总额 7620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8.4%

9、,增幅回落 7 个百分点;而进口增长大幅放缓,进口总额 6601.2 亿美元,增长 17.6%,增幅回落 18.4 个百分点。全年实现贸易顺差1018.8 亿美元,为去年的 3 倍多,创下历史最高,且连续第十二年顺差。2005 年,我国与前 6 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均超过千亿美元规模,其中与欧盟、美国的双边贸易分别突破 2000 亿美元。欧盟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 2173.1 亿美元,增长 22.6%。美国位居第二,双边贸易总值达 2116.3亿美元,增长 24.8%。日本排名第三,双边贸易总值 1844.5 亿美元,增长9.9%。2005 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 603.25 亿

10、美元,同比下降 0.5%,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44001 家,同比增长 0.77%。3 3、税收突破、税收突破 3 3 万亿,地方支出高增长万亿,地方支出高增长2005 年,我国税收收入达 30866 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 ,比上年增长 20%,增收的主体是流转税和所得税。国内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的贡献率为 49.5%,与上年基本持平。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为 34.8%,比上年提高 9.2 个百分点。东中西三大地区税收分别增长19.2%、22.4%、21.7%,中西部分别快于东部 3.2 和 2.5 个百分点。1999 年国家税收和财政收入突破 1 万亿

11、元,2003 年突破 2 万亿元,用了 5年时间;从 2 万亿元增加到 3 万亿元仅用了 2 年时间。2005 年 1-11 月,全国财政支出达到 25326.28 亿元,增长 17.3%。其中,中央财政支出达到 6660 亿元,增长 6.2%,地方财政支出达到 18666.4 亿元,增长 21.8%。54 4、货货币币供供应应增增速速加加快快,存存贷贷差差继继续续扩扩大大12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 29.8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57%,增幅比上年末高 2.94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 10.7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78%,增幅比上年末低 1.8 个百

12、分点; M2 与 M1 增速的差距由上年末的1 个百分点扩大至 5.8 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 2.4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94%。全年累计现金净投放 2563 亿元,同比多投放 841 亿元。2003 年以来月度货币供应量增速走势图年以来月度货币供应量增速走势图010203003m103m503m904m104m504m905m105m505m9M0M1M212 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 30.02 万亿元,同比增长18.1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 28.7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8.95%。全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 4.39 万亿元,同比多增 1.05

13、 万亿元。其中:居民户存款增加 2.21 万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 1.99 万亿元,财政存款增加 1752亿元。12 月份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 1658 亿元,同比多增 23 亿元。12 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 20.7 万亿元,同比增长12.7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19.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98%,增幅比上年末低 1.52 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 2.35 万亿元,同比多增 871亿元。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 3323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 12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2069 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 2.02 万亿元,其中

14、,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增加 9952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9897 亿元。5、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利率基本稳定、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利率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与债券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货币市场流动6性充足,成交量大幅增加,市场利率基本稳定。1-11 月,同业拆借成交额11117.14 亿元,其中,1 天和 7 天的成交额分别是 2103.41 亿元和 8002 亿元,合计超过了 90%;银行间债券市场 7 天和 14 天的债券回购成交额为 68267.91亿元,也超过了全部回购成交额的 90%。银行间市场利率低而平稳。12 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1.72%,比去

15、年同期低 0.35 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 1.54%,比去年同期低 0.34 个百分点。6、股市波动下滑,股改取得进展、股市波动下滑,股改取得进展2005 年是中国股市急剧波动下滑的一年,上证指数一度下探 998 点,许多股票跌破原始发行价,5 元以下的股票比比皆是,股票市值大幅缩水,无论从综合指数看,还是从流通股个体看,中国股市确实在经历 10 多年的发展之后,又回到了原始起点,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中小投资者都对证券市场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担忧和不安全感,基金更是有苦难言。但是,2005 年的证券市场并非一无所是,股权分置改革取得突破,200 多家上市完成了股改,其他上市公司也

16、在研究和制定股改方案,压在中国股市头上的一块大山正在被移去。今年年初开盘,股市开始出现了上涨的势头。2005 年来上证综合指数走势图年来上证综合指数走势图7三、政策及效应三、政策及效应2005 年,中国经济在高增长、低通胀中平稳走过,GDP 增长 9.8%,消费物价上涨 1.8%。所有主要宏观经济数据表明,整个经济运行情况比年初人们普遍预期的要好。但是,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内外经济严重失衡;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分充裕,企业利润增幅下降过多,微观经济状况问题不小。这些都会对今年的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展望 2006 年,普遍认为,今年的经济增长会有所回落,但还会保持较快的增长。不过,分歧也很明显,主要是会不会出现通货紧缩?06 年经济增长的动力靠什么,是稳投资、紧投资还是松投资?虽然担心通缩和主张紧投资的政策趋向不同,甚至相反,但其主要依据可能都是前两年投资快速增长造成的产能过剩。与此相适应,在政策操作上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和安排。物价上涨明显趋缓,一是由于市场供求形势使然,在 600 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 144 种,占 24%,其他 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