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结构与稳定性》教学设计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609326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一年级《结构与稳定性》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一年级《结构与稳定性》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一年级《结构与稳定性》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一年级《结构与稳定性》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一年级《结构与稳定性》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一年级《结构与稳定性》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结构与稳定性结构与稳定性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高中一年级结构与稳定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题是技术与设计 2第一单元第二节第 1 部分的教学内容,计划用 1 时进行教学。 “结构与稳定性”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常见结构的认识”之后,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浅到深由易到难。“结构与稳定性”是“结构与设计”这单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面学习“结构与强度”的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结构与稳定性”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本教学对象是我校高二年级学生。学生们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经过技术与设计 1 模块的学习后,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

2、但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创设情境,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达到本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根据标要求结合本节教材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通过技术试验,使学生了解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运用本节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技术试验及试验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3)情感与价值:通过本节教材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结构稳定性设计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

3、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技术试验,引导学生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难点:运用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新导入通过推手掌游戏以及生活中不稳定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结构稳定性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导入新,并一起探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学生对稳定性的理解有了一定的升华。懂得稳定性在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堂教学演示探究:1试验一:(探究结构的稳定性与重心位置高低的关系)提问: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假如给它头上加上铁环还能不倒吗?通过学生动手演示实验,认真观察自然得出影响结构稳定的

4、第一要素:重心越低越稳定。学生举例:生活中有哪些结构的稳定性设计用到这一要素?2试验二:先提问比萨斜塔为什么能斜而不倒?人可不可以不借助外物 4 度斜立?说明:结构的稳定性与结构重心所在点的垂线是否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有关。试验:请同学做试验让易拉罐不借助外物保持斜立?(论证)3试验三:(探究结构的稳定性与支撑面的大小的关系)将两瓶矿泉水放在桌面上,正放和倒放,当摇动桌子时,哪个先倒下?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结构与接触面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是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举例:生活中有哪些结构的稳定性设计用到这一要素?最后提出是不是支撑面越大越越稳定呢?4试验四:让一张纸立起说明:结构的形

5、状是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 A 形梯和三脚架进一步论证学生举例:生活中有哪些结构的稳定性设计用到这一要素(四)知识拓展迁移1、运动状态与静止状态的结构稳定条不相同:(1)自行车骑起时,只有两个支撑点,为什么不会倒下呢?(2)静止状态的陀螺会倾倒,但它转动时却可以立起?2 人们又利用不稳定的结构实现某些功能:(1)倒置的啤酒瓶可以预报地震(2)运动员跨栏用到的栏杆简单的演示过程和常见材料却能让学生很轻松,快乐的得出实验结论。通过一定深度的提问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激发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的延展性学习。堂小结作业布置对本节的内容作简单的回顾,消化堂教学。作业:在 PPT 上演示选取的一些紧扣题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习题。知识的巩固和升华,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